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西藏色季拉山地区东、西坡2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近50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以≤0℃最低气温为霜冻指标,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和R/S分析等现代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东、西坡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和霜冻日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年东、西坡初霜日以1.3~1.5d/10a的速度稚迟,终霜日平均每10年提早1.5~5.1d,无霜期每10年增加2.8~6.6d,而霜冻日每10年减少5.8~6.4d;东坡的增减幅度要大于西坡。(2)20世纪60至80年代东、西坡初霜来得早、终霜结束得晚、无霜期短、霜冻日多;90年代至21世纪最初的10年,东、西坡均表现为初霜日来得迟、终霜日结束得早、无霜期长、霜冻日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3)特少霜冻日发生频数为8~10次,主要出现在21世纪初,以西坡较多。(4)东、西坡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和霜冻日均未出现气候突变现象。(5)东、西坡初霜日Hurst指数小于0.5,说明未来推迟的幅度可能会变小;而终霜日、无霜期和霜冻日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表明未来东、西坡终霜日仍将趋于提早态势、霜期仍将趋于延长,而霜冻日仍将表现为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林芝无霜期、初(终)霜日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霜期的绝对变率要比初、终霜日的绝对变率大,短于平均值的年份占41.7%;终霜以推迟0~5d的概率最大,平均每4年一遇。近50年林芝初霜日以1.4d/10a的速度推迟,终霜日以-1.6d/10a的气候倾向率提早,无霜期平均每10年延长3.0d。20世纪60年代初霜提早,无霜期缩短;70年代初(终)霜日变化不大,无霜期接近常年值;80年代无霜期短;90年代和21世纪前8年均表现为终霜结束得早、初霜日无变化、无霜期延长的气候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日喀则近40年霜冻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桑卓玛 《西藏科技》2001,(10):38-42,17
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日喀则无霜期、初(终)霜日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霜期的绝对变率要比初、终霜日的绝对变率大,短于平均值的年份占47.5%,初霜日的提早概率比终霜日的概率大,初霜以提早0~5天,终霜以推迟0~5天的概率最大。20世纪60年代初霜来的迟,终霜结束得早,无霜期长;而80年代初霜来得早,终霜结束得晚,无霜期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藏山南地区6个有人气象站对霜期气象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表明初霜日平均值南部、西部高寒山区比沿江一线早40天左右;终霜日晚40天左右;从年代季变化分析二十世纪80年代初霜日,出现时间各站比历年平均值偏早2~7天,90年代以后初霜日比平均值基本持平或偏晚;山南地区各县的初霜日以-7.1~-2.3d/10a的倾向率推迟,终霜日以2.3~8.1d/10a的倾向率提前;山南地区各站无霜期序列绝对变率在4.0至13.5天之间,最大的为浪卡子县,每十年无霜期增加13.5天,绝对变率最小的为隆子县,每十年无霜期增加4天。  相似文献   

