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和教师最向往的地方"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但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越来越感觉到:学生对母语的学习越来越乏味,教师教语文也越来越枯燥,原本理当成为师生最迷恋的语文课堂,师生均显得无精打采.  相似文献   

2.
丘宗泽 《广西教育》2009,(29):38-38
语文课堂教学是展示语文老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越来越光彩夺目,语文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被动接受”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转变。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语文,尤其是喜欢语文课,在师生的交融中完成语文堂教学任务,怎样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语文的主角呢?笔者通过自己努力实践与思考,认为有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3.
丘宗泽 《广西教育》2009,(28):38-38
语文课堂教学是展示语文老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越来越光彩夺目,语文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被动接受”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转变。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语文,尤其是喜欢语文课,在师生的交融中完成语文堂教学任务,怎样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语文的主角呢?笔者通过自己努力实践与思考,认为有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应当成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场所,要重视教师的指导,更要强调学生自主地、积极的、多样的、充分的参与,使语文真正成为师生的一种生命活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必须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向能有效引起学生学习方式转  相似文献   

5.
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师就应该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以教材课文为主,加强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联系,还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增加语文课的"语文味",并融入师生间的人文关怀,创造和谐新课堂。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学习着,就是陕乐着。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这应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走进新课程,用崭新的理念把心填满,让每个学生抬起头走路,让语文课堂焕发出青春般的生命,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当前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着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呆若木鸡地听,教学过程沉闷,毫无生气可言。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重新焕发魅力呢?这就需要全体语文教师努力在语文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到底如何进行,才能更好的达成这一目标呢?我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做过很多探索,并且也有了一点收获,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只有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师生才会全身心投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学习着,就是快乐着。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这应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走进新课程,用崭新的理念把心填满,让每个学生抬起头走路,让语文课堂焕发出青春般的生命,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过,人应该按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浪潮中,作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师生交流更加畅通,学生兴趣更加浓厚……然而,不少课堂在热闹背后表现出放任浮躁的倾向,教学效率并不理想。如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写减少了,琅琅读书声变少了,语文味也越来越淡了……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母语教育全球化时期的到来,语文教学越来越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也成为推动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和质量提高的关键。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强化基本素养的不断完善,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语文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  相似文献   

12.
对于语文来说,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上的学习效率。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于每一个语文老师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魅力的课堂语言能够使得学生很快学会学习的方法,并且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老师应该避免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走入一些教学误区,对于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要进行提升,努力使自己课堂的语言魅力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助力。  相似文献   

13.
葛洪波 《山东教育》2012,(11):25-26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常见的是"问题式"教学代替了"填鸭式"教学,"语言品味式"代替了"教师讲解式"。只是问题讨论和语言品味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师生围绕"教辅资料"互动得"天衣无缝""行云流水",令人无奈。静心想来,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收获了什么?教师收获了什么?特别是师生以"教辅"为核心,游离于语文学习之外的无效甚至负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是一门追求语言艺术的课程,语文课堂的精彩离不开有效、和谐的师生对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和谐对话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和谐有效的师生对话,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索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实施有效和谐的师生对话,让语文课为学生所喜爱并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语文教师理应成为“魅力教师”,他的魅力就体现在语文课堂里.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我始终觉得缺少一些难以触摸的东西,缺少了这些东西,我们只能原地徘徊,难以超越自我,无法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我常常在思索: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缺少什么? 你的语文课有亲和力吗——轻轻地贴近学生 上课时,教师若面无表情,话语严肃,不善于夸奖学生,不善于拉近师生距离,师生关系就会僵硬,距离遥远.这样的课堂,师生都难以进入角色.下面,欣赏一段于永正老师与学生的课前谈话.  相似文献   

16.
田甜 《现代语文》2011,(12):58-58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应是对话互动的课堂。课堂的对话互动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也包括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多重交叉的对话。当前,语文教学改革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问平等交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效对话的过程。对话指的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向、深层交流,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反思文本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与交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平等对话的理念更是深入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当我们放弃了"独白式"的语文教学,追求鲜活的"对话式"语文教学,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充盈着主体自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最常用介质,教师通过恰当地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能引领学生质疑问难,能熏陶感染学生做文化人,能丰富学生理性思考,拥有睿智头脑。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注重教师运用语言的"四性""三味":规范性、准确性、生动性、趣味性,文化味、乡土味、哲理味。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激趣中、评价里得到成长,让学生通过课堂这一平台,在师生交流中、生生互动中提高他们的文化涵养、修辞素养。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程改革的趋向仍是要求我们不断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即"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精讲精练促提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以一颗真诚的心潜入文本、跟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师生和文本之间,自觉地达成一种心灵的默契,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师生论道、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师生对话,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已经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对话只是走个过场,甚至可以说是作为一种"教学艺术"所存在的,并没有明确形成对话教学模式。但是,在素质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氛围的好与坏,与学生学习参与度的高低、师生间的交流有着密切的联系,"师生对话"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为此,改变小学语文传统的"哑巴式"教学,积极开展师生对话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以如何更好地让"师生对话"激活小学语文教学氛围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