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杜甫诗歌风格的“沉郁顿挫”论,主要是在两宋时期生成,其主要内涵,是“沉郁”之艺术境界——深沉、浑厚、壮阔,与“顿挫”之艺术表现——抑扬、跌宕、逆折,二者之兼容。有宋一代众多的诗话,对此皆结合杜诗的创作,加以论证。而杜诗风格“沉郁顿挫”论的定型,也在此后的杜诗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苏蕙《回文璇玑图》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篇奇文,不仅集回文诗之大成,而且也反映了汉语及汉字的一些特殊功能。对《回文璇玑图》价值的认识,应从其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心态等方面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3.
由《说长吉诗之怪》及《驼庵诗话》论及李贺的言论,我们可知:顾随认为李贺的杰出之处在于其极丰富的幻想,而其缺点也是在其幻想缺少现实的根基,因而其思想不成熟,技术亦不成熟;李贺诗中"感觉的交错感"与西方唯美派有相通之处;李贺诗的总体特点是"怪"。  相似文献   

4.
《汉书》与《史记》比较,其因袭之处是对《史记》的认同,亦代表了作者本身的创作观点;而对《史记》加工创作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则更能看出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特色。就《汉书·高帝纪》的创作特色而论,班固本着宣扬汉统的宗旨,对当时的史实加以移置剪裁,用典型化等方法在尽可能详赡、精确而典重的历史事件叙述中塑造高祖开国君主形象,继承中有着创新,显现出独特的创作特色,显示了《汉书》与《史记》相同传主的纪传体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清初张潮的杜诗接受独具个性,其《海棠上杜工部书》为海棠鸣不平,《饮中八仙令》以杜诗为佐酒之令,《集杜梅花诗》则集杜诗专咏梅花,皆明显表现出玩杜以遣意的倾向,这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及性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杜甫诗歌的"集大成说"在两宋得以定型并获得后世杜诗学史的认同,其主要内涵是"宪章汉魏,取材六朝",也即杜诗在诗歌艺术表现等诸多方面对汉魏六朝文学名家都有所继承和发展,并集合了诸家之长.两宋大量诗话皆结合杜甫的创作对"集大成说"进行了论述.杜诗"集大成"说的定型,对"诗圣"说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诗经》开始,可考的诗歌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就诗歌研究和诗歌理论来说,如果从孔子算起,也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有关诗歌的著名论著主要有汉代的《诗大序》,六朝的《文心雕龙》、《诗品》,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宋代的《六一诗话》、《岁寒堂诗话》、《沧浪诗话》,金代的《滹南诗话》,明代的《四溟诗话》,清代的《姜斋诗话》、《原诗》、《随园诗话》、《艺概》等等。古人留下了如此众多的诗歌作品和理论著作,确实为我们今天学习研究诗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唐代传奇《河间传》中塑造了荡妇河间妇。本文通过对其形象特征和作者创作意图的分析发现,其中的男性中心意识表现得非常明显;以男性中心话语为视角,从社会风气和伦理道德两方面反观唐代社会对于女性的规范,从而探究当时的社会性别关系及体现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9.
《神思》是刘勰《文心雕龙》中创作论的总结性篇目,其内容涵盖面广,涉及了具体创作时的很多方面,作者结合其创作经验为我们阐述了构思作文的理路和方法。本文研究和探讨《神思》所编排的逻辑程序,从而澄清其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0.
徐世昌编纂《晚晴簃诗汇》200卷,备录有清一代诗人诗作,极具文献价值.书中所附《晚睛簃诗话》载录诸人小传,足资取用.然而,《晚睛簃诗话》所载浦铣、鲁之裕、杨兆璜、许乃钊、沈兆霖、周星譼、陈克家七人的传记内容,诸如字号、仕履、著述等,较之他书存有差异或讹误,因而需查勘、参稽相关资料,加以考订.  相似文献   

11.
“言外之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上自先秦,下至明清几乎都有人直接间接地涉及了这个问题。很多卓越的文论家论述了“言外之意”的特点、审美价值、美感特性等各个方面,既涉及创作,也涉及鉴赏,材料相当丰富,其中比较突出的如: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盛唐诸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浪沧诗话》)等,都表现了对“言外之意”的推  相似文献   

12.
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考察,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创作心理主要表现在:司马迁在创作中始终处于理性思辨与激情冲动交变的状态;作者将其强烈的功名心理处处显露于对历史人物的选择与刻画之中;《史记》在体现作者高度的实录精神同时,又鲜明地展示了作者主动以艺术家心态著史的特征。《史记》是司马迁伟大人格和人生价值的明证,堪称社会史诗与心灵史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大量关于"儿童"的描写贯穿了麦克尤恩文学创作的始终,其文学作品塑造了经典、丰富的儿童形象。本文试对麦克尤恩的三篇长篇小说《水泥花园》、《时间中孩子》及《赎罪》中儿童在叙述成人世界、观照生命哲学以及展现主题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发现麦克尤恩对于儿童作用的创作是独特的,并且这种创作是和作者自身的经历、社会变迁等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南宋后期诗坛,江西诗派、"四灵"派、晚唐体暴露出很多弊端,人们总结经验、探讨理论规律,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话作品,如《白石道人诗说》、《沧浪诗话》等,影响很大。而车若水所作《脚气集》并非诗话专著,且车若水又非著名诗人,所以并不为学界所重视。但是《脚气集》论诗却很有见地,是值得关注的,本文拟梳理、分析《脚气集》的诗学主张,发掘其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诗话的形式探索诗歌创作,是宋代以来形成的长短均宜、轻松自然的评论方式。利庆伟的《绿水源诗话》作为现代诗话,涉及了诗歌创作的数十个问题,其中的部分篇章,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易经》哲理与诗歌创作表现手法的对应关系。本文拟从拓展了观察事物的角度、活跃了诗歌结构的思维、丰富了诗歌表现的手法、创新了诗歌评论的方式等四个方面,分析其中相关部分内容在诗歌评论角度拓展上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是诗界革命的倡议者和实践者之一,在《饮冰室诗话》中,他对黄遵宪等人的诗歌推崇备至。就《饮冰室诗话》看来,所载新歌词的翻译比梁启超、黄遵宪等人的诗歌实践更具现代特征。本文列举了《饮冰室诗话》中部分例证,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时代背景谈《金瓶梅》作者的创作心态周永祥研究一部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对于把握作者创作心态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探讨《金瓶梅》的时代背景,首先应知道它的成书年代,而这又是学术界一直争议颇多的问题。就目前所发现的史料来看,记载较早的详实可...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在创作手法上运用了许多神奇、虚幻的色彩,如梦、法术、鬼魂等。这些奇幻色彩尽管有唯心的和迷信的成分,但是我们要从客观和主观等方面对其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了解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认识它在小说创作中的积极作用,切不可一概加以否定,从而最终达到研读《水浒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重要诗歌理论作品,其中的"辨家数"论、"法工"、"兴趣"等诗学主张在明代为"格调派"文人所继承、吸收,不仅对格调派理论的形成起到了指导性作用,还丰富了明代诗歌的创作手段。而这些主张所针对的,实质都是"以议论为诗"的宋诗弊端。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六一诗话》的问世,改变了中国文学批评的走向,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话"体评论体例的先河,其独特的批评视角、幽默的批评话语、独特的文体特征对后世诗话具有一定垂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