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冬梅 《考试》2010,(1):16-18
一、作品(一)诗歌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 3.我国第一部词总集:《花间集》  相似文献   

2.
只要对中考作文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诗歌写作近年来基本被打“入冷宫”。以200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要求来说,大多数中考作文的要求中少不了“不限文体(诗歌除外)”的说法,如南京、北京和武汉等市的作文题就是;也有同时限制戏剧的,如河北和天津的作文题表述为“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当然这也许是受了高考的影响,以今年高考来说,天津、辽宁、浙江、重庆高考作文要求也是“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上海高考的作文题要求为“不要写成诗歌”,江苏高考的作文题则要求为“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其实细细一想,这种限制的说法从…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在我国诗歌艺术和诗歌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一往人们研究的侧重点集中在文论,却忽略了诗论。如:情忘归一,诗的艺术个性、写作风格等。如果将书中的诗论部分编成一部著作,一定是一部杰出的诗论著作。即使今天,对我们诗歌艺术创造与诗歌的民族特色、民族传统的继承起着重要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楚辞     
《楚辞》是汉代刘向编订的一部文学总集,收录了战国时代楚国人屈原、宋玉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辞赋共十七篇,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它的文学影响,要高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相似文献   

5.
姜特立是南宋浙江丽水人,研究其诗歌用韵不仅有助于了解其诗歌韵律,而且有益于南宋丽水方音的研究。古代诗歌用韵能反映通语和方言的语音状况。姜特立诗歌875首,共923个韵段,系联为18韵部;不同韵部之间存在合用现象,如歌梭部与麻邪部合用、歌梭部与模鱼部合用、侯尤部与豪宵部合用等,这些合用现象透露出南宋丽水等浙南地区的方言语音信息。  相似文献   

6.
霍俊明的《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是第一部关于70后诗人/诗歌的研究专著,其主要成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70后诗人/诗歌的特殊历史语境的分析和描述;二是对70后诗人的整体扫描;三是对70后诗人中的优秀代表进行诗学聚焦,充分地阐述了其诗歌价值和历史地位。总体上说,这本书向读者呈现的是一部70后诗人的影像志。  相似文献   

7.
趣谈杂体诗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创作源远流长,辞赋、唐诗、宋词、元曲犹如一座座丰碑,耸立在中国浩瀚的文化长廊里。历代诗人如璀璨的明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诗篇,至今为人们喜闻乐见。诗歌在体裁上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现代诗。古体诗主要包括我国最早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国的第一部文人诗集《楚辞》,向五言、七言诗过渡和演化的  相似文献   

8.
意象在诗歌审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诗歌审美中源远流长。《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的源头,本文就意象、《诗经》中的审美意象,以及自《诗经》以来一代又一代的诗人诗作对《诗经》中意象的不断继承、补充与完善进行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9.
天津卷作文题目:请以"有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要求: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土生土长在天津将近20年的我,在感情上对天津有着太多的留恋。天津的小吃闻名天下;天津的曲艺悠久传扬;天津的海港得天独厚;天津的语言幽默风趣,尤其  相似文献   

10.
竟陵派是晚明继后七子和公安派之后的一个文学流派,在矫正七子与公安派末流弊端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诗归》是竟陵派钟惺与谭元春共同选评编辑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古诗归》和《唐诗归》两部分。《诗归》选诗独特的标准与钟谭诗歌评点的与众不同,使得《诗归》成为晚明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诗歌评选总集,对竟陵派诗歌理论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填空题:1.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__初年到___中叶的诗歌共____篇。这些诗歌分编为__、__、__三个部分。2.赋、比、兴是古人归纳的__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赋是_______比是  相似文献   

12.
徐芳 《语文天地》2010,(5):19-20
2010年《考试说明》中对诗歌考点要求之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形象非常重要.2008年的广东卷、山东卷、宁夏海南卷,2009年的天津卷、上海卷、全国卷Ⅱ都有考查到诗歌的形象.那么什么是古代诗歌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张郑胜 《课外阅读》2011,(6):266-266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提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来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和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可见,对诗歌的鉴赏是培养文学趣味的最佳途径。而意境的赏析又是诗歌作品阅读中的重中之重,诗的意境美是古今诗论永恒不变的主题,是诗歌艺术的最高审美规定。那么,如何赏析诗歌作品的意境美呢?  相似文献   

14.
李跃 《大学时代》2006,(12):46-47
黑龙江诗人姜红伟眼下正在做一件在我看来绝对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他正在广发英雄帖,联贯络失散多年的当年的诗歌兄弟姐妹,编写一部《1980年代):诗歌黄金时代历史备忘录》。那是我们的80年代,是永远也不可复制的诗歌黄金年代。那个年代,诗歌是一个比超女还要火的词,诗歌承载着我们青春年少时的激情、迷茫与感伤。  相似文献   

15.
《唐才子传》是一部记载唐代才子的传记,作者辛文房比较详细地记载了278位诗人的生平,同时此书又可以作为一部了解唐代风俗习惯、社会风貌的历史典籍,同时读者更可以从书中了解唐代诗歌风格的流变及各位诗人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6.
《诗经原始》是方玉润众多著作中影响较大的一部。在这部著作中蕴含着方玉润的诗歌鉴赏思想,即文学作品要用文学的眼光来鉴赏,总览全篇和反复涵泳是诗歌鉴赏的基本法则,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是诗歌鉴赏的理想境界。其诗歌鉴赏具有辨析诗之本意、分析篇章结构、解析诗中情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中国的文学史就是一部贯穿着诗歌的历史。诗歌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传承文化、丰富学生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有重要意义。但在诗歌鉴赏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诗歌鉴赏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对图画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作用做了研究,力求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山海经》是我国最古的地理书,也是古籍中保存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一部书。《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书,也是最早的一部词典。  相似文献   

19.
高棅的《唐诗品汇》是明代一部重要的唐诗选本。高棅在总结前代选诗经验的基础上,为学诗者提供了最佳的阅读范本,更为后世的选家建构了有效的选诗模式:一部主流的诗歌选本,既要宏观地展现诗坛的全貌,又要清楚地标明这个时代诗坛的主导风格;借助于选本,选家必须在他人的诗歌作品和自己的诗学观念之间构建起一种动态循环;无论选古代诗歌还是当代诗歌,选家都应当着眼于“当下”,通过选本影响、左右“当下”的世运、风会。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和手法都值得推敲和学习。《芣苢》是诗经中的“叠词”之最,其简练的语言风格、“排比”的写作手法等,都值得深入研究。从诗歌的语言、意境、主题入手,通过品读诗歌的歌谣性质、意境及其中折射出的民间生活,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领会“劳动光荣、笑对生活”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