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师爱是师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的重要内涵。师爱的本质是教育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促进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积极的情感和能力。师爱本身即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并能发挥出重要的教育功用。从教育实践角度审视,师爱是艺术,是教育的实践智慧,并蕴育在千千万万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2.
师爱是高尚情感的凝结,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因为师爱,教育的过程充满了温馨与诗意;因为师爱,校园里荡漾着真情与智慧。然而健康的师爱有双翼——爱生与爱己,只有双翼均健康的师爱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一、爱生爱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人民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3.
初任教师由于实践智慧的缺乏,在教育教学中践行师爱时,对于"给予学生什么样的师爱""怎么样给予学生师爱""何时给予学生师爱"产生了种种困惑,陷入了诸多困境之中,进而影响到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引导初任教师尽快走出师爱困境有助于其更好的适应教师工作岗位,更快的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初任教师要厘清师爱的本质特征,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要认清师爱的教育价值,有效发挥师爱的作用,要学会师爱的正确表达,科学的践行师爱。  相似文献   

4.
教师之爱蕴含着教育得以成立的先验基础,是教师教育情感的本源,是理想师生关系的彰显。但数字技术在赋能教育手段、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威胁了师爱的存在境况。这具体表现为数字化对爱之教育“他者”主体性的遮蔽,对教师教育情感体验的消弭,对师生爱之交往关系的基础——信任、责任和民主的解构。由此,需要践行智慧型教育数字化,丰富教育数字化的情感构成,推动教育中的数字民主建设,探索张扬师爱的数字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教师智慧包含了基于整体感知、直觉把握形成的知性智慧,基于理论思考、规律认识的理性智慧,基于职业感、道德感、人际交往、师爱的情感智慧,也包含了基于个体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6.
杨润 《青海教育》2009,(4):50-51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理智感、责任感、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感,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者,更是落实师爱的重要责任人。教师若无耐心,不讲究教育方法和时机,学生并不一定会接受。这正如一些教师埋怨的:“我为了他好,他还不领情”。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仅有师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瞳爱,接受你的爱。  相似文献   

7.
对于教育来说 ,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们习惯于把师爱比喻为母爱 ,但这仅仅是比喻而已 ,因为二者的社会内涵有很大不同。其根本区别在于师爱是一种理性的爱 ,是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它博大、纯洁而又高尚 ,它蕴含着对社会的责任与未来的期望 ,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 ,灌注于教育的全过程 ,那么 ,如何赋予师爱理性色彩 ,充分发挥教育效力呢 ?首先 ,建立育人的感情基础 ,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一个教师 ,他有再高的智慧 ,如果他根本不爱学生 ,也的智慧便无用武之地。一个暂时水平不高的教师 ,如果有强烈的师爱 ,他会刻苦奋进 ,努…  相似文献   

8.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师爱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她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师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师爱在教师素质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对于师爱的概念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导致宣传与践行师爱的过程遭遇了一些困境.明晰师爱的种类,反思师爱的内涵,摒弃含混的"师爱"定义并确定师爱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位置,有利于加强教师素质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师爱具有理智性与情感性的双重属性,理智性表现为教师尊重学生的完整与自由,情感性表现为教师给予学生无私的关怀。在教育惩戒中,师爱的存在承担起了惩戒双方的责任,丰盈了惩戒双方的情感,也成就了师生的生命;同时,教育惩戒也为师爱的流露创造平台,帮助教师在惩戒中宣扬教育使命,于言说中浸润师生情感,在引导中塑造独特灵魂。  相似文献   

11.
从学校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教师.为人师,任重而道远.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体会到"师爱"的博大."师爱"犹如大山一般博大,又如清泉一般甘甜,那是充满智慧的爱!教育的对象是有情感的人,所以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爱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一、诠释师爱的内涵,寻求教师的自我完善 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由衷的热情,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师爱具有高度的责任性、高尚的无私性.  相似文献   

12.
师爱的智慧     
师爱是一种教育手段,是一种教育智慧。师爱不是要为学生牺牲自己,而是应为学生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富生命活力的东西。师爱的价值不在于教师付出多少,而在于学生感受到了多少。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双赢。  相似文献   

13.
关于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的社会背景、教育背景以及学生的自身状况和家庭状况,要求学校和教师对职高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师爱是情感教育的基础,了解学生是情感教育的首要条件,教师的修养和素质是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师爱是师德的精髓,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沟通师生思想的桥梁,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动力。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仅对师爱的意义,师爱的特点,师爱对教师的要求,师爱情感的产生谈点粗浅之识。  相似文献   

15.
在师生共同体当中,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素,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充要条件。然而,作为一种高尚情感的师爱,在现实中的处境却面临尴尬。要改变这种境遇,可以从师爱内涵的重构入手。师爱除了是教师给予学生情感体验之外,更是一份需要、一种能力和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6.
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学生 ,这是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教师、成功教师的重要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 ,师爱是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师爱是培养和建立教师责任感的基础 ,是教师工作的动力 ;师爱是教师与学生感情沟通桥梁和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的推动器 ;师爱还对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的师爱要通过有意识、循序渐进的培养 ,要注意克服在培育师爱的实际中空谈而不行的问题 ,注重楷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学生心中才有太阳,才有崇高的灵魂,才有蓬勃的朝气,才有闪光的智慧. 一、爱,需要智慧 "爱是教育的起点,爱是教育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日益感受到师爱的教育功能是其他的教育方法所无法代替的.师爱是一种付出,是一种给予,但是这种爱的给予需要智慧.师爱的给予要得体,特别是对学生的爱,不是说爱就爱,爱了要有好的效果.北师大教授肖川说: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热爱学生,把师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波 《黑河教育》2013,(1):12-1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伟大、神圣的,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师爱,如同一缕和煦的春风,一束灿烂的阳光,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老师的温暖、关心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鼓励其健康成长。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和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  相似文献   

20.
李征宙 《中国教师》2013,(24):79-80
"师爱"即为师之爱,其本质是教育之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促进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积极的情感和能力。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审视,师爱既是教育的实践智慧,又是师德的集中体现,还是师德的重要内涵。国内外历代教育名家都非常重视"师爱"。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的观点就是师爱的集中体现。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问我一生中最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