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萍 《湖南教育》2001,(9):19-19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没有问,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随便说。教师讲的课只允许相信,不允许怀疑;只允许接受,不允许异议。教师主宰一切,包揽一切,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由学习的主人沦为知识的奴隶。我们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要让学生冲破思想牢笼,做到不唯书本是从、不唯教参是从、不唯师长是从。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提倡教学民主,营造良好的课堂空间。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着一些基本问题,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思想道德养成和中文素质不如人意;各级学校比较缺乏活力和特色;学生比较缺乏个性和创造力;教育的功利主义态度严重,教育内容比较工具化、应试化;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社会的需要脱节,唯书、唯上、唯分数、唯学历;学生较缺乏社会服务的精神、实践精神动手能力,缺乏对社会不平等、弱势阶层的关注,等等。  相似文献   

3.
一个明智的语文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理念、观点、思想支撑自己的语文课堂. 不唯书,不唯上,不唯风,只唯实.下面围绕这个"实"字谈我所追寻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4.
一、批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在表扬性教育风靡之时,不少班主任对批评性教育不屑一顾,处处迁就学生。有的班主任对学生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只讲鼓励不讲鞭策,"激励教育"甚至被简化为"表扬教育",似乎只有表扬才是激励学生的唯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中国教师》2014,(9):1-1
<正>现在很多人讲素质教育,总是围着概念打转儿,编造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之类的"素质大系",却掩盖了问题的实质——用文化把做人的基础打好。"素质教育"的对立面是功利主义教育,包括政治功利主义、经济功利主义和文化功利主义,而不只是"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目前职中的语文教学还停留在“知识型”阶段。所谓“知识型”主要表现在“唯本”、“唯讲”、“唯改”三个方面。“唯本”指职中语文教学死啃书本、学书本、背书本、考书本。“唯讲”指职中主要采取的是一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法。“唯改”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只采取批改这种唯一的形式。而且是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由于这“三唯”,职中的语文教学长期停留在“知识型”阶段即知识传授阶段,未能朝“能力型”即培养能力过度。怎样实行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过渡呢?教学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7.
陈云十分重视并大力提倡学哲学、用哲学。他经常讲,“学好哲学,终身受用”。他身体力行,孜孜不倦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解决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深入的思考,他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样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高校新校区建设是高校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年高校新校区建设在观念上存在着偏差,走入了唯发展主义、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商业主义的误区,影响了高校的高品质发展,值得我们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给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带来了巨大进步,引起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包括人生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但与此同时,在伦理道德领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道德进步的同时,一些人在人生价值观念特别是人生价值取向上产生了困惑和混乱。有的人在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婚恋观、职业观等方面,是非不辨,荣辱不分,尤其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和奉行个人本位,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一切向钱看”,表现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人生价值取向。问题的产生固然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以及前几年我们一度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和大众传播媒介缺乏正确的导向有关,而发展商品经济所带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树立“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边沁的功利主义是在西方乃至全球影响巨大的一支伦理学派。他的学说由苦乐原理、功利原则和唯效果论三个理论基点构成,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其道德最高原则。本文以此为基础,辩证地历史地对边沁的功利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2.
边沁的功利主义是在西方乃至全球影响巨大的一支伦理学派。他的学说由苦乐原理、功利原则和唯效果论三个理论基点构成,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其道德最高原则。本文以此为基础,辩证地历史地对边沁的功利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3.
孔孟为己之学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的欲性、智性、仁性三层心性结构中,孔子的心性学说以仁为核心,孟子构建了唯仁是举的性善论.基于此,孔孟在教育上力主"为己之学",以追求理想人格的实现.随着近代以来科学主义的盛行,教育的欲性和智性功能得到张扬,教育的仁性功能逐步式微.时到21世纪,教育滑向功利主义的趋向更加明显.此时,重温孔孟的为己之学,强调教育目的的内向性,对浸透着功利主义的现代教育有解毒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功利主义的宣传很盛行,为此,要正确了解功利主义的两方面.不能把功利主义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画等号.功利主义主张先付出后获得,承认社会的绝大多数的幸福快乐,因而符合目前的经济政策和人才政策.但是功利主义不利于无偿付出的牺牲行为和慈善事业,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 学习时既了解自己又了解所学内容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则必胜;只了解前者不了解后者,胜负各半;二者都不了解,不管是今天在校学习还是将来工作都会面临困境。 不知彼会导致对学习内容的盲信,对教师讲的内容不假思索,照单全收;对书上写的不作取舍,全部“拿来”。不考虑今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切唯书、唯师、唯上的思想会使思维“定势化”,作业解题“公式化”,生活风格“师型化”,个性特点“大众化”。主体性意识差,应急应变和…  相似文献   

16.
陈洁 《文教资料》2011,(14):136-137
G.E.摩尔是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的开创者,他在反对快乐主义时表现了功利主义的特征。他不反对快乐主义的结论,而只反对证明其结论的理由,目的在于对快乐主义进行改造,建立他理想中的快乐主义——直觉主义快乐主义。他对快乐主义的改造建立在其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中。  相似文献   

17.
自古至今,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孟子是一位"倡仁义学说而反对功利主义"的人,甚至认为"孟轲故意把'利'和'义'对立起来,而且认为只要讲'义'就行了,这完全是为了欺骗劳动人民".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是不公允的.得出这种结论的人,是因为没能全面地把握孟子的思想,仅仅只注意到孟子的部分重义轻利的言论而又忽视了这些言论的语言环  相似文献   

18.
美育之"用",如何理解,在一个"功利主义"(这里的"功利主义",其实是民间讲兑现、实用的"主义",不一定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里,对于社会和教育的健康发展来说,这都是一个大哉问。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尤其是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坚定这一思想,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勇于探索、争论的充分体现民主的良好学习环境,树立起"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求真、求是精神,让课堂焕发真正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第三册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尤四新,沈锡盛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意突出和体现辩证唯主义思想,下面以第三册教材为例谈谈对小学生进行辩证唯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一、渗透一分为二看事物的观点看图学文(骆驼和羊)讲的是骆驼和单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