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年制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数的整除”是分数四则运算的蓦础知识,概念密集,脉络交错,多抽象性描述,为本册教学难点之一。现据教材这一特点,略谈教学管见。一、约数和倍数理解“整除”概念是教学约数和倍数的前提。约数和倍数概念本应在整数范围来定义,因现教材本单元所说的数,“只指自然数,不包括0。”描述整除概念对,不妨将数集相应缩小,即“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老教材对“0”的定义是把它划归整数,而不是自然数,自然数的概念是这样的:“像1,2,3,4,5…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整数的概念是“0和自然数统称整数”。可见,0和自然数的界线非常分明。新课改实施后,“0”划归到自然数的范畴,但接踵而至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首先是教材中一些数的概念受到冲击。教师间有过这样的争论:  相似文献   

3.
数学第八册     
三数的整除本单元教材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整除”和“除尽”,约数和倍数,因数、质数和质因数,质数和互质数等概念。整除的概念,是学好约数和倍数的前提。讲数的整除,一般是指自然数,不包括0。要弄清整除和除尽的区  相似文献   

4.
言论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中,为了研究方便很多地方都回避“0”的问题,但对于学生来说,造成知识的不完整,正因为我们常常不提及“0”的问题,因此学生思考问题时,也往往忽略“0”的问题。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教材中,有段话这么说:因为0能被任何不是零的整数整除,所以0是任何不是零的整数的倍数,任何不是零的整数也都是0的约数。为了方便,我们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零的自然数。教材中这么一说,教学中我们就有理由回避0的问题吗?讲到质数合数时,我们按约数的个数把自然数分为1、质数、合数。有学生问“0”呢?是啊,自然数还包…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对整数概念的叙述和使用,有前后矛盾的情形,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材对整数概念是这样叙述的: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也就是说,“整数”包括0和自然数。但在以后某些地方涉及到整数的概念时,因没有明确规定整数的涵义,而出现某些知识的混乱。例如:课本第31页在定义“整除”概念时说,“数a除以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教材在这之前虽然作了说明:“在讲‘数的整除’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只指自然数,不包括0”。但作为数学概念叙述,应是严密确切的。我认为,数a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0,因此可以说“整数a”。而数b,由于0不能作除数,所以必须是自然数,这样相除所得的商也就只能是整数中的自然数了。同时,“没有余数”也是不准确的。0虽然可以表示“没有”,但它们是一个数,所以“整除”的概念应这样定义:“整数a除以自然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余数是0,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  相似文献   

6.
<正>“因数与倍数”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首先引导学生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并要求他们用乘法算式表示自己的摆法。接着,借助写出的乘法算式介绍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同时通过底注说明“研究因数与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在此基础上,安排两道例题分别教学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帮助学生在列举、比较的过程中归纳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与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以及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与因数个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八册《约数和倍数》第一节教学中,“整除”的引出,涉及自然数、0、整除、除尽等多种概念。为防止概念打混,可渗透集合思想组织教学。一、自学课文,将数归类教师宣布课题,提出本节要求后,即可要学生自学。1.初学。范围:P.45第1~4行。提纲:①什么叫“自然数”?②一个物体也没有,用什么数表示?学生自学后分别回答。2.复读。问:①自然数有多少个?②最小的是  相似文献   

9.
在六年制小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的教材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为了方便,以后在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不包括0”。引起一些老师的争议。这“一般”基于什么“特殊”条件?(因新教材只用非“0”自然数,而别于“整数和自然数”)借此,说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约数和倍数 1.整除整数a除以自然数b,如果能够得到整数q,这时,就叫做b能整除a(或者a能被b整除)、记作b|a(或者a|b)。如果b不能整除a,记作b(?)a。小学数学教材在讲整除概念之前就提出:“在讲数的整除时,我们说的数,一般只指自然数,不包括0。”然后提出:“数a除以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按照这个定义,我们就不能判断0能不能被2、3等数整除,而按照前一定义,就能作出肯定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约数和倍数的有关知识是学习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等的基础。所以,它是“数的整除”这一章的一个重点。教学这一节时,应该掌握一个原则,讲清两个方法,区别三对概念。一个原则是:在算术数的范围内讲整数,在自然数范围内讲整除。两个方法是:求一个数的约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三对概念是:自然数与整数,整除与除尽,约数与倍数。现就三对概念、两个方法的教学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从“0”归为自然数后,由于教材未能及时地作出更改、补充,这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惑。现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为例,列举部分现象如下,请教各位同行、专家。问题一:0是偶数吗?教材中“倍数和约数”这部分内容特别注明“:为了方便,以后在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不包括0。”而教材“能被2、5、3整除的数”中,又特别注明“:因为0也能被2整除,所以0也是偶数。”暂且不说前后是否矛盾,就按教材中所说的“0也能被2整除”可推出0是2的倍数,但倍数应比它本身大或相等,0比2大吗?能说0是2的倍数吗?能说0能被2整除吗?另外,根据0的定义:0…  相似文献   

