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语境作为语用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对元语否定的解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元语否定区别于普通否定在于语境因素的参与。语境就其本身而言内容纷繁杂多。着重对几类不同的语境如上下文语境,交际双方共享信息,普遍认知常识,特定交际相关知识以及法规和文化背景知识等对元语否定解读的制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动词"劝诱"是带有负面评价色彩的言语行为动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只将其视作单义词,且存在循环释义。经例证查验,由于关注焦点的不同,动词"劝诱"的词汇语义单位应该有3个。借鉴莫斯科语义学派的元语释义理论对其语义进行阐释,可以弥补汉语词典释义的不足,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更好地揭示词汇语义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元语否定的制约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中的否定可分为一般否定和元语否定。前者为无标记否定 ,后者为有标记否定。元语否定不同于一般否定 ,有其独有的特征。元语否定在语言运用中有四种制约条件 :结构、词义、词形和语境制约。这些制约条件不是相互分离、各自单独制约元语否定的运用 ,而是相互联系 ,共同作用于元语否定。  相似文献   

4.
德语和中文的表达式中都有很多表示否定的方法,可以通过句子语气重音,可以通过疑问代词,当然也可以通过否定词.本文,笔者主要写的是关于用否定词来实现否定,并且将眼光主要集中在最基本、最简单的一个否定词"不"上.德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所以,尽管都有否定词"不",但用法也是千差万别.德语上,笔者从语法角度入手,列举了"不"起否定作用时候在句中的位置以及其在不同位置表示的不同语义.对于汉语,则是更多地从语义的方面,观察有哪些词类可以用"不"来否定,那些则不可以,并且是否有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常用"一点儿也/都"结构来修饰否定副词"不/没",表示完全否定,其意义特征来源于对微小量的差等否定,利用"连……都/也……"句式将语义焦点固定下来后,经过长期的语法化,成为了现代汉语的一个固定结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针对其语法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需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6.
否定副词“不”有各种不同的用法。从语法分析的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对“不”的句法位置、语义特征和语义范围、否定焦点进行描述和分析。有助于对汉语语法特点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冯浩 《现代语文》2014,(3):106-108
从对外汉语教学以及语义的角度,对英语中含"not"和汉语中含"不"的否定句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进行考查,找出其同异之处,以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加细致地掌握"不"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  相似文献   

8.
否定是否有歧义尚无定论.单义派的一些研究试图通过证明元语否定标记的缺失推翻否定歧义说.为了反驳这一论断,进而证明否定语用歧义的存在,本文以汉语的"是"为例,在元表达框架内证明某些常见于元语否定的语言形式并不是专门的元语否定标记.借助三域理论,本文进一步证明否定在行、知、言三域的语用歧义.为了标识否定所处的认知域,某些元...  相似文献   

9.
"不A不B"格式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否定类对举格式。由表否定的副词"不"构成"不……不……"形式,再嵌入可变量"A、B",语义极为丰富。能进入"不A不B"格式的以反义语义场和同义语义场为主。同时,A与B间的语义关系对"不A不B"格式的语义有很大影响。当A与B为反义关系时,"不A不B"格式可以表示程度适中,也可以表示程度尴尬。当A与B为同义关系时,"不A不B"格式表示强调否定的语义,其感情色彩由A与B的本义决定。特定的语境和A与B的位序都会对"不A不B"格式的语义产生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对近代汉语"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作一个初步的考察,近代汉语"比"字句式的否定形式共有四种。随着语言的发展,其中的句式如"X比Y不同"、"比X不如"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基本不再使用了。从语义上看,比较后项之后的信息肯定与否,比较项的省略与否,上下文语境等对明确语义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否定是与肯定完全对立的不容混淆的概念。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表达否定概念的一套方式,英语也不例外。英语表达否定概念的方式非常复杂,而且否定概念与否定句有时又不一致,再加上英语和汉语在语言习惯等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我们在理解、翻译和使用上的困难。本文阐述英语表达否定概念的各种方式,分析否定概念与否定句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对比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并阐述了否定词的位置和否定范围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分析了英语否定的移位的几种情况及其翻译对策。对于否定转移句子的翻译,译者一定要根据上下文,正确判断否定的对象,分析语境,采用直接转移否定词、分译、转换词性等翻译方法和技巧。使译文忠实而通顺。  相似文献   

13.
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和溢出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袁毓林 《中国语文》2012,(2):99-113,191
本文通过考察"防止、避免、差、欠、拒绝、否认、小心、后悔、责怪、怀疑"等类动词的语义结构和句法表现,分别讨论其所含的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断言、推论、预设);用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溢出来解释相关句子中冗余性的多重否定,着重于确定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溢出和词汇实现的句法语义条件;并且,尝试用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溢出和语义倒灌等隐喻性概念,揭示动词"怀疑"有意义相反的两个义项("不相信"vs."相信、猜测")及其在分布上呈现出互补状态的句法语义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元语否定机制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绘性否定和元语否定是八十年代荷恩对否定的具体分类。他认为描绘性否定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元语否定否定句子的适宜条件。卡斯特则认为语言中的否定我论在描绘性否定中还是在元语否定中都是一种真值否定。所谓的元语否定其实是一种“回声用法”,但回声用法并非元语否定的充分条件。根据“使用”和“提及”的区别,元语否定中否定的只是语言的一种“提及”。  相似文献   

15.
比较句“不如”、“不比”和“没有(没)”句是汉语中比较重要的句型,也是留学生学习使用汉语时容易产生偏误的一组句型。本文斌从语义偏向和主观性的角度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发现“不比”句语义偏向趋同,而“不如”句、“没有(没)”句倾向于趋异,并且“不如”句、“不比”句、“没有(没)”句的主观程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学习中 ,我们经常遇到含有否定词不一定表示否定意义 ,而不含否定词却表示否定意义的一些句子。在此着重就英语否定句的一些特殊表达形式 :移位否定、部分否定、形式否定而意义肯定、形式肯定而意义否定、双重否定、强调否定等方面作了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7.
对100名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做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文化差异和母语对理解英语否定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英汉否定词位置相同,被否定成分一致时,母语产生正迁移,当英汉否定句被否定成分一致,但否定词位置不一致时,母语产生负迁移,中西文化差异对理解英语否定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汉语儿童早期否定结构句法,发现儿童掌握了16种借助“不”形成的否定结构和9种借助“没/没有”形成的否定结构:否定结构越简单的获得越早;普通话儿童初期使用的否定句是以谓语为核心的;虽然出现了多种否定结构,但是复杂的否定结构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少,尤其是不符合逻辑的结构会随着儿童经验增长逐渐消失。从儿童获得含“不”和“没/没有”否定结构类型的顺序看,儿童对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的知识也在增长。  相似文献   

19.
汉语无主句的成因及其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是一种注重意合的语言,造句注重意念连贯,不求结构完整,所以在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无主句。在将汉语的无主句翻译成英语时,就要采用恰当的手段把英语的主语补出来,如使用增添法、转换法、倒装法等,因为英语注重形合,造句注重形式接应,要求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