5.
利用那曲地区7个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建立时间序列,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1981年至2010年30a那曲地区霜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初终霜日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那曲地区各县平均初霜日出现在8月上旬~8月下旬;终霜日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那曲地区霜日总体分布呈现自东向西递减态势;那曲县、申扎县、比如县、嘉黎县霜日有波动上升态势,班戈县、安多县、索县有下降趋势;初霜日推迟,终霜日,安多县与班戈县推迟,其余5县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延长;霜日季节分布,最多为秋季,最少为夏季;无霜期逐年代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国内关于农田、森林、草地土壤呼吸研究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农田、森林、草地的土壤呼吸年平均值分别为5.809、7.086和7.671t·C·hm-2·a-1,三个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与经度呈正相关关系;农田土壤呼吸与纬度呈正相关关系,森林和草地与之相反;农田和森林土壤呼吸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而草地相反。森林和草地土壤呼吸随年均温的升高有增大的趋势,而农田的趋势相反;农田、森林和草地土壤呼吸都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区气象站点1980年~2019年日平均温度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5日滑动平均法、距平分析法、MK检验等对小于0℃积温进行积温突变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区负积温年代际变化整体呈现减少趋势,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区负积温距平,其中最大负距平与最大正距平之间相差781.2℃,2000年~2008年负积温距平以振荡为主。负积温整体呈现升高趋势,负积温距平及突变图共同分析可知1987年和1999年均发生大幅度变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兴安盟1964年~2018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EOF分析、线性趋势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5a初霜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兴安盟55a平均初霜日期自东南向西北愈来愈早,西北部在8月下旬,其余地区在9月中旬至10月初。根据EOF分析,前三个特征场累计方差贡献占总方差的77%,第一特征向量场表示兴安盟年初霜日期是同时晚或同时早的空间特征,解释方差为49%;兴安盟平均初霜日期线性变化趋势为逐年提前,较常年均值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初霜日期偏早,90年代末开始转为偏晚;初霜日期近55a间周期变化存在准4a、11a、14a、20a的振荡周期,其中11a的周期振荡最强,是最显著周期。  相似文献   

9.
利用柴达木盆地南缘3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霜冻资料,对霜冻及霜期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柴达木盆地南缘霜冻分布地域性差异大,年内霜冻主要发生在4月和10月,霜冻年际变化呈明显减少趋势,初霜冻日推迟,终霜冻日提前,无霜期延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西宁地区近50年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霜冻气候特征,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霜冻日当天最低气温的预报方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近50年西宁地区平均初霜冻日以5d/10a逐渐推后,终霜冻日以5d/10a逐渐提前;(2)西宁地区异常初霜冻偏早年和异常早年以及终霜冻偏晚年和异常晚年出现在上世纪70-80年代;(3)西宁地区的初霜冻日、终霜冻日和无霜期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气候突变;(4)霜冻日当天最低气温与前一日14时气温的相关关系最好,建立的预报方程预报准确率为42%-64%。  相似文献   

11.
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是长期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相应发生变化,对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分析区域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为充分利用热量资源以及指导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西藏"一江两河"农区是西藏最重要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必然对该区作物和牧草的生长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一江两河"地区主要站点的气象数据,采用平均气温、≥0℃和≥1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作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指标,分析"一江两河"地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年际变化趋势及其热量资源变化在年内的分配。结果表明:①"一江两河"地区气温显著升高,增温以冬季最为明显;热量资源年际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②研究区主要代表气象站点表现出≥0℃和≥10℃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的趋势;③从研究区各站点逐月积温年际变化来看,≥0℃积温在春季增幅明显,尤其以3月积温增加明显;≥10℃积温8-10月增加幅度较其他月份明显;④热量资源的增加正值作物或牧草生长始末期,热量的增加将影响作物或牧草的生长,如拉萨地区适宜冬小麦播种期明显推迟。  相似文献   

