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望子成龙是家长的美好愿望,为此家长们也在付出种种努力。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家教知识,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事与愿违,走进了家庭教育的误区。一、包办式教育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有所作为,这种良好的愿望本身无可厚非。然而,父母在重视教育孩子时,往往把注意力  相似文献   

2.
教子八戒     
为人父母 ,舐犊情深。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人之常情。然而 ,有些父母 ,教子无方 ,以致龙凤未成 ,反倒成虫 ,其心可怜。究其原因 ,他们大抵犯了“教子八戒” ,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一戒溺爱娇惯溺爱是家长的通病 ,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 ,把孩子放在手心里捧着 ,放在蜜罐里泡着 :吃饭怕孩子烫着 ,干活怕孩子累着 ,让孩子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致使孩子的动手能力、自治能力极低 ,而优越感却极足 ,自我意识膨胀 ,集体观念淡薄。二戒放任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 ,一味满足 ,一味迁就 ,放任自流 ,从不说“不”字 ,唯恐委屈孩子。孩…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应该向家庭教育延伸,教师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师,也应该是帮助家长教育好孩子的辅导员。本人结合教书育人多年的实践工作,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五要五不要”,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一、要给予孩子真爱,不要溺爱在所有的爱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的,也是最为牢固的。爱护孩子是普天下父母之心,关键是如何真正地去爱。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视孩子为“宝贝”,含在嘴里怕融化,捧在手里怕摔坏,百依百顺,忽视正规教育,或不让孩子受艰苦磨炼,禁锢在家庭“安乐窝”中奉行“捧教育”和“哄教育”。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观念封闭,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4.
教育孩子是做父母的天职,想把孩子教育好也是父母的共识。但不少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知识,使家庭教育步入误区。生活上过度迁就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物质要求也应得到相应提高,这也无可厚非,但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日益迫切,为了孩子,苦了自己,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养尊处优,一个个变成“小皇帝”“小公主”。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父母比以往任何一代的父母都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经由“多子女家庭教育”向“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转变,同时,孩子的成长又始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不可分割,因此,家庭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家长们的教育理念应该适应时代进步,教子的方法应该与时代发展同步。相比于物质需求,现在的孩子更渴望心灵上的理解与尊重。倾听“心灵之痛”,重视心理健康,是学校德育亟待加强的重要课题,也是家庭教育亟待关注的问题。下面就如何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向家长们提两点建议: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年12月…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家庭教育中的‘六要’”。 一、要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列·尼·托尔斯泰)“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  相似文献   

7.
“好孩子,要听话……”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到底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怎样确定好孩子的标准?在我们许多家长心目中,评价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您听有多少家长这样说:“这是个好孩子,真听话。”“那孩子不好,真不听话。”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听话教育”。听话教育是我们千百年来的家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不错,孩子小,家长需要多加引导,教育孩子尊敬父母也是正理。孩子听话,往往懂事早,学…  相似文献   

8.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与父母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成为家长行动的指南。对孩子的教育成为父母最为关心和重视的话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父亲和母亲两者在子女的教育中“争权夺势”;父亲或母亲一方淡出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方来教育孩子等等,  相似文献   

9.
陈昊 《江西教育》2002,(23):11-11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由父母、孩子所构成,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判断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一面镜子。当前在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中,班主任应该着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1.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必须提高家长素质,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学校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帮助家长正确开展家庭教育的新形式。家长学校要根据教育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制订学校的工作计划,组织系列活动,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  相似文献   

10.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思想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思想、言谈、行为与情绪表现模式的影响。所以,欲要孩子改变,家长必先要作一些改变。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和活动领域也在迅速改变。家长在教育观念与方法上也应摒弃一些旧的东西,学习和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一、“全人”教育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是促进孩子“全人”发展的教育。“全人”的教育理念是指孩子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即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意志的协调统一。但在目前,不少父母并没有树立…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重复走出“填鸭”“催肥”“大进补”的误区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让孩子愉快地成长家长应该支持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刘良华 《中国德育》2009,(4):62-65,7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有连续性,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上仍然不同。家庭教育并非完全是为了让孩子做好入学的准备,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特殊的目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学习知识、追求真理,学校最好不要把知识学习的任务转交给孩子的父母。父母可以期望学校能够为孩子提供知识和技能训练,但最好不要指望学校能够训练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则站在“性格一身体本位”这边,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值得每一位“望子成龙”的父母一读。我们并不一概反对“精英式”教育, 问题是,我们容易走偏。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全面的教育,包括:能力、学识、思想、人格等等。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首先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适应社会。能否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与家长的职位、财富、甚至学识都没有必然的联系,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指导这些方法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这应该是阅读本文后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适度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延续学校教育,如果家长拔苗助长,对孩子的学习、学校的教育其实是很大的破坏。多年来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吴文儒老师总结了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四个误区。误区一:把孩子当做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很多家长都曾表示,要让孩子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但是简单地把孩子当做自己“还愿”的工具,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会让孩子感觉他学习是为了父母,而不是从自身愿望考虑主动学习。吴文儒举例,曾经向她咨询过的一个孩子,从小喜欢无线电单片机,但该生的父母因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希望孩子能考上高中进而考上大学。他们并…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在家庭环境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教育和影响的过程.当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仍面临种种误区与困境.2013年,我们通过自编的《长兴县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和方式方法进行了调查,发现家长家庭教育的观念日益更新,但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仍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的知识不够,缺少专业的指导;倾听、陪伴孩子不够,无效沟通比较多;关心、理解孩子不够,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帮助、引导孩子不够,不恰当地使用物质奖励.  相似文献   

16.
当今,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对孩子片面教育,缺乏科学性,结果是顾此失彼,使孩子畸形发展。这种现象应该及早发现和纠正,免得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提醒家长切莫步入如下误区:误区一:重视智育忽视德育有些父母认为抓孩子的早期教育,就应该从抓早期智力开发入手。因此,把注意力放在只抓知识传授和  相似文献   

17.
威信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能没有威信。家长的威信是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但家长的威信又不能简单理解为“家长有什么”,而应该关注“孩子要什么”,是建立在尽最大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上——  相似文献   

18.
先前,一谈起家庭教育,人们便把目光全都朝向孩子,总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于是,家长总盯着孩子的不足之处,家长的精力大多用在教训孩子、想方设法纠正孩子的过错上。这样的认识,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逐渐,人们认识到,其实,家庭教育是提高家庭全体成员素质的教育,包括子女,也包括父母。而且,父母教育比子女教育更重要。父母,是家长,是一个家庭的管理者。父母管理家庭,需要多种管理知识,比如家政知识,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2005,(10):30-30
我一直记得一位家长的话——“为人父母是一门艺术”。他说当父母的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要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说了很多,我的感触也很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我们的教育和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性格品行和思维方式总体上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因此。为人父母与家庭教育的艺术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家长是主要实施者。从狭义上讲,家长主要是指父亲和母亲,其中父亲应负主要责任。“养不教,父之过”,强调的就是父亲在家教中的地位和作用。孩子的素质是从哪里来的?在家庭教育中,一是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先天素质,二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后天素质。家庭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父母的言行,尤其以父亲的影响最为重要。俗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说明父亲的影响之大甚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既然如此,为父者就应该谨言慎行,因为孩子的气质、品格是在家长言行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小孩子自从来到人世间就依偎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