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上大量博客的出现,尤其是新闻博客的出现,产生了以每个参与者为信息源的公众新闻传播模式.与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相比,这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具有自身的优势,并日益成为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大量网上博客的兴起,公众新闻必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模式中一些弊端,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往更高层次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彻底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并且可以提供多种互动途径,为日常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模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载体,使得新闻传播方式、新闻信息源结构、新闻传播主体以及新闻载体等都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对新闻类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仅要求掌握最新知识,还要成为复合型人才。那么如何改变现有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3.
作为解释框架的新闻传播四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学者怀特的“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为基础,但却不以传播者的把关为关注中心,而是根据新闻传播过程的现实,同时考量四个维度:信息强度、传播者视野度、受众关注度与现实真性度,从而将新闻传播置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在矛盾运动中来为新闻传播提供一个合乎实际的解释。新闻传播的四维结构在修正怀特模式的基础上,意在作为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行为,即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在一定的制度规范下进行,但现实的新闻传播活动,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屡禁不止。这主要是因为:一、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正式制度供给不足,二、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非正式制度逐渐消解。这就必然导致新闻传播监管盲区的产生与调控乏国。因此,强化制度体系的建设是解决失范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闻在人们的生活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新闻传播事业也因此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特别保护。隐私权是每个自然人享有的从属于人格权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采访报道权与隐私权的冲突,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要注意区分新闻机构的正当传播与侵害公民隐私权的不同行为,正确解决新闻侵权纠纷,以保护两种不同利益。  相似文献   

6.
校报新闻传播模式存在着六大特点:接近性、长周期、小容量、重复性、史料性和读者的高知识化。要使校报新闻传播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对校报传播的新闻主体——消息的写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最主要的对策就是不断改革创新,力求深化、客观化、短化和活化。  相似文献   

7.
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显著。在新闻传播的链条上,人文关怀体现在无所不在的细微之处,全面融进新闻传播各单元之中,并成为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8.
公共关系与新闻传播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新闻传播,就有什么样的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活动过程。主要就是一个组织与公众之间进行信息传播和沟通的过程。能否有效地利用各种新闻传播媒介,造就有利的舆论环境。是能否成功地组织开展各类公共关系活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好奇心、新闻欲作为新闻学传播领域的一种客观现象,它们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既依据传播学原理,又依据心理学法则;它们既作用于新闻传播者,又作用于新闻接受者;它们在新闻传播中既能起正面、积极作用,也会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全面分析它们的作用机理,是为了使它们能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是我国积极构建传播体系,大力加强国内国外传播能力的重要环节。英美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中的专业化和通识化两种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新闻人才提供了参考。我国的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在突出外语教育、强调专业化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语言与文化、跨文化身份以及传媒教育的人文基础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