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创办经济特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0年来,特区人以"敢闯、敢试、敢冒"的精神,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成功的实践,证明了创办经济特区不愧是解放思想的突破口、实行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成人中专教育为特区培养合格的中等专门人才德懿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座海滨城市,也是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市辖六区一县,面积1516平方公里,人口119万人。创办经济特区以来,我市经济建设蓬勃发展。1992年我市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城...  相似文献   

3.
对深圳经济特区“特”与“不特”的若干思考王洪友深圳,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经济特区,她已走过风风雨雨的15个年头。在这15个春秋中,深圳人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始终不渝地贯彻中央办经济特区的方针政策,排除“左”和右的干扰,敢于创新,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创造...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特区带出全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方位开放的崭新格局、实现创力经济特区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之后,“特区已不再特”,加上浦东新区的创办,海南经济大特区的政策优势和体制优质大大减弱,在这种情势下,笔者认为,海南经济大特区应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实现从经济特区到生态特区的跨越,切实担负起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行经验的历史使命,这是海南经济社会在新世纪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关山 《学习之友》2006,(11):40-41
关山(以下简称“关”):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的创办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动作,能不能讲讲这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6.
《福建高教研究》2004,(3):120-120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目前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批高水平大学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招生》2006,(8):14-14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相似文献   

8.
自强不息办出特色厦门大学简况厦门大学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目前是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教委直属综合性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七十多年来,厦门大学的发展凝聚了海内外华侨华人和各界人士的心血,形成了“爱国爱校、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不仅倡导、始终关注和支持经济特区这一崭新的事业,而且对经济特区的社会主义性质、功能、建设方针等作了系统论述,形成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一、福建开放格局演变过程的考察福建是全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先行省份之一,1979年福建就根据党中央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方针,开始着手试办经济特区,这样,福建的厦门如同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一样成为全国最早一批的经济特区之一,创办厦门经济特区也就成为福建开放格局的最初形式。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创办阶段始于1980年10月,根据中央“特殊政  相似文献   

11.
本从对外开放思想的提出、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厦门经济特区的实践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外开放和特区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路明灯。2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两个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的科学论断:“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而且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厦门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厦门大学是1921年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现在是国家教委直属的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厦门大学从建校始,就比较重视成人教育,主要办学形式是:为提高工农义化而设的夜校或课程班。解放后,根据校内职工的受教育状况.在...  相似文献   

13.
创办经济特区的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2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以超常的速度发展,并取得特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向世人展示了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在全国全方位实行改革开放的民政部下,在国家全方位实行改革开放情况下,在国家对经济特区的要求更高、任务更繁重的条件下,厦门经济特区如何在体制创新、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方面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厦门市委、市政府已制定也到2010年把厦门建设成为现代化国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的要求是:“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人教版必修2第13课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点”要求,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  相似文献   

15.
当前,创办特色学校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新的突破口,其深刻意义在于:有利于繁荣教育园地和提高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创新人才;有利于提高学校和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态势及其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态势及其经验钟坚关键词经济特区,中国,世界,发展一、世界经济特区的历史发展世界经济特区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阶段(1547年至20世纪50年代),是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时期。经济特区的最初形式是自由港...  相似文献   

17.
《河北自学考试》2011,(2):59-60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也是我国惟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18.
珠海市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于1980年,由于它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能够多快好省地为经济特区建设培养人才,因此,一创办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截至1992年,我校已招收大中专学生3794人,向各条战线输送大专毕  相似文献   

19.
以创新为灵魂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特区的理论基础;发展经济特区将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以超前创新为史命的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缩影。经济特区的创新力度特别大,是由经济特区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因为创新是经济特区应运而生的历史前提,没有创新就没有经济特区的创立,更谈不上经济特区的超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位于素有"国际花园城市"之美誉的厦门,校园依山傍海,是青年学子首选的高等学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