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纸、广播、电视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体。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单就传播力和影响力而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已经当仁不让地占据了"主流"的位置。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如何生存和发展?主动与新媒体融合是"阳关道"还是"独木桥"?从电视新闻人的视角,从新闻实战的角度探讨了电视的"媒体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2.
广播新闻播报中出现的编辑参与,与当今广播媒体的发展、播音主持适用型人才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以及受众审美倾向多样化不无关系,由此反映出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播音主持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的供需矛盾。媒体应加强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有关专业院校应进行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以加快复合型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新闻立台"是我国各级电视台在长期办台实践中确立的基本目标与"台策"。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资讯的渠道增多,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各地主流媒体,理应在当地观众中承担起舆论引导的重任,才能真正体现媒体的思想高度,彰显地方台主流媒体的地位,达到真正的新闻节目"立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广播新闻等媒体肩负着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的建立及正确的舆论引导等功用,这就要求广播新闻媒体等要立足于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及紧迫感,正确地把握广播新闻在进行舆论引导过程中的主动权,科学地发挥广播新闻对社会价值观所具有的引领作用,从而真正地将广播新闻等媒体传播渠道变成政府与人民、人民与人民之间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的渠道,并确保信息沟通交流过程中的畅通性,以期广播新闻对社会价值观的科学引领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与传统媒体竞争激烈的21世纪,广播生存的方法、手段很多。广播新闻类节目固的有采、编、播模式制约了播音创新,新闻播音应该引入新闻主播机制,这是广播新闻改革可操作性很强的一个突破点。它赋予新闻主播策划、采编、组稿、主讲的全面权力,以提高新闻栏目的知名度,增加新闻时效性和听众的认同感,从而树立广播新闻节目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本世纪初广播迎来它的"第二春"。广播新闻是各类广播节目的重中之重,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呈现出一些自身的发展特征。从传播学的角度客观分析广播新闻节目,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播媒体兴起以来早间新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研究,针对新时期早间新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各种传统媒体纷纷掀起了与网络捆绑的大潮,广播与网络的融合,诞生了网络广播。目前,全世界的网络广播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网络为传统广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全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在迅速的发展中面临着无数的挑战。广播媒体如何与互联网结合,以谋求自身的快速发展,使其重新走上振兴之路,这是目前广播传媒所要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广播与网络的融合成为必然。认真研究网络时代的广播媒体,了解网络广播的发展,针对网络广播的传播特点,指出目前制约其发展的局限因素,并对它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深入,我国广播业正在逐步向集团化经营发展,广播集团正在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初露端倪。本文论述了广播集团应运而生的必然性,阐明了广播集团的优势,并对广播集团的合理构成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出现,广播新闻传播再次受到冲击。广播作为媒体要想在未来的传播格局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广播与其它媒体应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双赢”;其次,广播新闻传播必须在充分认识自身媒介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相应变革,才能将其潜质开发到接近极至。  相似文献   

12.
“时效性”是广播的“生命线”。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播必须发挥速度优势,寻找“无竞争空间”,在第一时间现场报道新闻。广播通常以电话消息和现场录音报道这两种形式出现,这种现场报道对记者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作为"弱势"媒体的广播媒体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是光明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本文从营销学的角度研究广播媒体的经营思路、受众构成、专业化经营及经营内容与重点,以此探讨广播媒体的经营问题。面对压力和挑战,广播媒体只有正确的把握媒介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掌握媒介的经营模式才能积极应对,重塑广播产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广播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优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现代信息传媒的多样化,广播正面临空前的竞争压力,在时政新闻的报道对象、内容特殊、审稿程度严格等条件的限制下,应如何将时政新闻以受众喜爱的方式传播出去呢?本文通过分析时政新闻报道的特点,针对广播时政新闻优势,提出新时期的创新发展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加大广播时政新闻的推广,使之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增强媒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龙虎 《华章》2007,(12):260-260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已成新世纪不可回避的话题.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电视、平面媒体成了头号主角;中国的主流媒体-广播退居二线了.面对这种挑战,广播单纯以传统方式在媒介领域独占鳌头的传播模式都将失去更大的发展空间.现今,各种传统媒体纷纷掀起了与网络捆绑的大潮,以期在与网络的结合中获得一种整合传播效应.广播与网络的融合,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已被人们普遍认识和肯定.与传统广播相比,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上广播具有很多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1986年是我国广播的一个转折点。由于受到电视的冲击,广播的受众急剧下降。广播开始寻找新的出路。这一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它动摇了人民台模式,以平视甚至仰视受众的观念、低成本的经营方式进行运作,它使广播退出了主流媒体。这种模式被称为“珠江模式”,全国各地方台基本采用这种模式进行运作。中央一套于1987年推出的新的节目表,走的是精办节目的路,并试探性地进行节目创新。之后,中央一套改为中国之声。中国之声坚守主流媒体的地位,但在珠江模式的影响下,它不免在一些具体节目上出现了在主流和非主流媒体运作方法之间摇摆。交通广播虽然采用非主流媒体运作方法,却能吸引主流受众。但这种模式目前还很难用在其他大众化类型广播上。小众化类型广播和网络广播现在还未形成气候,但早晚会普及的,其广播面貌将有新的变化。我国大陆广播模式出现了多样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回顾广播的发展历程并认清广播当下面临的新环境、新机遇,有利于我们从广播的媒体属性人手探寻广播发展的新出路。广播与网络的融合将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未来,网络广播必然成为广播媒体新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浅谈广播新闻的传播优势及其语言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播在现代传媒中仍然拥有它的一席之地,广播新闻的传播仍然是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广播是以无线电波、以电子技术为传输手段来传递声音、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决定了广播新闻具有快、广、短、真等特点和长处,这也就决定了广播新闻在写作中也具有不同于其他新闻文体写作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广播是最能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大众媒体,广播广告魅力仍然存在,但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传播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优势,积极与网络合作是广播媒体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两者相互作用,将使双方得到极好的发展机会,实现网络与广播双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录音报道在广播新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以自己特有的绘声绘色的表现方式吸引听众,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广播新闻的魅力。而后起之秀——现场连线,更让广播新闻的时效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因为这是一个追求原声版的时代,广播原声版体现的不仅仅是真实,更是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