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我们距离教育现代化究竟有多远要论教育现代化和校长专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首先应该了解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然而事实上,若要给“教育现代化”下一简洁明了的定义,恐怕很难,因为“教育现代化”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便于阐述,我们不妨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为参照,作一比较,看看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教育的区别究竟在哪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作为教师的“我”的困惑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当今时代是一个反思的时代、质疑的时代、批判的时代。这一点对于教育研究来讲同样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对教育的反思不可谓不多、涉及面不可谓不广,但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对于教师的属性的反思。对于“教师究竟是谁”的追问。 事实上,长期以来,“教师究竟是谁”似乎一直都没有成为一个问题。不是吗?我们对于教师的“属性”似乎早已有了定论。这一定论在法律中有明确的呈示,即所谓“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涉及范围广泛,对当今西方社会文化,教育,艺术等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前我国正从前工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减少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无疑是对我们是有益的。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以一种批判性的,建设性的态度对待“现代主义”,提出了“整体有机论”,给我们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特别是对于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论研究,可以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整体有机论”的观点来研究我国教育领域的问题,从而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指导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教育如何实现现代化?校长在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时,自身又如何提高?教育现代化与校长专业化又如何从“互动共生”迈向“相融和谐”的境界?本期的“校长沙龙——教育现代化视野中的校长专业发展”将对此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
校长究竟“姓”什么?张连平校长应该姓什么,是教育界讨论多年的一个话题,校长应当姓“教”.这似乎已成定论,但现实的问题是,校长又不能仅仅姓“教”,因此校长究竟姓什么,仍是困扰教育的一个难题。校长姓“钱”.办学校离不开钱,而最难搞的也是这个钱。论理,按照...  相似文献   

6.
我相信,我们的校长一定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在安全面前,我们为什么这样累?“教育”究竟是“安全”的敌人还是朋友?“安全”究竟是教育的“守护神”还是“绊脚石”?其实这个道理,无需我做进一步的解释。我们的校长不是不清楚这两者的关系,而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安全”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校长为安全工作所累,这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毋庸置疑,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校长作为教师的领航者,他们的教育思想和专业引领影响着教师的成长。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设新栏目“校长论坛”,请校长们一起来探讨教师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希望能以校长的思考来开拓教师的视界,以他们的引领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准方向。本期,我们将就“反思促教师成长”与“教师个人魅力的形成”两个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我相信,我们的校长一定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在安全面前,我们为什么这样累? “教育”究竟是“安全”的敌人还是朋友?“安全”究竟是教育的“守护神”还是“绊脚石”? 其实这个道理,无需我做进一步的解释。我们的校长不是不清楚这两者的关系,而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安全”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校长为安全工作所累,这是什么原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将形成全球性的“教育战略热”,将是教育的世纪。我国面临这一趋势,也要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以适应未来和创造未来。而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李岚清副总理早在1996年就提出:“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指的是校长对一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培养目标,教师队伍的建设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建设一支素质结构优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我们各级教育学院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在实践中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把教育,特别是把学校搞活,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然而搞活学校谈何容易!最近,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市中学教育研究会召开的部分中学校长参加的“怎样把学校搞活”的座谈会上,校长们一诉衷肠,对那些似乎谁都知道必须解决而又似乎谁都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畅谈了自己的见解。现在我们将这些意见整理出来,以期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性化的教育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本质是服务,这一观点已经日益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可是,我们的教育究竟给学生提供怎样的服务,又究竟怎样为学生服务,恐怕思之者甚少,而果真要实行更是困难重重。 从理论上探讨这个命题,似乎也不高深。我们所说的“人性化的教育服务”,无非就是要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学校各项具体工作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都知道“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彭钢 《江苏教育》2014,(5):22-24
若把学校工作理解为以教育专业为核心的自主教育实践活动,那么专业精神就是校长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精神维度,甚至是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所建构的精神世界的“核心维度”,我们可称之为“教育学的立场”。专业精神常常与某个领域的学术活动高度相关,但校长的专业精神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精神不同,它要面对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而不是“单纯”的教育学术活动,因而它是寓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教育理性精神与实践智慧的表现,准确地说是体现校长对教育专业的自觉与超越的理性精神,其中包含着三个维度的水平院自觉意识、自主实践、自由超越。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专业机构,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从以上的定义中,并没有寻找到学校管理人员的“领地”。但学校管理相对于一所学校的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姑且不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是否妥当,但“一个坏校长会坏了一所好学校”似乎是一种必然。笔者无意于认  相似文献   

14.
停止校长职业定位的争论关注现代校长的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江  陈玉娟 《辽宁教育》2005,(11):11-12
清华校长职业化研修中心的策划者,首次向世人推出“职业校长”的概念,并提出“校长职业化”是一个培养职业校长的过渡概念。经过理论界各种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似乎“校长职业化”已成为了加入WTO以后学校管理与世界接轨的一种必然趋势,似乎未来的校长在填写“职业”一栏时可以理直气壮地写上“校长”。对此,我们确实存有疑问。  相似文献   

15.
雒宏军 《今日教育》2011,(1):108-108
一、校长是一校之“魂”,但‘魂’要附教育教学之“体” “校长是一校之魂”,或者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虽然有“人治”的嫌疑,但是我们都知道要想真正走出“人治”之道,似乎还遥遥无期。况且学校还有自身的特点,无论什么时候,校长和教师的人格魅力都是不可缺少的教育要素。校长是一校之“魂”,就要看“魂”归何处。  相似文献   

16.
优秀中学校长的素质及其培训--对重点中学校长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校长的重要性,在西方有“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学校,就有怎样的学生”的谚语,而在我国有“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说法。由此可见,国内外对校长对学校教育作用的认识是相同的:校长既是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者、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也是教师的“教师”。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活动中心在其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校长是学校的质量和效益的关键”[1];《国际教育评论》中有关博茨瓦纳校长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有效学校的领导,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学校质量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悄然兴起,并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在google上以“transnational education”搜索,得18,000项结果,以“cross-border education”搜索,得7,740项结果(2005年10月12日)。在国内,对跨国教育的研究似乎还处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8.
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问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都具有相对成熟且符合各国国情的卓越教师专业标准,这有力地推进了各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这事实上阻碍了我国教师专业化的进程,进而影响到教育质量。基此,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以推动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搞好校长提高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长提高培训究竟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为最佳 ,目前尚在摸索之中。根据我们办学的经验 ,按照“自学为主 ,以导促学 ,按需施教 ,注重实效”的总体原则来设计培训环节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一、弄清楚校长们最需要什么我们应弄清楚按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校长们理论上、能力上、思想乃至心理素质上、教育观念上欠缺什么 ,他们最需要什么。要弄清楚这些 ,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可采取两种方式 ,一种是问卷调查 ,一种是教育行政部门会同进修院校 ,对校长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的重点应放在对校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所具备的理论水平、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旅游管理学科教育历史相对较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旅游专业在起步较晚的基础上,以“后发优势”的发展理念开始与发达国家旅游管理教育机构进行接轨,借鉴其科学的教育模式和组织方式。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国际交流合作与竞赛日益频繁、旅游市场不断拓展等等,这些因素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