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艺取向近年来成为了危机公关的主流研究学派之一,其重点便是探讨危机反应中的言说策略。这一点对于名人危机公关尤为重要。名人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言说反应对危机应对成效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本文从言说态度、言说内容、言说时间、言说人选和言说方式五个维度阐释了名人危机言说策略应遵循的"5T"原则:真诚地告知(Tell it sincerely)、适当的时间告知(Tell it at a proper time)、准确并全部地告知(Tell it all and exactly)、由合适的人选告知(Tell it by the right person)、运用适当的方式告知(Tell it in appropriate manner)。  相似文献   

2.
黄小熳 《报刊之友》2014,(10):60-62
语艺取向近年来成为了危机公关的主流研究学派之一,其重点便是探讨危机反应中的言说策略。这一点对于名人危机公关尤为重要。名人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言说反应对危机应对成效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本文从言说态度、言说内容、言说时间、言说人选和言说方式五个维度阐释了名人危机言说策略应遵循的"5T"原则:真诚地告知(Tell it sincerely)、适当的时间告知(Tell it at a proper time)、准确并全部地告知(Tell it all and exactly)、由合适的人选告知(Tell it by the right person)、运用适当的方式告知(Tell it in appropriate manner)。  相似文献   

3.
以正面宣传为主、高扬时代主旋律,既是党报必须履行的神圣职责,也是党报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正面报道”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宜黄强拆事件”对新闻媒体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英 《新闻世界》2010,(12):22-23
本文反思了在对江西省宜黄县强拆事件的报道中,新闻媒体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新闻媒体在报道危机事件时,应坚持报道真实原则,及时跟进事件进技为改善政府决策提供全面信息,选择积极有建设性的角度,维护改善政府形象,利用评论为政府建言,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金波 《新闻实践》2010,(3):18-21
如果有一架“危机报道之钟”的话,钟摆高高摆向两侧,经过一侧临界点后,是不断缩小危机的第一种状态;经过另一侧临界点后,是夸大危机的第二种状态。在此两者之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第三种状态,就是我们要好好加以研究和把握的钟摆“合理尺度”。媒体危机报道“钟摆尺度”的合理性,是在社会责任基础上对新闻真实客观原则的恪守。  相似文献   

6.
黄舒屏 《青年记者》2007,(14):168-168
面对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的事件,媒体片面且夸大的报道令社会上出现了“食品安全恐慌”。对此,笔者认为在运用危机报道的原则下,媒体应该以“雷达”、“显微镜”、“指南针”的三重关系来确立自己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的角色地位。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闻媒体“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使其具有政府喉舌与市场主体的双重角色身份。这种身份促使媒体在公共危机报道中形成了既服从政府统一报道口径的安排,又寻求自由报道空间来赢得市场的“中间角色”。本论文通过梳理2008年至2013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扮演“中间角色”的情况,试图总结出政府统一报道口径的公共危机事件的类型,以及媒体寻求独立报道的路径,从而描绘出我国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真实报道空间。  相似文献   

8.
熊萍 《中国编辑》2011,(3):51-54
近年危机事件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危机事件常会涉及诸多复杂的科技问题。媒体在危机事件的科技新闻报道中要在内容、角度上进行审慎的选择。文章分析了当前危机事件报道中科技新闻选择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应当坚持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9.
张国军 《新闻界》2007,(3):49-51
新闻报道的“冰山原则”,是选取新闻事实中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或侧面,以简要的文字勾画出鲜明的形象,在“有形”当中拓展“无形”的意蕴,在“有限”当中追求“无限”的韵味,它是为了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而对文学表达技法的有意借鉴和运用。新闻报道的“冰山原则”与新闻的本质属性血脉相联,它贯穿在新闻立体性、流动性和具有画面效应的叙事当中。坚持“冰山原则”能够有效防止“琐屑化”报道、概念化报道、“真空式”报道。  相似文献   

