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主题宴会设计是餐饮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餐饮业吸引顾客增加利润空间的重要渠道。但是实际上主题宴会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主题宴会设计的宗旨,影响了主题宴会产品的质量。以"古茶新韵"主题宴会设计作品为例对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进行解析,主题创意要有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并具有新意和亮点,"古茶新韵"各要素设计合理。构思主题宴会应注意立足于区域文化和顾客需求上,设计要素和谐统一等问题。文章旨在为中餐主题宴会设计提供一定借鉴经验,希望能对餐饮业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主题宴会选择,阐述影响主题宴会台面设计的要素,以“春色满园”主题宴会台面设计为例来分析中餐主题宴会台面设计和搭配问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餐饮消费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满足餐饮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消费者对消费环境、餐饮设施、服务质量、文化氛围等诸多因素的期待明显提高。本文以"巴山夜雨"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为例,浅谈《宴会设计》课程中,地域文化与中餐主题宴会设计的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餐主题宴会设计竞赛是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酒店服务类赛项,从2012年至今,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由开始的个人赛发展为团队赛,赛项的内容和分值也发生了变化,但主题的设计仍然是整个赛项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荷塘月色"为例阐述主题的创意设计,通过台面设计,达到养心和养身的效果,希望能为中餐主题宴会的台面设计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宴会设计是餐饮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餐饮业吸引顾客增加利润空间的重要渠道。但是实际上主题宴会设计仍存在一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主题宴会设计的宗旨,影响了主题宴会产品的质量。鉴于以上情况,本文从中餐主题宴会设计的主题、台面、菜单、服务员要求等方面对中餐主题宴会设计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并提出了设计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提高主题宴会设计的效能,希望能对餐饮业和教育界的中餐主题宴会设计项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餐饮行业的竞争的白热化,餐饮市场进入买方市场时代.中餐宴会的特色化和个性化将成为餐饮企业吸引顾客,创造利润的关键.通过对2015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作品"湖光山色醉牡丹"这一作品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如何运用美学、营养学、消费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综合考量布草、餐具与酒具、台面装饰物、菜品及酒水等各元素,紧扣地域文化特色主题,完成主题宴会设计,从而推动主题文化餐饮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主题宴会设计源于用心、用情。切入主题,坚持不懈,才能找到灵感,才能找到成功的突破口,才能不断的进步。中职旅游学生的中餐主题宴会摆台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和激发,只有激发了学生思想灵感的火花,中餐主题宴会摆台的主题、创意、设计、作品、兴趣才会真正的出现,才可以把专业教学推向更高的台阶。结合地方特色,通过主题宴会设计的实践,总结和领悟主题宴会设计的基本要素,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洪园 《英语教师》2024,(4):21-23+27
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结合实例,探究课程思政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效途径,即聚焦核心价值,提炼英语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主题;结合传统文化思政主题,合理优化教学设计;结合传统文化思政主题,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结合传统文化思政主题,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餐宴会摆台技能是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技能学习的一个重要板块,这无论是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还是升学都很必要。结合近几年中餐宴会摆台比赛的培养经历,本文从如何提高中餐宴会摆台技能的质量入手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的比赛成果,分析了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校企合作、制定课程标准、拓宽专业能力培养内容,实施酒店职业素养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袁丹 《师道》2023,(1):18-19
<正>近年来,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从STEM教育理念切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以项目为驱动,与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和延伸拓展,设计开发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小学STEM课程。各项目团队选择适合我校开展的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STEM项目主题,历经三年的实践与探索,分低年段和高年段开发设计了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主题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2.
彭丽生 《天津教育》2024,(3):129-131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坚持以美育人,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各类艺术活动。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包括文化理解,是指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与阐释的能力。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教师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引领学生感悟音乐艺术,欣赏音乐作品,领会音乐的重要价值,认识音乐与文化间的相互关系。教师根据音乐课程的主题背景深入挖掘课内外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领学生传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文伟 《英语学习》2023,(8):37-41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具有深远意义。在英语课程中引导学生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项目式学习是深化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阅读、开展文化回应性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学生通过项目式主题阅读大幅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学习语言、理解文化,还在实践探究中构建意义、认同文化,在行为外化中表达文化、传承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由知到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让中国人"自信"的"文化",中华经典诵读是深入学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是培养、提高文化自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其教学的普及与提高可更好地推动全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助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学习,培养与提升全民的文化自信力。本文以《国殇》诵读教学的设计策略及教后反思为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小学德育活动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仅有利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与健全人格的培养。本文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活动融合的产生背景、实践价值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凝练主题,将传统文化与德育目标相结合;丰富内涵,将传统文化与学校特色相结合;建构课程,将传统文化与德育体系相结合;神形兼备,将传统文化和儿童生活相结合四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寻求实施策略,以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提升小学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6.
刘徽 《英语教师》2023,(18):102-107
<正>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指导教师:鲁子问(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教学背景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7.
马静燕 《广西教育》2023,(2):53-57+74
本文论述在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进行主题文化微视频制作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依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实施框架,开发主题文化微视频制作校本课程,包括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的确定、以《主题文化微视频创作策划记录案》为例进行教学实施等,促使学生发展学科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增强认同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8.
黄珊珊 《家长》2023,(22):164-166
<正>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在实施写作教学时应该专注于学生文化品格的培育及发展,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体现自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表达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感悟。因而高中英语教师有必要将写作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鼓励学生完成多维度且多元化的写作实践。基于此,本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价值,从写作主题的设计、写作素材的搜集、写作实践的指导以及写作教学的评价四个方面着手,探究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写作教学的结合路径,目的是要让写作教学具备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涵养学生的身心,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道德内涵,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区的信息科技学科一直努力发挥学科德育的主渠道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科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深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教育资源,利用信息科技学科提倡的项目活动教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以学科知识为背景的项目活动学习中。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技术、运用技术,也能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长时间持续的熏陶和提升。设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采取遴选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古诗词班本课程的教学策略,通过古诗词教学体验活动、主题活动等研学活动,增强古诗词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有效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与传统美德.力求以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