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旋转推进法(Millad)法是较为完善的单侧唇裂修复方法之一,尤适于单侧完全性唇裂、二度唇裂伴鼻部畸形患者。笔者自1984年以来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改进,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19例,二度唇裂伴鼻畸形者11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改进的方法和体会分白唇修复、红唇修复及鼻部修复三部分介绍。一、定点划线(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单侧唇裂修复术后患者唇鼻部的解剖形态及功能效果。对26例先天性单侧唇裂患者实施了功能性整复术,重建了断裂、变位的口轮匝肌。效果显示:可获得唇部运动对称的效果,唇部下1/3处组织丰满恢复了人中嵴、改善了唇珠与人中凹外形,鼻小柱、鼻底及鼻翼复位良好。功能性整复术修复单侧唇裂的效果优于单纯经典的Millard、Tennison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幼儿唇裂修复术患者的整体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对54例幼儿唇裂修复术患者行整体护理,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出院健康教育的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幼儿唇裂修复术各环节严密的整体护理,54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无一例感染,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幼儿唇裂修复术,手术前后的细致护理是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护理程序实施,不但使幼儿的健康问题得以解决,还能够掌握促进健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3月23日.瑞金市日东初中初一(4)班学生曾根发等15名“唇裂”学生将永远铭记这个难忘的日子。瑞金市教育局机关党员倡议.并发挥表率作用,发动教育系统党员捐款38万元.解决了“唇裂”学生修复手术所需经费。  相似文献   

5.
婴儿唇裂,又称兔唇,是一种先天生理缺陷,即婴儿嘴唇肌肉发育不完整。每700-1000个新生儿中,就会出现一个唇裂婴儿,这已成为先天缺陷中最普遍的病症之一。由于胚胎早期胎儿口腔唇部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正常组织发良受阻所致,婴儿出生后表现为嘴唇上“缺肉”,主要为上嘴唇出现一条狭小的裂缝,常在一侧鼻孔的中央直下方,唇裂大小不一,严重者可从嘴唇一直延伸到鼻孔,影响鼻软骨、鼻中隔及齿槽。唇裂按裂缝位置可分为:单侧唇裂和双侧唇裂:按裂缝程度可分为:唇红裂(只是唇裂开)、不完全唇裂(上唇裂,但未至鼻下)和完全唇裂(上唇、鼻底完全裂开)。  相似文献   

6.
3月23日,瑞金市日东初中初一(4)班学生曾根发等15名“唇裂”学生将永远铭记这个难忘的日子,瑞金市教育局机关党员倡议,并发挥表率作用,发动教育系统党员捐款3.8万元,解决了“唇裂”学生修复手术所需经费。瑞金市教育局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本着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宗旨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教学》2012,(5):73-74
据2011年12月1日《参考消息》援引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011年11月8日报道,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遗传方法成功修复了小鼠胚胎的唇裂,这也有助于预防或治疗儿童唇裂。这项研究发表在《细胞》子刊《细胞发育》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临床前期实验教学中增设猪唇裂动物模拟实验,改变常规教学模式,以学生在实体动物上亲自模拟人体唇裂的设计、定点、修复等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设立一种改进的BP网络模型,通过在Matlab2010中对模型的仿真,推演出唇裂手术后的效果图。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也为医生实施手术提供了参考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医患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25例二次手术后的腹股沟疝或精索鞘膜积液的患儿进行了随访,测量其睾丸体积,并于年龄配对的正常儿童睾丸体积作比较,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5例均为1岁以下至6岁男性患儿,均因腹股沟疝(非嵌顿性)及精索鞘膜积液复发(包括疝术后并发鞘膜积液,鞘膜积液积液术后并发疝)而二次手术。其中,单侧复发11例,双侧疝或鞘膜积液单侧复发4例,复发至第一次手术平均时间为1.5年,二次手术时有3例并发患侧隐睾,1例患侧睾丸坏死切除,随访年龄均在二次手术后3—5年,均未进入青春期。  相似文献   

11.
民间所说的“兔唇”,医学上称为“唇裂’,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就已形成,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失天性畸形,并非所谓是上一辈人作了孽,或是孕妇吃了兔肉,才生的“兔唇婴儿”。唇裂、腭裂既与遗传基因组合有关,又受病毒感染、某些药物、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足、缺氧、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唇裂、腭裂分单纯唇裂、单纯腭裂以及唇裂合并腭裂三种类型。正常情况下,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至七周后,即形成硬腭和软腭,将口腔与鼻腔分开。  相似文献   

