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空飞机影响地面天气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怀疑高空飞行的喷气机所产生的尾流可能影响地面天气。美国“9.11”事件发生后,随后的三天里美国全境都禁止飞机起降,这为科学家验证上面的说法提供了机会。飞机的尾流由水蒸气和飞机引擎喷出的微粒组成,在干燥的空气中,飞机的尾流会形成卷云。由此形成的这些卷云会反射太阳光,在白天使地面的温度降低,而在夜晚则阻止地面的热量散失到太空中,在飞机航道密集处,飞机的尾流对地面天气的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乘飞机时会感觉到皮肤很干燥,也特别容易口渴,这些都是由机舱里的空调造成的.通常高空中的温度很低,达到摄氏零下几十度.但飞机上的空调却是制冷的.怎样解释高空中的气温和飞机空调的工作呢?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教材中关于雾的形成和云的形成是这样讲的:“从地面到高空气温逐渐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会结成许多的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在低空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从字面上去理解好像是说雾可能是小水点也可能是小冰晶,也就是说它形成的温度可能在0℃以上也可能在0℃以下。但是我在另一资料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冬天的早晨,当你走出家门时,有时会看到大街上被“白气”笼罩着,使你看不清房屋和东西,有时连离你很近的物体也看不清了,这些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在谈:“读读背背”时说:不要求学生多么深刻地理解其意义,关键是让他们把这些东西记下来,这是一个“布云”的过程。布的云越多才能下起雨,如果不去布云,肯定就不会下雨。但到底什么时候下雨,那说不定。  相似文献   

5.
每到春季,我国一些地方就会降下怪雨。如2001年3月28日,浙江温州的文成、苍南、永嘉、瓯海等县区,以及衢州市的龙游等地普降了“黄雨”;几天后的4月2日,浙江临海也降了同样的“黄雨”……事后经过这些地方环保部门测定,这些“黄雨”中的黄色成份原来是各种花粉,包括油菜花、松花粉等等,因此降的实际上是“花粉雨”。还有东北的大兴安岭林区,每当松花盛开时节,若遇上大风然后又下雨,也往往会降下这样的“黄雨”。各种“怪雨”古今中外常有所闻。东汉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的一天,在今河南开封一带下了一场“谷雨”——众多的谷子随雨而降,当…  相似文献   

6.
从科学的“千里眼”说起在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常常讲到一些神仙长有一双“千里眼”,只要用这种奇妙的感官往前一看,百里、千里以外的景物就历历在目。这当然是一种幻想,但是我们的祖先是多么渴望有这种神妙的感觉器官呀!随着科学的发达,人们逐渐发明了望远镜,使用它,百米、千米以外的景物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了航空摄影,从飞机上向地面摄影,只要把照片放大,地面的景物就看得清清楚楚。而到了最近一、二十年,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人们向高空发射地球卫星,卫星中装上仪器,就能从几百公里的高空“看”清地面的一切。测量地球上的森林资源,人们在地面探测,可能成年累月还测不完一  相似文献   

7.
现代大型客机,一般的平飞高度在8000—10000米,这个高度是大气平流层,气象条件好,气流稳定,节省航油。但此高度因空中缺氧、气压低,人无法生存。为了使乘客有个舒适的环境,就要在飞机升高的同时给飞机客舱增压,使客舱压力保持在与地面的大气压相同。但由于飞机结构强度等原因,飞机内外的压力差只能小于8.32PSI,机内的气压也会低于地面压力。随着飞机高度的增加,座舱高度也在升高,只是大大地低于实际高度,人类在高空旅行,最大的耐受高度目前航空界定在3000米以下,不管飞行高度有多高,要求座舱高度不能高于3000米。如果某种原因造成座舱高度高于3000米,即被称为座舱失密(失去密封之意),这时飞机发出“座舱高度”的警告,提醒机组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8.
晚上看电视,荧屏上会出现“卫星云图”。小朋友,你知道是谁把天上的云“画”出来的吗? 卫星云图是在高空中运行的气象卫星观察到的图像。气象卫星不断地把观察到的情况传送出来,科学家们再把这些情况传送到电视台。气象卫星可以从高空中观察云的种类、厚薄、移动速度和方向,科学家根据这些情况就可以进行天气预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下雪,什么时候天晴。  相似文献   

