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颈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规范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回顾分析本院颈椎外科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行颈椎前后路手术发生脑脊液漏9例。术中紧密缝合伤口,术后给予头低脚高位,延长引流时间,预防感染等治疗,同时做好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观察等。伤口7~12d愈合,无感染及伤口不愈合及神经功能恶化等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颈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紧密缝合切口,抬高床尾,延长引流时间,预防感染是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加强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肺部感染是胸腹部肿瘤术后的并发症之一。术后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咳痰无力 ,不能自行排痰是造成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自 2 0 0 0年 1月至2 0 0 1年 3月 ,共收治胸腹部肿瘤手术患者 35例(无一例肺部感染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35例患者 ,男 19例 ,女 16例 ,年龄 2 3~ 6 9岁。其中食道癌 9例 ,胃癌 8例。乳腺癌 4例 ,直肠癌l4例。2 护理2 1 体位引流排痰法 定时给患者翻身 ,通过翻身改变患者体位 ,同时叩击背部以达到引流的目的。具体方法 :操作者在操作前耐心向患者讲清拍背及咳嗽的重要性 ,取得患者的合作理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恶性心包积液置管引流注药化疗的临床护理的经验。方法22例患者采SeLdinger技术心包置管,深静脉导管引流后,注入化疗药物,加强导管护理,注意临床观察。结果本组置管28例次,导管阻塞4例次(14.28%),导管滑脱2例次(7.14%),穿刺点炎症3例次(10.71%),未见导管断裂。结论加强对心包置管的护理是此疗法的关键,适当的护理保证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的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效果。方法:对某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9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的53例气胸患者中有较明显胸闷、气促的6例患者进行细管(选用16号20cm长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观察。结果:6例患者气胸全部治愈,肺复张时间(指插管至肺完全复张所需时间)1~3天,效果满意,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使用细针(20G切割针),并发气胸时胸膜破裂口较小,往往形成闭合性气胸,使用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不仅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而且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86年4月~1994年5月期间用带蒂大网膜移植充填治疗慢性脓胸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岁。肺部感染后脓胸2例。结核性脓胸2例,肺切除术后及自发性良管破裂后脓胸各1例。右侧脓胸2例,左侧4例。病程在4个月~2年2个月,平均7个月。术前长期胸腔引流4例。  相似文献   

6.
王洪光  孙运芝  刘霞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4):105-105,124
目的:总结31例肝脾损伤经皮腹腔置管的观察与护理的经验.方法:有选择性的对31例肝脾损伤患者行经皮腹腔置管技术,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输血或输液的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及神志情况,周围血循环状况,动态监测尿量的变化,跟踪监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注意腹腔引流情况,判断失血量及活动出血情况.结果:通过观察与护理,31例病人中有4例中转手术,其余27例均经引流后痊愈.结论:通过腹腔置管的观察与护理,能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进展,可使部分患者免于常规剖腹手术,减少了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非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43例恶性胸腔积液置管引流注药化疗的护理观察。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胸腔置管引流后,注入化疗药物,加强导管护理,注意临床观察。结果本组置管43例次,其中导管阻塞9例次(20.9%),导管滑脱3例次(6.9%),轻度穿刺点炎症4例次(9.3%),未见导管断裂,近期胸腔积液完全清除15例(34.8%),部分清除28例(65.1%)。结论加强对胸腔置管的护理及注意注药的方法是本组治疗的关键,此方法不良反应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治疗疗效佳,胸腔置管引流注入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马凡综合征(MFS)合并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8例马凡综合征合并脊柱侧弯患者行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前,术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1例出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给予禁食水,行胃肠减压后症状逐步好转;3例出现呕吐,给予止吐药物后症状好转;2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周后自行吸收缓解,无一例出现心血管、肺部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量化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实施疼痛护理管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切口引流液及胃肠道和肺部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降低MFS合并脊柱侧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归芪五味消毒饮联合抗生素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200例关节置换患者,其中全髋关节置换5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80例,全膝关节置换40例,膝关节单髁置换30例,每种病例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同时观察组于术后第1d开始口服归芪五味消毒饮,每天1剂,连用5d。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5d抽静脉测定C反应蛋白(CRP)、血测白细胞数量(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同时随访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d后的CRP、WBC计数、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的CRP、WBC计数、ESR均高于术前和术后5d(对照表1、2、3)。