13.
小数第十册(修订版)第三单元“约数和倍数”,内容安排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概念多,包含整数、自然数、除尽、整除、约数等20几个概念。带给教学的突出矛盾是:概念易混淆,特别是相近相似的概念,如“自然数”与“整数”、“整除”与“除尽”、“质数”与“互质数”、“因数”与“质因数”等,学生往往是张冠李戴、东拉西扯。虽然修订版教材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了标题名称(旧版是“数的整除”),删减了部分教学内容,降低了教学难度,但仍然是小学数学的难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第十二册(人教版)上编排了这样一道判断题:1是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自然数并不包括0,所以此说法是正确的。而现在把0看作了自然数,又该怎样判断呢?不少教师认为:我们在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是针对不为0的自然数而言的,所以不能把1作看0的约数,即该题应判为错误。也有教师认为:既然在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不包括0,就应把它作为该题的前提条件,因此,该题要判为正确。从上面的讨论中可看出,两种观点其实是一样的,即题中“的所有自然数”若包括0则判为错误,若不包括0则判为正确。笔者却认为,题中“的所有自然数”…  相似文献   

15.
“倍”和“倍数”是意义相近的两个概念,容易混淆。1.“倍数”这个概念,在小学六年制第十册数学课本中是这样定义的:“如果数 a 能被数 b 整除,a就叫做 b 的倍数。”很明显倍数的概念是在自然数的范围内研究的,跟整除的概念连在一起。如:①15÷3=5,即15能被3整除,也就是说15是3的  相似文献   

16.
[文本研读]   1小数第十册(修订版)第三单元“约数和倍数“,内容安排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概念多,包含整数、自然数、除尽、整除、约数等20几个概念.带给教学的突出矛盾是:概念易混淆,特别是相近相似的概念,如“自然数“与“整数“、“整除“与“除尽“、“质数“与“互质数“、“因数“与“质因数“等,学生往往是张冠李戴、东拉西扯.虽然修订版教材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了标题名称(旧版是“数的整除“),删减了部分教学内容,降低了教学难度,但仍然是小学数学的难点内容之一.   ……  相似文献   

17.
一、强化概念,分组复习 1.复习整数、自然数、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概念。 (1)学生操作:将数卡0——10从小到大摆成一排。 问:这些数是什么数?(整数) 学生操作:取出不是自然数的数卡(0),放在一边。 问:现在剩下的是什么数?(自然数) (2)学生操作:从数卡1——10中取出  相似文献   

18.
“位”与“倍”是两个重要的算术概念,贯串于整个算术教材.从数位到各种运算都有“位”的内容,如“对位”、“进位”、“退位”等等;从乘法开始就提到“倍”的内容,如“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等.在教学上,教师应重视这两个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清晰的“位”与“倍”的概念.这两个概念教学搞得好,对帮助学生学好算术会有重要的意义.人们通过长期社会实践,才逐渐概括、抽象出自然数(1、2、3、4、……).自然数的一个特点是,一的一倍是一,一的十倍是十,十的十倍是百,百的十倍是千,千的十倍是万,…….就这样,从一起每十倍就进位,叫做十进位制.个、十、百、千、万、十万、……都是数的单位.个  相似文献   

19.
《安徽教育》编辑部: 我在进行小学数学总复习时,参阅了一些参考书,发现对“最小的倍数是什么”的问题有不同的提法。一种说法是:“零是任何自然数的倍数,而任何自然数都是零的约数。”另一种说法是:“我们在讲数的整除时所说的数,在小学一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数理论中,皮亚诺公理系统把“0”、“自然数”、“后继数”(记号为“′”)作为原始概念,用下述五条公理作为发展自然数理论的最根本的命题: Ⅰ.0是自然数; Ⅱ.自然数n的后继数n′是自然数; Ⅲ.如果b、c是自然数a的后继数,则b、c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