12.
低温冻害对浙江省柑橘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浙江省63个气象站1971-2006年气象资料,从短时期气温突降、极端最低温度、冬季负积温、霜冻四个气象要素,统计分析了柑橘冻害规律.结果表明:短时期天气突然降温是发生柑橘冻害的直接原因;越冬期柑橘受到的极端最低气温冻害频率,70年代最大,其它年代较小;冬季负积温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各主产区出现的霜冻日变化趋势大致相...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积温的精细空间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积温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要求和评价热量资源的一种指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模型进行了一些改进,考虑了坡度、坡向和地形相互遮蔽作用对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的影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研制了以海拔高度、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为参数的复杂地形下积温的分布式模型,在模型中还考虑了散射辐射的各向异性及坡地反射辐射对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的影响。应用100m×100m分辨率的DEM数据及气象站常规观测气象资料,计算了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100m×100m分辨率的≥0℃、≥10℃、≥15℃积温。结果表明:①局地地形因子如坡度、坡向、地形遮蔽等对积温的影响显著,使得复杂地形下积温的精细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纬向分布特征不明显。地形对复杂地形下积温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②同一纬度,由于地形差异,积温的空间分布明显不同。阳坡、海拔较低处的积温偏高,阴坡、海拔较高处的积温偏低;③在缺乏复杂地形下坡面考察资料的情况下,建立以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为主的物理经验统计模型是实现细网格热量资源计算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开都河和玛纳斯河流域1950年代末以来的气象和水文资料,本文应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近50年积温(〉0℃)、降水量和径流深在年和季节尺度上的变化趋势以及日积温和降水对出山口日径流深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分析表明近50年玛纳斯河流域仅年积温和秋季积温显著增加,而开都河流域除冬季外其他季节积温和年积温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除开都河流域冬季降水量有显著的增加趋势外,两流域年降水量和其他季节降水量变化均不显著。两流域出山口年径流深增加趋势显著。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显示两流域日积温和日降水对出山口年、春季、夏季和秋季日径流深均有极显著直接影响。两流域日积温对年、春季和秋季日径流深的直接影响大于日降水。积温和降水是出山口径流产生的重要驱动因子,但积温的驱动能力要大于降水的驱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朱清 《中国科技纵横》2013,(18):201-202,20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深度挖掘果品文化内涵,并应用于旅游产品开发,是目前观光果园开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归纳枣文化内涵基础上,总结我国枣文化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枣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结合乐陵国强百枣园提出具体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16.
1960 年-2010 年内蒙古东部地区生长季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戈丽  陶健  董金玮  徐兴良 《资源科学》2011,33(12):2323-2332
内蒙古东部地区气候变化较全国平均水平更为剧烈,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呈明显的暖干化趋势。作为典型的农林牧交错区,该地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选取0℃和10℃(牧草和喜温作物生长重要的临界温度)作为生长季指标,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自1960s以来稳定通过00C和10℃生长季(简称0qC和10℃生长季)的初日、终日、生长季长度的时空变化,以及稳定通过0℃和10℃活动积温的时空变化。研究表明:①因气候变暖,研究区大兴安岭以东大部分地区逐年代初、终日等日线均向西北地区推移,以西地区向东北方向推移;其中初日等日线变化趋势较终日推移更为显著,且以1990s和2000s时期变化最为明显;0℃和10%生长季初日提前速度分别为1.65d/10a和1.85d/10a,终日推迟速度分别为0.71d/10a和1.26d/10a;②由于生长季初日极显著提前,终日延迟,0℃和10℃生长季长度明显延长,延长速度分别为2.37d/10a和3.11d/10a;③≥O℃和10℃的活动积温明显上升,尤其是2000年以来积温增加异常明显,以研究区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热量增加最为显著,积温带明显向北移动。生长季初、终日、长度的变化以及生长季期间热量条件的变化将会对该地区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带来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61年-2008年青海南部牧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74个环流特征量和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网格点资料,整理了地表积雪序列和雪灾年表,并对积雪、降水的变化趋势和雪灾发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61年-2008年青海南部牧区春季共有25a发生积雪灾害,占总年数的52.1%。积雪量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为偏少期,80年代-90年代为偏多期,近8a维持在偏少阶段。当春季大西洋欧洲区极涡强度指数偏大、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偏小、亚洲纬向环流指数偏小、印度副高脊线偏南、北半球500hPa高度场遥相关欧亚型(Eu)为正值时。高原高度场易偏低,青海南部牧区春季积雪容易偏多。反之,在上述关键因子相反的配合下,高原高度场易偏高,青海南部牧区春季积雪容易偏少。  相似文献   

18.
借鉴国外知识存量测度方法,并根据中国国情对模型进行适度修正,提出知识存量与知识累积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以期为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关指标体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阐述路基冻胀产生的过程,分析冻胀产生的原因,研究严寒地区路基冻胀机理及整治方法,结合哈大高铁开通运营后冬季路基冻胀维修整治实践,提出对解决高铁路基冻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