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观近几年高考阅读理解题,长句、难句多是 一个明显的特点。99年含20词以上的句子有29 句,2001年的阅读短文中的很多句子较长,最长的 句子单词多达50个(D段的第一段的第一句和倒 数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而2002年含30个单词以 上的长句共11句,其中有一句单词长达65个。这 些长句中有倒装、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 句、省略句等现象,可谓"句中套句",结构极为复 杂,没有轧实的语言基本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出 头绪。因此,如何突破长句难句这一障碍在备考阅 读理解中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这几年高考题选 录一些典型句子作一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综观近几年高考阅读理解题,长句、难句多是一个明显的特点。99年含20词以上的句子有29句,2001年的阅读短文中的很多句子较长,最长的句子单词多达50个(D段的第一段的第一句和倒数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而2002年含30个单词以上的长句共11句,其中有一句单词长达65个。这  相似文献   

3.
我是2005年参加工作的一名教师,当时学校领导安排我教音乐课,在我的脑海里,我上学时候的音乐课就是老师一句句地教,学生一句句地唱。  相似文献   

4.
小语第十二册《早春》一诗中有“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其中的“处”字作什么讲呢?“教参”上没有明说,只是对“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作了这样的解释:“这句意思是,这是一年春景中最好的时光”。如一一对应起来  相似文献   

5.
焦东东 《河北教育》2010,(1):F0003-F0003
天下大雪。 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接了一句:“满天下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财主一句。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中,对《回忆我的母亲》中第七自然段的“中心句”有争议:观点一,句(1)是中心句(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观点二,句(11)是中心句(《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第4期“此句不是中心句”一文的作者认为);观点三,无中心句(部分同人认为)。笔者认为“观点一”对,句(1)是中心句。其理解如下。语段共有11句。句(1)是中心句。句(2)写“祖父”在家庭中身体力行、躬亲示范的勤恳劳作,句(3)写“祖母”在家庭中组织和分派工作,句(2)句(3)从祖父、祖母不同的身份、地位、作用来解说句(1),显示“勤劳的…  相似文献   

7.
四、结构混乱“结构混乱”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句式杂糅,我们在说话、写作时,由于拿不定主意,既想用这种方法说,又想用那种方法说,结果把两种说法糅到一起,形成两句混杂。还有一种是前后牵连,即把前一句的后半句作为另一句的开头,把前后两句连在一句里。2004年十几套高考语文试卷中共有5个句子涉及结构混乱。  相似文献   

8.
1987年全国高考有一道语文试题,考题的出句即上联是: 梨花院落溶溶月考题要求考生根据“①与出句词语对仗恰当,②平仄对立,③句尾押平声韵”这样三个必备的条件对出下联。这是一道选择题,要求从下列四句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作为对句。  相似文献   

9.
天下大雪. 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接了一句:"满天下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财主一句.  相似文献   

10.
麻线     
1940年冬日的那丝麻线 带着淡淡的苦涩 织成了一篇宁静的序言 1949年夏季的那缕麻线 伴着铿锵的语调 立下了一句句澎湃的誓言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共有17份语文试卷,除福建、上海两省市未考病句外,其他15份试卷均考了病句题。命题形式和往年一样,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除湖南卷要求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外,其他试卷都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或选出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现将43个病句按错误类型解析于下。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材,为了加强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全册安排了4个读写训练重点。其中“注意句与句的联系”是在阅读方面的重点训练项目。那么,为什么要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注意句与句的联系呢?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注意句与句的联系,使其成为一种基本能力呢?以笔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以来,“语意表述歧义”这一病句类型已有7年没有在高考语文试卷中设题考查。所以,当这一病句类型再度登陆去年高考语文试卷时,广大考生普遍感到非常棘手。为此,笔者从口头表述和书面表述两个方面对语意表述歧义的成因进行了类析,以期能为广大考生较为系统地把握这一病句类型提供一点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唐代的贯休和尚 是一位诗才超众的高 僧。有一年中秋之 夜,他独自登山赏 月,不禁吟出三句诗 来:"徐徐东海山,渐 渐上天衢。此夕一轮 满",第四句却无论 如何也吟不出来了。 为了接上此句,他日 思夜想,寝食不宁。  相似文献   

15.
2013年高考安徽卷有这样一道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相似文献   

16.
2013年5月8日晴 一句简单的话语,到处悲凉的一生;一句简单的话语,诉说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一句简单的话语,蕴含着无限的哲理。有时候,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人有怦然一动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我已多次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材第三册《语法·主动句和被动句》这节内容。在教学中,本人深感这一节内容阐述有一些疏漏,需教师作补充。具体讲,有以下两方面。一、教材中该交待清楚的没交待《语法·主动句和被动句》的教学目的是:(1)让...  相似文献   

18.
费元超 《现代语文》2008,(11):153-153
《2007年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中学阶段学生应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并明确指出,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和省略句。众所周知,宾语前置句属于倒装句的一种(其它分别是: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但《大纲》却把宾语前置句从倒装句里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19.
扇面对是元曲中常用的一种句子形式,也称隔句对,即为了表达的需要,奇句和奇句相对,偶句和偶句相对。《沧浪诗话》说:“有扇对,又谓之隔句对,如郑都官‘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无,今日还思锦城事,雪消花谢梦何如’是也。”这个例子一三相对,二四相对就是扇面对的典型例句。  相似文献   

20.
自1991年以来,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就倍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因此,对散文的备考就显得相当重要。散文往往具有小中见大的精巧构思、形散神聚的巧妙结构、优美隽永的精妙语言、多彩曼妙的感人意境,散文的鉴赏点是多方面的。下面结合高考实例,讲讲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一、中心句:总体感知,把握主旨所谓中心句,一般是指总起句、过渡句、总括句、文眼句等,对这样的句子的解读,首先应从整体上加以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