9.
漆黑的夜空,只有星星在寂寞地眨着眼睛。敌国的一架高空侦察机鬼鬼祟祟地越境入侵。飞达预定区域后,飞行员正为自己没有被发现而得意洋洋,突然,一束晶亮的红光从地面无声无息地射向侦察飞机。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飞机在空中化为一团橘红色火球,然后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高空的气温低于地面上的气温,而飞机上的空调起的却是降温作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飞机上空调起何作用》答案原来,这是由于高空的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空气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来,在这个过程中,空气压缩机对气体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增加,空气在压缩过程中升温,温度可上升到50°C以上.为了使舱内得到适宜的温度,飞机上的空调应起制冷作用,使舱内空气适当降温.飞机上空调起何作用!江西@言欣  相似文献   

11.
1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启发和人文视野的开拓 提到理性,很容易联想到科学.理性思维是连续的、富有逻辑性的思维,它是人类判断、推理的思想活动.理性从何而来?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谈到:“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爱因斯坦在年少时看到飞机就曾想象:“如果自己可以追上光,那么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可见,理性和感性有...  相似文献   

12.
巧于懒惰     
最近搬家,在整理东西的时候,找出许多雨伞来,这些雨伞,有的用过一次,有的是出差遇到下雨时买的,有的是外出突然遇雨,只得临时买来用一下,时间长了越攒越多,竟然有十几把伞了,实际造成很大的浪费。这不由使我想到日本城市中的伞来。  相似文献   

13.
另类难题     
1.公共汽车上,两个人正在热烈地交谈,可围观的人却一句话也听不到,这是为什么?2.请仔细想一想,你所见到的最大影子是什么?3.什么东西说“父亲”时不会相碰,叫“爸爸”时却会碰到两次?4.一个自讨苦吃的地方在哪里?5.什么样的强者千万别当?6.什么书谁也没见过?7.最不听话的人是谁?8.新买的袜子怎么会有一个洞?9.有一个人被从几千米的高空掉下来的东西砸在头上,却没有受伤,为什么?10.一个人上了手术台是什么心情?另类难题  相似文献   

14.
1、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第2页第3行:“例如飞机从北京飞往上海,它的地理位置在改变,但飞机仍然是飞机,它并没有变成别的东西。……这些都是物理现象。”这里,教材把物体和物质混为一谈了。“它”是指飞机,“它并没有变成别的东西”只能说明“飞机仍然是飞机”,即物体没有变化,与物质有没有变化不是一回事。如果飞机飞到上海后被拆散(不是飞机了),但只要组成飞机的物质没有变化,仍属物理现象。因此,用此例说明物理现象欠妥。笔者建议:“但飞机仍然是飞机,它没有变成  相似文献   

15.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某校一年级非书面考查时,老师出了这样一则谈话题目——一架正在高空飞行的飞机面临危险,而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包,如果你是飞机上的一名乘客,会怎么做?A、B、C同学都围绕舍已为人的思路谈了自已的想法,老师听了很满意。当问到D同学时,他说:“我会抢过降落伞包快速跳下去——”“你怎么能这样做!”、“你真自  相似文献   

16.
蓝楠 《黑河教育》2015,(4):15-17
对航空制造商来说,飞机交付时,真正的服务才刚刚开始。在这场“海拔最高的战争”中,制造商之间比拼的不只是飞机在高空中的性能,还有在地面上为客户所提供的飞机全寿命周期服务。空客深谙此理,近年来持续加大客户服务的创新力度,力求为客户打造完美、可靠的售后服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何谓“物理污染”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了人的忍耐限度,就形成了“物理污染”.常见的物理污染有噪声污染、电磁污染、过量的光辐射和热污染.噪声是由各种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各种飞机、船舶及机动车辆以及工厂、喇叭是主要的噪声源.噪声...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中何时开窗换气好一般家庭早上起床开帘换气,以为此时空气新鲜,其实空气新鲜不新鲜。主要取决于污染的轻重,取决于污染源的多少。当地面温度高于高空温度时,地面的空气上升,污染物容易被带到高空扩散;当地面温度低于高空温度时,天空中就易形成“逆温层”,它像...  相似文献   

19.
用三条等压面分别表示出低、中、高三个不同高度气压分布f如图1)。当受热不均时,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却下沉,产生垂直运动;与此同时,上升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高空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下沉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高空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如图2)。由于高低压产生,使得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进而产生气压梯度力,促使空气由高压向低压的水平运动,遂形成闭合的大气环流——热力环流(如图3)。  相似文献   

20.
1.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 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时的初速度.并且被发射物一旦发射后就再无能量补充,仅依靠自己的初动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升一定高度,进入运动轨道.注意:这里的发射速度不是应用“多级运载火箭”发射时被发射物离开地面发射装置时的初速度,这是因为多级火箭在高空还要消耗燃料,不断供应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