术后第5天两组之间的CRP、WBC计数、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均未发生感染,切口均愈合良好,对照组4例切口浅表感染,伤口延迟愈合。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13±3)d,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16±4)d。结论:归芪五味消毒饮联合抗生素可明显改善血液炎性指标,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36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患者.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置管,3例出现导管阻塞,经生理盐水冲管或尿激酶注入后再通,1例出现导管脱落重新置管,所有患者经置管3—26天胸水引流干净.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实用性强,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损伤小、病人易于接受、操作简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在剖宫产术中应用菌必治预防术后感染发生的效果。方法 :将 2 74例接受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一组在麻醉诱导期使用单次剂量的菌必治和甲硝唑 ,比较两组在术后感染发生率、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手术开始前使用菌必治能显著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对于容易发生感染的高危患者更加有效 ,术中及术后分离出的 64株细菌对菌必治的敏感率为 93.8%。结论 :在剖宫产术开始前预防性应用菌必治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值得推荐在高危患者手术时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20,(3):72-75
肠瘘是腹茧症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发生于术后2~4天,本例患者发生于术后第12天。通过有效引流、肠内外营养方式的调整、机体活动、生长抑素的应用,在护理环节上加强引流液的观察、引流营养护理、创口周围皮肤护理等,并进行功能锻炼,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肠瘘闭合,术后92天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术后切口感染是骨科最常见,危害最大,也是最难以处理的术后并发症。一旦切口感染可至手术失败,给病人增加痛苦并延长住院时间,严重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1988年12月对57例Ⅲ类骨科切口,采取一期缝合后闭式持续灌洗引流,有效的预防了切口感染。我们的临床护理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技术要求及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方法:随机收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共计43例的临床诊疗数据,分析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技术要点及其及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结果:手术成功率90.7%(39/43),中转率9.3%(4/43)。39例中放置T管引流者32例,胆总管一期缝合者7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32.0士38.5)分钟。术后出现穿刺孔(切口)感染、残余结石各2例,并发症率10.3%(4/39)。结论:目前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主要适合用于非嵌顿性胆总管结石病例,不宜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或结石嵌顿病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最佳时机..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06年7~12月份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术后30分种拔除尿管;实验组2,术后6小时后拔除尿管;对照组,24小时拔除尿管.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比较,实验组1和对照组比较,P<0.01;实验组2和对照组比较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成1、实验组2和对照组比较均 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10分种后行导尿术,至术后30分种拔除尿管为最佳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钻孔置管局部应用尿激酶后引流血肿的手术方法治疗中小量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方法:根据CT定位,在血肿的中心部位钻孔放置引流管,分次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液后引流血肿。结果:50例中,49例治愈,1例因血肿部位硬膜较大量渗血,而行开颅手术。治愈病例CT示血肿消失,临床症状缓解,无感染,无复发。结论:上述方法对于治疗临床症状较轻、无意识障碍、病情无进行性加重的幕上中小量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效果好于传统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该对113例胸腔液患给予胸腔置管引流灌入匹服平治疗(B组),并与不抽胸水灌注匹服平(A组)及胸腔置管引流后灌注榄香烯乳(C组),其CR%分别为A组21.2%,B组47.6%,C组23.7%,B组与A组及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性差异(P<0.05),说明胸腔置管引流后灌注匹服平治疗恶性胸水能获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生物棉治疗切口感染,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方法:术后发现有切口红肿和脓性分泌物,即把切口敞开引流,清理坏死组织,冲洗伤口后填塞生物棉.结果:应用生物棉换药治疗后切口均较快愈合,无切口裂开及窦道形成.结论:我们应用生物棉治疗切口感染,着重于早期发现并把切口敞开,经清创、引流、冲洗后给予生物棉局部填塞,明显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方法采用根管治疗术对16例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治疗24颗牙齿,临床随访3-6个月对自觉症状、根尖窦道、X线根尖稀疏区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对消除临床症状、恢复咀嚼功能均感满意。牙根X线示根尖病变愈合87.5%。结论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妇科手术病人术后一般均需置尿管,以保持尿道通畅,但重复置人尿管会引起尿路感染,或因尿管引流不畅导致尿潴留。尿管通畅与否与尿管插入深浅、尿管固定、放置位置、血块堵塞及病人的水和电解质平衡诸因素有关。其中导尿管插入深浅程度,更是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对100例留置尿管的妇科手术病人,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