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用心去感受春天习作要求这次习作要求写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积累·运用一。习作指导誗文题分析这次习作表面看来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春天的景物。然而细细琢磨则不然,请同学们注意题目中这些要求:请你把这些发现、体会写下来。就是说除了要描写春天的景物,表现春天的特点外,还要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既要写见闻,又要写感想;既要把春天的特点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出来,又要反映出自己对景物变化的思考,不能单纯写景。誗思路导引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有生命力的季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动物活跃,一切欣欣…  相似文献   

2.
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第二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每篇写景文章的特点,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同时按照写景文章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学生明确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然后要引导学生明确作者的观察顺序,了解后通过让学生读句子,展开想象,展现具体的、生动的景物,从而感受景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写景作文又是小学阶段作文中最主要的体裁之一.学生在进行写景文写作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描写,不仅能获得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的提升,也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开阔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鉴于此,教师更应当革新写作教学理念,探索更加高效的方法策略来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并将其用文字生动地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其中,绘画作文就比较新潮。笔者看到,《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6期《“绘画作文”三步曲》颇有感慨,就其可行性提几点意见以求共同探讨。一、走出校园,观察景物,何必绘画?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观察又是作文的前提,所以把学生带到“草绿花红的公园,麦浪滚滚的田野,硕果满枝的山林,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感受大自然,把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写出来,这很好。然而,为一次写景作文,前一天就要对学生去某处观察景物的去向、目的要求、观察方法、观察重点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指…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古诗文中不乏写景佳作,描绘绚丽多姿缤纷多彩的大自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思路:一篇优秀的文章离不开景物描写,景物描写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对景物描写的能力,我觉得可以从教材入手,名家名篇就是一个活例子,在写景作文教学中我采用"范文引路"的方法。学生通过读、赏经典写景片段,体会写景的妙处,感受大家的风范,逐步掌握写景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教学目标:1.在重温名家写景片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写景技巧。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训练,在记叙文写作中基本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叙事方面也能抓住主要事件进行记叙。在中段作文教学中,写景记叙文是一个重点,在写景记叙文教学中发现,中段学生在叙事中往往忽视写景,在写景过程中不能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的特点。因此,在写景记叙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在叙事中写景,能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显得尤为重要。一、弄清事件,把握行踪  相似文献   

8.
平时学生很怕写写景类的文章,教师也怕指导这类的文章,即便是名师们也不愿意涉足这个领域。究其原因是没有以学生细致的观察作前提。写景类文章的前提是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因为写景就是要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抒发思想感情。观察时,只有抓住了景物特征,写作时才能具体,才能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回归内心,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去抓取景物的特征. 2.完成贴切生动的迁移联想,并用细节文字呈现. 3.设计场景,用其他景物的烘托凸显景物特征.  相似文献   

10.
写景散文因为本身就没有一个固定的写作模式,在教学时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进行教学。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几篇写景散文为例,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写景散文的教学技巧:抓住修饰语,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想象,体会景物的情景美;提炼动词性词语,跟随作者的脚步,体会景物的变化美;抓住文本中鲜明的不同处,通过对比,来感受景物的差异美;披文入理,概括特点,体会作者的技巧美。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去学校的周围或郊外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喜欢的景物,仔细观察,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二、设计理念通过开放式教学,组织学生到公园秋游,把学生带入情境,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点仔细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表达,写出有个性的习作。三、教学过程1.重点观察,入情境。(1)锁定一物,引导观察。来到公园,水池旁那婀娜多姿、青翠柔美的垂柳首先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抚摸着柔软的枝条,凝望着水中的倒影,久久不愿离去。我轻轻一引:“垂柳就像是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姑娘,你想问她些什么呢?”(2)学生进入角色,自问自答…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去学校的周围或郊外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喜欢的景物,仔细观察,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二、设计理念通过开放式教学,组织学生到公园秋游,把学生带入情境,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点仔细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自由表达,写出有个性的习作。三、教学过程1.重点观察,入情境。(1)锁定一物,引导观察。来到公园,水池旁那婀娜多姿、青翠柔美的垂柳首先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抚摸着柔软的枝条,凝望着水中的倒影,久久不愿离去。我轻轻一引:“垂柳就像是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姑娘,你想问她些什么呢?”(2)学生进入角色,自问自答…  相似文献   

13.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本组的文章是一组写景佳作,都有鲜明的写作顺序,是训练学生有序写景的理想例文。教师可按“回读例文·总结写法-纠错排序·有序观察-指导表达·有序写景”的训练过程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训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春天,说出春天大自然的变化,说出春天的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歌声、图画等表现春天的美,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清楚。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一. 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能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 2.运用生活资源,丰富写作素材.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突出"第一次"带来的特有的感受及获得的启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品味"第一次"带给自己的感受,丰富细节,并写下来.  相似文献   

16.
写景作文,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无从下笔,更不知如何把景物写好。学生只有掌握并熟练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笔下才能生辉,行文才能挥洒自如。在此,笔者谈一谈写景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一、善观察鲁迅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是描写景物的前提。大自然中的景物特征各异,只有对描写对象进行细致的观  相似文献   

17.
习作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三》习作:选择一处秋景物,仔细观察,开展想象,把秋天的景物写下来,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如果你们班已经组织了秋游活动,可以写出秋游活动中看到的景物。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最感人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这一理念,本次习作教学在组织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切身体会和深刻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欲望。在习作内容和形式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情感态…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说明:《雷雨》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文章。本课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写景文章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我在这方面作了一点尝试,指导学生实地观察,写出了较好的写景文章 一、实地指导观察,找出景物特点.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景物也是如此,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点.要写好写景文章,必须找出景物的特点.为了写好《登轿子顶山》和《游竹海》这两篇写景文章,我作前实地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指导,有的放矢地作了精心的取材.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田野或校园附近一处景物,培养学生抓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2.指导学生通过想像把景物写具体,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习作指导】一、引导观察,积累素材首先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一处秋天的景物,观察时,要抓住特点。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印象。二、读写联系,开拓思路,领悟写法教学时,充分发挥已学过的写景文章“范例”作用,让学生在比较中开拓思路,领悟写法。例如,可让学生照样子填表:三、积累铺垫,分散难点1.下面的词语都是描写秋天景物的,说说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