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转眼间,小平同志题词至今已经整整15年了。15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解放思...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教育之思虑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回春茹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给北京石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小平同志的题词为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十多年来,在小平同志教育思想和中央有关教育文件的精神指...  相似文献   

3.
小平同志1983年10月1日给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题词,不但寄托了小平同志对革命后代的厚爱与希望,而且体现了他对我国教育、文化、科技事业的重视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三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挥毫书写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十六个大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平同志著名的精辟论断:教育要“三个面向”。 一九九三年教师节,在首都纪念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十周年大会上,李岚清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教育工  相似文献   

5.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一九八五年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这个题词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战略指导意义。是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其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则是这个题词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6.
代俊 《云南教育》2009,(8):36-37
一、普及实验教学是落实“三个面向”的具体体现早在1983年,当我国改革开放刚起步时,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以历史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多年来,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所蕴含的深刻教育理念,已成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针。它不仅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旗帜和灵魂,而且是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小平同志的这一题词,现已收集在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本书中。笔者在学习这本书时,又重温了小平同志这一题词,感想甚多。在此,试就“三个面向”与高  相似文献   

8.
友刋文摘     
景山学校为什么请邓小平同志题词北京景山学校校长贺鸿琛在《教育研究》编辑部召开的“教育工作如何贯彻‘三个面向’,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座谈会上说:为什么请小平同志给我们学校题词?主要考虑两点:一是小平同志77年重新工作之后,自告奋勇抓教育、科学。小平同志是把教育作为战略重点来考虑的。他出来工作之  相似文献   

9.
教育: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沈幼生上海市闸北中学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站在跨世纪的高度,指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以总设计师的大手笔,勾勒了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八三年十月,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小平同志的题词,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吸取国内外教育工作经验,展示了今后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指针。学习和贯彻小平同志的指示,必将对我国教育的方针、任务和结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的国际交流,以及招生制度、学校管理体制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带来一系列的改革,使我国教育事业真正成为三大战略重点之一,进一步开创我国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北京景山学校的教学改革有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你们坚持下来了,这是很可贵的。1983年,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作了“三个面向”的题词,1993年是小平同志题词十周年纪念,我们将围绕“三个面向”开展一系列的教改活动,要研究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研究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用来指导我们各项教育改革工作。 北京景山学校的语文教改试验有一个发展过程。你们原来编的教材,我大致都看过,而且对这套教材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切实加强教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念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发表十周年,我倍感亲切。回顾1977年小平同志自告奋勇抓教育和对教材建设的关心与支持,我深深感到: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教材建设,是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三个面向”是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发展与高度概括。从总体上指明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为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 1977年7、8月,小平同志几次提出要编写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并要求做到:1978年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三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小平同志的《题词》,拨导及时,论断精辟,思想深邃,具有指导现实、高轩历史、推动实践、和丰富理论的深远意义。“三个面向”指明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三个面向”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战略任务,“三个面向”总结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经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给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这个题词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工作前进的方向。认真学习和贯彻小平同志题词的精神,对于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四化建设服务;教  相似文献   

15.
再也耽误不起龚育之小平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关于教育方针,一是关于教育的战略地位。关于教育方针,我去年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赋予党的教育方针以新的时代内容》,是为纪念小平同志给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6.
25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5年来,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努力实现中等师范教育现代化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唐京伟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战略高度上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长期的历史任务,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发表十周年...  相似文献   

18.
1983年10月1日小平同志在北京景山学校视察时所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光辉题词,既是小平同志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核心与精髓,又是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言简意深,内涵极其丰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和关怀教育工作,也很关心北京景山学校的教改试验。一九八三年九月七日,景山学校的同志给邓小平同志写信,汇报二十多年来坚持教改试验的情况,并希望他给学校题词,指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九月八日,小平同志写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九月九日,题词送到学校,极大地鼓舞了景山学校的全体师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特约景山学校的党支部书记贺鸿琛同志介绍该校在小平同志题词的鼓舞下,继续进行教改试验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要求我们从国家的全局出发,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放眼未来,使教育务必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个面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小平同志一贯的教育思想的发展。“三个面向”的内涵已有很多阐述,这里,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认识: 一、“三个面向”的题词,科学地阐明了新的历史时期办教育的指导思想。它是新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