10.
曹丹 《新闻世界》2011,(4):57-58
地方电视台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具有现场感强、传播速度快、公信力高等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地方电视台在报道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笔者建议地方电视台在报道突发公共事件时应当遵循以下报道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化解可能引发的社会危机;准确速报事实、谨慎报道事因;增强服务意识,做...  相似文献   

11.
在重大的突发自然灾难中,远离灾难地的媒体同样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突破地域限制与灾区电台合作,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积极介入报道。吉林市经济广播都市110与广西人民广播财富970一起策划组织的大型新闻活动“爱如潮水向西南”的实践为广播行业的灾难报道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中央制定了明确的方针,这就是:第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原则;第二,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那么还要不要批评报道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好的批评报道对于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必不可少的。问题在于,批评报道应该遵循怎样的方向,把握在什么“度”上。近几年来,我连续发表了10多篇指名道姓的批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  相似文献   

13.
杨姣  李炜 《新闻窗》2010,(5):56-56
虽然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开始,“舆论监督”已经成为被中国共产党正式文件确认的概念,并按照“重大情况让人民知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的原则在目后新闻媒体的实践中不断被强化。但是在研究《春城晚报》,一张把“强化舆论监督搜道”坚持了30年的市民报纸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发现.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如何在具体的版面中来确定哪些报道属于“舆论监督报道”,而这样的困惑直接来源于对“舆论监督报道”内涵的不确定。  相似文献   

14.
媒体具有集合功能,太多刺激煽情的负面宣传和报道,很容易为受众提供一个灰色失意、动荡不安的媒介环境,使人产生错觉,形成逆反,带来伤害。作为社会镜鉴的媒体和记者既要维“真”更要向“善”。在进行“负面新闻”报道时既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考虑大众的接受心理,更要坚持新闻的平衡原则,做到全面、客观、内敛,还真相以公正。  相似文献   

15.
宋环宇 《新闻传播》2009,(7):112-112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的新闻工作要求,新闻报道能否做到“三贴近”,不仅关系到新闻媒体能否落实好党的新闻宣传方针,能否完成好光荣使命,而且也事关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林城晚报》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立足于人文关怀,以人性化报道实践“三贴近”原则,寓“三贴近”原则于人性化报道之中,推动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及操作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关报要报道好社会新闻,必须在两个层面上形成自己的定见和表现特征,一个是价值取向,一个是主要操作范式。机关报社会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保证报道的客观公正和权威性;二是坚持报道的高格调,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坚持理性、建设性的报道原则,着力于发现并解决具有广泛关注度的社会问题。在具体操作上,首先是强化议题设置功能,将值得做大的新闻做大、做深、做透;其次是将连续的深入追踪与广泛的社会参与相结合,求得报道所揭示的问题有一个善终;第三是建构版面“功能版块”,既有“点”的聚焦,又有“面”的扫描;第四是加强新闻热线,合理配置新闻资源。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西方新闻界把“反常放大”(Amplification of Deviance)、“坏消息才是真正的新闻”(bad news is real news)、“流血才能上头条”(to bleed to lead)等原则奉为圭臬。学界和业界的一些人士据此对中国主流媒体所秉持的“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大加挞伐。但近几年来,一味推崇“负面报道”的思潮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向。在业内颇有影响的西方主流媒体开始重新认识“正面报道”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着手加大“好新闻”(Good News)或“正面报道”(Positive News)生产与传播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珠江晚报》坚持正面宣传,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改进新闻报道,一年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取得了良好成效.提升了晚报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一目了然     
新时期“三农”报道的问题新阶段新时期“三农”报道出现了很多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新情况:一是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核心和基石,我们一定要正确看待和处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要按照中央的方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报道土地经营权流转。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行调整的关键是要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单纯依靠产量和提高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的余地有限,因此,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报道就更加重要。三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目前…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公权力,此种权力的行使,应有必要的法律层面的规范和足够的监督制约。舆论监督中常见的批评性新闻报道,要规避法律风险,重在“三个坚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平和善意的态度,发出理性声音;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平衡采访和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