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忠岳 《物理教师》2009,30(7):26-28
摩擦力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较好地建立起这两个概念,教师通常会设计一些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然而摩擦力尤其是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演示(俗称“红蜡块”实验)一直以来是中学物理实验设计的难点.如何演示好这两个实验呢?从原理上讲,只要用绳子水平且匀速拖动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绳子的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摩擦力的概念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到位.为了让学生能够形象、直观的学习摩擦力,我受毛刷演示摩擦力的启示,自制了摩擦力演示仪,用此仪器可以直接演示摩擦力的方向和读出摩擦力的大小,且在一些摩擦力的相关习题教学中,也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下面做和一简要介绍,供同仁参考.一、原理力能使物体形变.当物体受到摩擦力时,也会发  相似文献   

3.
“摩擦力”是初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积30年教学体会,倍感做好摩擦力演示实验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摩擦力演示实验的改进方法。1 使弹簧秤静止,以便观察  图1中弹簧秤竖直固定在铁架台(或其它静止的部件上),细绳绕过固定的滑轮一端连着木块A,一端系在弹簧秤下端的弯钩上,木块A放在水平长木板B上。长木板置于水平台面上。图1 使弹簧秤静止的摩擦力实验装置1.1 静摩擦力的演示用F力向右拉长木板,使长木板与木块保持相对静止且一起向右运动了一小段距离X1后停止下来,这时由于细绳的牵拉,弹簧秤中的弹簧也相应伸长相等的长度,故…  相似文献   

4.
1.弹簧秤的示数实质是弹簧秤中的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大小弹簧秤是利用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其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的大小成正比即 f=kx,用伸长量 x 来刻度拉力 f 的大小.不论待测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弹簧秤的示数总等于弹簧秤的弹簧所受的拉力,只有当待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运动或静止)时弹簧秤对待测物体的拉力才等于物体的重力.例1.如图1所示,M>m,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忽略一切摩擦,则在 M 和 m 匀加速下落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 ,摩擦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因为确定某个教学内容是不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 ,不能离开学习阶段是初中还是高中这个前提 ,而确定某个内容是不是难点 ,也不能离开学习对象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这个因素 .要搞清摩擦力的概念 ,首先要知道它的产生条件 ,其次还必须弄清它的方向、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物体间要相互接触 ;二是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至于摩擦力的大小问题 ,因情况较为复杂 ,对初…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斜面上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必须要考虑它所受的摩擦力,即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斜面上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斜面的倾角θ,静摩擦力系数μ_1,或滑动摩擦系数μ_(?)以及系纹中各物体的质量等。本文就是通过一个实例来分析摩擦力与这些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以及静摩擦力是否存在的问题?学生颇感迷惑,怎样给学生讲清楚是教学的难点。老师在教学中通常用一把测力计拉一个放在桌面的木块或用J12175摩擦力演示器来演示静摩擦力。这两种演示方法有共同点:其一,仅限于二力平衡求解的情形,物体是否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及静摩擦力的大小都是通过测力计示值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正>理解摩擦力的关键是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二是明确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总与弹力垂直,但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是明确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所受其他外力的合力大小决定)。如果不能把握好这三个关键点,就会出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以及静摩擦力是否存在的问题?学生颇感迷惑,怎样给学生讲清楚是教学的难点.老师在教学中通常用一把测力计拉一个放在桌面的木块或用J12175摩擦力演示器来演示静摩擦力.这两种演示方法有共同点:其一,仅限于二力平衡求解的情形,物体是否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及静摩擦力的大小都是通过测力计示值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对上节课的目标性测试1.提问:什么叫浮力?它的方向如何?学生答:浸没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2.提问: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答: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压力比向下的压力大,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差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3.提问:怎样用弹簧秤测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d、?学牛答:用细线将物体捆住,然后拴在弹簧秤的挂钩上,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秤在物体浸入水中前后读数之差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二、关于部课的引人通过观察、实…  相似文献   

11.
l引言,“摩擦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之所以成为难点主要是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头脑中对摩擦力的认识存在思维误区;而教师如何利用实验教学策略化解摩擦力教学的难点则是一个小小的挑战.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自制了一种操作方便、效果直观、功能齐全的新型摩擦力演示实验装置.它可以很好地显示摩擦力的方向,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运动速度、接触面积的关系,探究比较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大小关系等.是一个集多种探究功能于一体的自制教具.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浮力弹簧秤     
浮力弹簧秤能直观地显示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方向和大小,显示影响浮力大小的诸因素和对浮力大小不起影响的一些因素。浮力弹簧秤的演示能使学生直观、深刻地观察到有关浮力现象的动态过程,增强了感知的准确性,加深对本质联系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特别有利于为中差学生打好知识技能的基础,培养分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册)中,“摩擦力”一节教材中没有设计演示实验,直接给出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大小:滑动摩擦力f=μN;静摩擦力0相似文献   

14.
摩擦力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对于物体是否受摩擦力、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性质和方向,不少学生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认识,正确理解摩擦力的关键在于掌握运动与相对运动的区别,在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应先分析物体的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教学中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这个难点问题的教学作了详细阐述和举例说明。运用毛刷演示实验较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演示实验取材方便,源于生活,均为学生所熟悉的器具,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教学中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这个难点问题的教学作了详细阐述和举例说明.运用毛刷演示实验较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演示实验取材方便,源于生活,均为学生所熟悉的器具,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与运动相关的题型,一般都离不开对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其大小、方向的求解和判断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 摩擦力作用下物体相关平衡问题 1)动摩擦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这就是静摩擦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静摩擦力的平衡其大小和方向受到运动趋势的影响,且存在最大静摩擦力的问题.当物体相对于某一物体有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动摩擦力,其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有趣的问题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班上成立了学习研究小组.苏丹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颇有趣味的问题: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果把木块换成弹簧秤,两端分别用细绳通过滑轮各吊10牛的物体(图1),弹簧秤和细绳的重力以及摩擦力均不计,那么,弹簧秤的示数应该是多少?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辩论开始了.周红率先发言:“在水平方向上,弹簧秤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零,弹簧秤的示数应该为零.”谢军马上反驳:“不对!弹簧秤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作用,左边的拉力使弹簧向左边伸长,右边…  相似文献   

19.
<正>摩擦力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历届中考考查的热点,而重叠物体间摩擦力的判断又是难点中的难点,其原因在于:不能确定摩擦力是否存在,不能正确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那么要怎样才能准确判断出重叠物体间的摩擦力呢?  相似文献   

20.
1.如图1,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且有1/3伸出桌外,当用水平力F匀速拉动物体,在此过程中,拉力的大小将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确定错解在水平力F作用下物体A作匀速运动,它在水平方向所受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物体A与桌面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因此它所受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水平拉力F相应增大.故选B.正解上述解答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错的.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决定于物体间压力的大小和接触表而的粗糙程度,而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物体A被匀速拉动的过程中.压力的大小和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均无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