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听(hear),是聚焦自己,聆听(listen),是聚焦对方;听,是收集资料或信息,聆听,是明白对方(思想、感受)。范梅南(加拿大)说:"没有敏感的聆听,就不会有真正教育学意义上的理解"。一校之长,要实践人本化管理,走进教师内心深处,说服教师接受自己的意见,建立起教师对自己的信任,首要就是要做一个认真的聆听者。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最难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一吐为快,让教师劳有所获,教有所进呢?我认为应该以人为本,把学生当成人,教师应该通过指导和批改,从内心深处给学生激发力与亲和力。一.题目,要有激发力每个人都是一个感情的个体,内心的情感世界是十分丰富的,人的喜怒哀乐思想、情感都有与他人交流的欲望,可以是口头语言,也可以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具有长效性,因此  相似文献   

3.
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不仅要高度关注教师自身的内心体验,重视教师的意义感受,让教师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更要学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自主的专业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教师在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要以故  相似文献   

4.
马振娟 《成才之路》2014,(27):82-82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作为豆蔻年华的初中学生,他们的思想、情绪更是千姿百态,受他人影响的可能更大。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用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帮助他们寻求正确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把具有专业品格、专业品位、专业品牌的教师称为"三品"教师。本文专论教师的专业品位。教师的专业品位,具体表现为十个"力"。一、教师的思想力教师的思想力,是教师教学之本,是增强教育智慧的源泉。教师的思想源于教师独立思考和用心体验放大的"人"。学生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质,教师只有从思想上充分意识并深思熟虑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特点,才能真正把握教育的内涵和方式,有思想的教师,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  相似文献   

6.
有一件事印象很深。有一次,舞蹈家杨丽萍在接受电视记者采访时,说:“舞蹈界新人辈出,竞争十分激烈,但是拼来拼去,到最后拼的全是自己的‘文化’。”她的话很耐人寻味。她在告诉我们:舞蹈创新不单是动作的变化,要想艺术之树常青,离不开舞蹈者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而联系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育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需要长期的修炼提升,沉淀在你的内心深处,而课堂上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教师内心深处的沉淀。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语文教师,课堂表现出来的大问题便是这种“内心深处的沉淀”,也…  相似文献   

7.
当第一天走上讲台时,我对自己说:不要做自己憎恶的人!那一天,我明确了自己对自身教师生涯的定位:我希望自己能通过内在的努力,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教师,一个真正的教师。十年来,这句内心深处的话成为我的道德律令,让我在讲台上一路踉跄着走来,辛酸而沉重。  相似文献   

8.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说明同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文本阅读是人类高级的认知加工活动,学生的阅读力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力,那么教师的阅读力也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力。这就说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师的阅读力直接相关。教材文本的内涵源自编者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思考以及感悟。教师通过文本解读将自己的思想与编者的思维意图对话,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体验、冲突进行链接,使之产生或认同、或批判、或质疑、或补充等,使教材成为师本、生本。  相似文献   

9.
《考试》2007,(8)
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习惯于一育堂,把自己当作道德的权威,知识的化身,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无知的求知者、被教育的对象。课上课下,经常滔滔不绝,大道理、小道理一套又一套,讲了一遍又一遍,讲得很耐心,讲得很透彻。但是,作为教师,你考虑学生的意愿了吗?你尊重学生的看法了吗?学生是真的从内心深处得到感化,引起共鸣了吗?  相似文献   

10.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梅 《宁夏教育》2002,(10):38-3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建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提问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的不同,所预计的课堂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教学特色,使课堂变得多姿多  相似文献   

12.
拿破仑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宝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宝剑更有力量."思想"是经过思考和探索而产生的思维结果,是人类行为的基石,每个人都有思想.然而,在"思想"后面加上一个"力",其内涵就不同了.从物理学角度讲,"力"是指改变物质状态的运动,"思想力"就是思想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作用力.因此,思想力不是执行力、学习力、生产力等诸种力的一种,而是所有力的源泉,是人类行为的碑石,是一个人经过成功和失败的洗礼之后,形成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体.就像佛家讲的,一个人要升华,必须经过几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叫历练,就是千锤百炼,要受磨练、受熏陶,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要经受过;第二个过程叫顿悟,就是在历练之后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能看清是非了;第三个过程叫蛹化蝶,也就是说像凤凰涅磐一样.思想是有功能的,思想力就是经过这样三个阶段之后,形成一种有功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新老师对学生而言总有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在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期待.期待着有一个让他们喜欢的老师出现.期待着有一个能给他们带来意外惊喜的老师出现。当学生在课堂上首次见到教师时,他们对教师的品德、学识、才能、个性尚无了解,他们会从哪些方面来形成对老师的最初印象呢?一般来说,教师的仪表、身材、表情、谈吐、姿态、年龄等都是学生构成对教师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他们往往根据自己对教师的外表、言谈和行为这些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一个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活动形式的教师,一个有激情、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他不能不面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不得不追问这个问题。我们听到了诸多关于课堂教学无效性批判,但我们的责任感不能让自己的思想止于批判。  相似文献   

16.
过,犹不及!     
一个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活动形式的教师,一个有激情、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他不能不面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不得不追问这个问题。我们听到了诸多关于课堂教学无效性批判,但我们的责任感不能让自己的思想止于批判。  相似文献   

17.
一个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活动形式的教师,一个有激情、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他不能不面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不得不追问这个问题。我们听到了诸多关于课堂教学无效性批判,但我们的责任感不能让自己的思想止于批判。  相似文献   

18.
一个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活动形式的教师,一个有激情、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他不能不面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不得不追问这个问题。我们听到了诸多关于课堂教学无效性批判,但我们的责任感不能让自己的思想止于批判。  相似文献   

19.
赏识是一种心态,是内心深处对别人某些个性特征的情感体验和倾斜。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部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形成赏识心态,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做永远的赏识者。  相似文献   

20.
正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解放学生的大脑,放开学生的嘴巴,松开学生的手脚,充分开放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探求活动中的主人。一、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新授开始,教师可以先由学生个体独立探索,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