12.
患病的孩子需要手术治疗的,除了急诊手术外,何时动手术好,这要从需要和可能两方面考虑。迟了固然不好,过早也不适宜。因为有些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提高,会自己痊愈,用不着动手术。这里提供病儿手术的最佳时期,供家长参考: ①先天性唇裂。婴儿一出生就手术修补,这在技术上是可以办到的,但近期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以出生后7~8月再做手术效果较好。②先天性隐睾。过去医生主张5~6岁时做手术。近年来医学家用电子显微镜进行睾丸微结构观察的结果表明,未降睾丸在2岁已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许多患先天性畸形的小儿可用手术进行治疗,现将婴幼儿畸形选择手术的最佳时间归纳如下: (一)舌系带过短,影响正常发育,手术宜早不宜晚,最好在1岁内进行。 (二)唇裂(俗称兔唇),较理想的手术时间是出生后7至8个月。 (三)腹股沟斜疝(俗称小肠疝气)及睾丸鞘膜积液,这两种病在1岁内有自愈的可能,如在1岁以后仍不能自愈,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四)先天性斜颈,1岁以内不用  相似文献   

14.
对134例唇裂患儿进行手术恢复取得满意效果。术前做好辅助检查及术前准备、饮食护理,末后做好全麻术后护理、饮食护理、创口护理、心理护理,对于每个环节认真对待,仟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手术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4年以来,在非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小几各种手术400余例,现将一些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0例,其中新生儿~2岁98例,3~4岁136例,5~6岁166例,均为择期手术,身体状况良好的患儿。手术种类包括疝修补术,睾丸鞘膜积液翻转术,唇裂修补术,以及其它一些整形手术。 2 麻醉方法与经过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79年以来,对965例甲状腺肿进行了手术,其中巨大甲状腺肿手术麻醉2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4例,女17例。年龄40~62岁。其中双侧地方性节结性巨大甲状腺肿10例(包括单侧3例)。腺瘤合并囊性变6例,腺癌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3例。病程5~35年。手术时间最长240min,最短  相似文献   

17.
自1996年以来,我院共施行口腔、颌面部手术麻醉11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12例,男52例,女60例,年龄7~68岁,体重22~76(54.96±14.38)kg,手术时间最短40min,最长240min。除1例为急诊手术外,其它均为择期手术。ASAⅠ-Ⅱ级,18例术前有高血压史。其中腭部手术28例,舌下腺囊肿4例,上下颌骨手术30例,唇部手术(不包括小儿唇裂修补术)15例,腮腺混合瘤23例,面部严重撕脱伤1例,其它11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一种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11例,闭合骨折30例,陈旧性骨折9例,共计50例。结果:随访8~36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踝、膝关节的功能良好,疗效满意。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各种类型的胫腓骨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行邻近关节活动,是理想的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筛窦进路利用自体鼻中隔软骨修复因外伤而致的眶纸板缺损的适应症和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眶壁骨折患者,其中单纯眶纸板骨折28例,眶纸板骨折缺损 鼻骨骨折8例。全麻下经鼻内镜暴露眶内侧纸板缺损区域,根据纸板缺损的面积取自体鼻中隔软骨修复。并总结分析其疗效。结果:36例有眼球运动障碍患者,32例恢复正常,4例仍有不同程度复视;29例并发眼球内陷者,25例得到充分矫正,4例较术前明显改善。8例鼻骨骨折同时复位,手术均Ⅰ期修复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伴有眼球内陷大于3mm的眼球运动障碍的击出性眶壁骨折应在伤后1~4周内手术,内镜下术区暴露充分,自体鼻中隔软骨的修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皮瓣、肌皮瓣、肌瓣转移手术,填塞修复因创伤,褥疮和骨髓炎所致骨缺损死腔和软组织缺损创口。方法选 择肌瓣、岛状皮瓣、岛状肌皮瓣等带蒂组织转移.直接填塞修复缺损或转移肌瓣表面植皮覆盖。结果 29例慢性骨髓炎。4例臀骶部褥疮和6例创伤后组织缺损创口.带蒂组织瓣转移手术填塞修复满意。结论 带蒂组织瓣转移手术.填塞修复创伤及感染创口疗效满意,因不需吻合血管,手术相对简单,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