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弧圈球尚未出现之前,我国乒坛一直由快攻和削球两种流派分庭抗礼。削球流派又分成三种支流:以姜永宁、王锡添、庄家富、张燮林为代表的以削为主的流派;以王志良、、梁友能、郭仲恭为代表的逼角反击的流派;以李仁苏为代表的靠削转与不转球的流派。几派各有所长,各树一帜。前两支削球流派,是不会轻易削出高于网的球的。后一支削球流派,由于经常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深度研读了传统武术技术技法和技理。研究认为,任何武术技术技法和技理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武术技术技法和技理;武术技术技法的不同是区分武术拳种门派或者流派的主要标志;开展武术技术技法和技理的差异性时空语境对话,对其永远传承与创新,永远在新的具体历史语境条件下继承与创新地解读和重构,是武术研究和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首先论证了传统武术拳种的动作元素同源性和拳种劲力的独特性,认为动作元素为所有拳种流派的联系点,而劲力则是区分拳种流派的显著标志;然后以动作元素和劲力为切入点,论证了动作元素人为割裂,拳种劲力模糊等传统武术发展过程中的本源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夫 《收藏界》2014,(1):148-149
山,作为山水画中的主要元素,既是画家艺术诉求的主体,又是衡量画家艺术成就和识别画风流派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武术形神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武术区别于西方体育项目的一个重要标志。武术各种流派中的拳种,几乎都有形神之说。故在研究、分析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拟将其中的“精华”按对立统一的规律,初步汇总,提炼为系统的武术形神之理论。  相似文献   

6.
刘良政 《围棋天地》2014,(22):88-89
《中国体育通史》第三卷在论述明代围棋发展时说:“以地区为标志的围棋流派的出现,预示着围棋开始摆脱皇家体制,获得独立发展,围棋步入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明代中期徽州地区不仅出现了围棋新安派(又称徽派),而且围棋氛围浓厚,文人、官宦、商人乃至普通百姓习弈之风盛行。  相似文献   

7.
《易经》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也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分之变"的哲学著作。它所提出的阴阳八卦学说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在中华民族的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它集人文与自然之大成。不仅对古代医学、哲学、天文学、建筑学等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目对文学艺术也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民族文化之奇葩的武术当然更不例外.八卦学就是以八卦学说为宗旨,创立的一个武术流派。当前我们正处在微电了学飞速发展的伟大时代。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的是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机械文明,那么微电子学便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微电子学,其核心…  相似文献   

8.
李光富 《武当》2006,(3):13-14
作为中华武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武当赵堡太极拳,从创立发展到现在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了。这是一个以道教教理为指导,以武当道教张三丰祖师为宗师,以武当山内家养生功夫理论为行为规范的武术流派。元末明初的高道张三丰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张三丰,又名张邋  相似文献   

9.
南拳,流行于我国长江以南的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江西、浙江、江苏等地。由于各地发展情况不同,故各有各的流派和风格。福建的南拳有洪、刘、太祖、五祖、象形等流派;广东、广西有洪、刘、蔡、李、莫、侠家、客家、蔡李佛等流派;湖南有洪、鱼、孔、风、水、火等流派;江西有李、客家等流派:浙江的南拳则以地区为界,区分不同的风格,江苏南拳也有苏(苏州)、锡(无锡)、常(常州)、沪(上海)等地区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今学习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教育界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相继产生,给行为主义在学习中的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行为主义仍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注意学习环境的影响;以奖惩作为教育学习的主要手段;学习目标具  相似文献   

11.
钟思城 《武当》2006,(6):33-33
摔手,以其动作全无征兆,快如闪电而著称,为我国许多拳术流派所高度重视。如,螳螂拳就以摔手作为主要技法;甚至有一个分支干脆就叫摔手螳螂。五行通背拳也将摔手列为其最重要的五种手法之一。另外,鹤拳,西北八门拳、南拳等流派中,也非常喜欢练用摔手技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以流派武术为研究原点,从文化地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剖析地域文化对传统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得出:原始武技→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地域武术文化特质→流派武术这一演变和影响机制,并以中国武术的地域划分来具体解读流派武术的形成,以期为更好的研究和继承传统武术提供借鉴,使传统武术这一中国武术动力之源生机勃勃、永葆活力。  相似文献   

13.
浅谈乒乓球正手击球动作中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世界冠军日本的长谷川信彦形容,“正手攻球是乒乓球运动员的生命”,这个评价恰如其份。我也深刻体会到,正手攻球是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实力的象征,力量的标志,锐利的武器,风格好坏的主要体现。因此,各种打法离不开正手攻球,正手攻球也成为各种流派打法的主要特长技术之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篮球运动存在着美洲、欧洲和亚洲三大流派。美洲型的特征是以个人进攻为主,以精采的即兴表演吸引观众。欧洲风格整体战术,以细腻默契的配合为特征。亚洲流派则是以快速、灵活、准确的投篮著称。前几年,我国篮球界展开过“个人进攻是否代表着发展趋势”的讨论。二十四届奥运会的比赛结果和坚持或否定上述观点的人开了个玩笑:代表欧洲风格的苏联  相似文献   

15.
每年都有许多流行词汇,过去一年中,蜗居、偷菜等等词汇都成了茶余饭后每每被提及的话题,而海派这个词也在过去一年中变得家喻户晓。在过去,海派大致有三种定义。一指活跃于十九世纪中叶至廿世纪初期的上海国画流派;二指上海的京剧流派;第三指的是主要体现都市文化和商业色彩的文学流派;可如今海派的定义却超脱了这些框框,并不单指那些艺术流派,而是把那些在一定范围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上海人统称为海派,而姚明自然是众多海派中最为闪耀夺目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武术门派流派形成直接与宗法社会结构有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法意识是中国古代长期封建统治下形成的一种观念,中国封建社会因此而成为宗法社会。宗法社会结构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与演变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以宗法意识为切入点,对武术门派、流派的形成与宗法社会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认为宗法社会的社会结构是武术门派流派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身体、权力与性别——女性主义体育理论发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女性主义体育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支重要的体育社会学理论流派,它对早期体育社会学理论以男性视角为主导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挑战.女性主义体育理论从女性视角出发研究了体育组织、体育制度、体育文化以及体育意识形态等社会现象和文化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身体、权力和性别在体育中的关系. 围绕上述问题回顾了女性主义理论的沿革;评述了女性主义在体育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讨论了女性主义体育理论主要流派及其研究焦点和理论局限;总结了女性主义体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吕耀文 《收藏》2008,(12):140-141
中国奇石界的三大流派是广东、广西以及周边地区以石色为主要审美对象的“色”派,台湾地区以图案为审美重点的“图”派,以及其他地区以石形为审美重点的“形”派。  相似文献   

19.
休闲体育理论本土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体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直接关系到休闲体育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但至今尚未引起学界的应有重视.对本土化过程中从起点到终点的基本环节进行研究后认为,休闲体育理论本土化必须以全方位引进西方理论成果为前提;引进理论必须与中国元素相结合;研究者应当具有创建体现民族特点的术语体系和理论流派的自觉意识.本土化的近程绩效是为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而远程影响则是以中国成果为世界理论的完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男子单打技术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际羽毛球比赛交往的增多,各国不同技术流派和技术风格的特点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从而促进了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朝着快速、进攻、全面的方向发展。回顾六十年代世界羽毛球技术的情况大体可分为两种流派,即以中国为代表的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为一派(以下略为中国派),和以欧洲丹麦为代表的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