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华体育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人文环境。通过对中华体育精神形成的儒家文化渊源的探讨,指出中华体育精神是崇德精神、自强精神与爱国精神的统一,在新时期对构建中华体育精神、民族精神以及奥林匹克精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精神     
此研究讨论了体育精神的各个方面,认为体育精神应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拼搏精神、合作精神和审美精神,体育精神对人才的培养、人格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体育精神     
此研究讨论了体育精神的各个方面,认为体育精神应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拼搏精神、合作精神和审美精神,体育精神对人才的培养、人格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强 《华章》2010,(12)
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活动已无处不在,影响和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体育精神一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本文探讨了体育精神的内涵和影响体育精神的基本因素.体育精神的内涵主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刻苦拼搏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和创新精神;影响体育精神的基本因素有:文化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和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阐述苏区体育精神。苏区体育精神产生的主要背景是战争阴影下开展体育工作的环境异常恶劣、经济封锁状态下开展体育工作的条件十分有限、我党开创性地领导体育工作经验不足及体育人才等资源非常匮乏。苏区体育精神的主要内涵是服务战争的大局精神、体育为民的爱民精神、因地制宜的创新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苏区体育精神在建设体育强国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体育精神美的相关内涵及其价值体现,探究与构建中学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体育精神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在新时期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大力弘扬体育精神的美学价值,努力培育中学生的公德精神、公民精神、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以丰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体育精神美学的价值体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7.
体育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精神是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本文对体育精神的含义与内容、特征与功能进行了分析.并从倡导科学精神、培养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发扬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对体育精神的培养.倡导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高校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体育精神是中央苏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央苏区体育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体育为民、集团精神、锻炼筋骨、艰苦创业、军民同赛等。继承和弘扬中央苏区体育精神,对加强体育强国和体育队伍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体育精神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的力量、智慧与进取心理的意识总和,是一种文化意识与社会意识。体育精神是一种实现身体、心理、精神方面均衡发展的教育因素,简而言之体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他的内容丰富,如:体育爱国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体育拼搏精神等。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教育是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持,作为体育教育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其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体育精神是中央苏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央苏区体育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体育为民、集团精神、锻炼筋骨、艰苦创业、军民同赛等。继承和弘扬中央苏区体育精神,对加强体育强国和体育队伍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体育的人文精神与意义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体育界由于长期缺乏体育人文精神的熏陶,引发了众多体育社会问题,触发了人们对体育人文精神的探索。文章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以及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人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思索和探究。认为体育人文精神除秉承了一般人文精神的意义外,还有其独特内涵:体育的人文精神和意义很难完整而全面地归纳: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对体育人文精神的解读不同;体育科学体现了人文和科学融通的特征;体育科学是集中体现体育人文精神的特殊学术领域。但其根本来源是对体育社会实践中所潜藏的精神力量的挖掘;体育人是体育的人文精神的集中承载者和发扬者:内化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体育人是构建和谐体育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2.
略论当代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体育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既有助于其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精神面貌的改观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其高尚生活情趣和正确人生态度的形成.大学体育教学要把体育精神的培养与体育技术的教学有机融合,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精神是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所凝聚成的体育软实力的结晶.其内涵包括和平友谊、文化交融、公平竞争、重在参与、人性光辉;在后奥运时期。北京奥运精神提升我国体育软实力的作用体现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精髓,树立我国公共体育精神新的价值标准。提升我国体育文化的感召力,成为促进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重视体育,主张借发展体育以改造社会,强国济世,改良教育,再造新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现代社会,体育精神同样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人文财富,它既有助于一个民族、国家增强自信心与竞争力,也有助于人们克服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及科技异化现象,不重视体育的教育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因此,中国的教育改革仍应从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中汲取智慧。  相似文献   

15.
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新世纪赋予了奥林匹克主义新的内容:弘扬奥林匹克主义,就是要弘扬绿色体育精神,构建绿色体育明、大力发展大众体育和强化体育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体操是展示运动员柔韧性的最强的一项体育项目,其也是对体操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要求较高的一项体育项目.良好的柔韧素质不仅能够使运动员完美的完成较高难度的动作,而且通过柔韧素质的艰苦磨练,还有助于运动员树立良好的体育精神.本文首先对柔韧素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然后又提出了艺术体操柔韧性训练的方法、规则演变对艺术体操柔韧素质的影响,在文章的最后对我国柔韧素质的培养与国外柔韧素质的培养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突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从人的发展观论休闲体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文献收集法、逻辑分析法,从人的发展角度对休闲体育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休闲体育不是一种随心所欲、漫无目的、消磨时光的消极活动,而是一种精神自由、心灵快乐、创造性的主体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目前,休闲体育的本质特性--自由性和创造性正在消失,因而呈现出某些异化现象.要通过休闲体育实现自我发展,人们就应该增强主体意识,提升休闲能力,形成个性化的体育休闲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间跨文化传播中,竞技武术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西方体育精神与中国传统武术融合的体育项目。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探讨跨文化传播中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过程,解读它在当今的跨文化交流中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