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审美教育形象化、愉悦性的特点又弥补了语文课作为工具学科枯燥性的一面,化抽象枯燥为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知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鉴赏形象是获得审美感知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创作审美意境、感知蕴含形象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鉴赏形象让学生获得审美感知力。  相似文献   

3.
小语新大纲把审美教育明确规定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要在语文课上实施美育教育,发掘把握小语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是基础,寻求正确的途径与方法是关键。一般来说,语文课审美教育的基本途径要经历感知形象美,感受情感美和理解美的实质这三步。 一、揭示课文形象,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感知美是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各种方法去揭示课文具体的、活生生的、可供学生感知的形象。要引导学生抓住有声有色的语言,抓住主要内容,在脑海中构成生动“画面”。《桂林山水》是篇写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审美教育,通过美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创造力及鉴赏力。引导学生感知美,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小语教学的审美性 美育以其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与小语教学密不可分。小学语文美育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儿童通过识字、阅读和作文,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审美知识,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使儿童在形象的感染、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愉悦中受到教育,以促进儿童的知、情、意、行和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语文课上,儿童通过课文的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以及语言本身的美,如用词造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将语文教学提高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这是语文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那么,在语文课中如何进行美的教育呢?这必须根据美育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审美特点来进行,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以情渲染美,培养感知力语文教学应注意学生的审美心理,激发其审美情趣,让学生学在其  相似文献   

7.
语文从美学意义上说 ,它是教师将其教学个性与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高度统一的审美创造活动 ,如果不艺术地把握教学对象的鲜明个性 ,合理创设一种学语文的艺术氛围 ,久而久之 ,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就会慢慢失去兴趣。针对这种现状 ,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  一、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在课堂教学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能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世界 ,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他人 ,也用审美的眼光审视自己。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 ,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 ,只有…  相似文献   

8.
许宏相 《教师》2014,(35):38-39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及语文教学活动中美的因素,注重培养学生感知、鉴赏和评价美的能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审美的殿堂。本文主要从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鉴赏力等方面的培养来探讨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起点,必须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要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要创设审美情境;要通过审美想象来拓展审美感知的空间;要重视诵读,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0.
汤明明 《课外阅读》2011,(10):322-32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培养人,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的。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中,逐渐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造就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是美的世界,语文教育是美的事业。通过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从而美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美育放在重要位置,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一、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中的美,要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不轻易放过一字一语,从整体去把握,透过语言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语言的诗化是语文教学审美个性的显现,它指的是语文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文雅优美、富有情趣,教师讲解富于灵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性,充满诗意,通过诗化的表述使学生感知形象、体会旨趣,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审美视角去再现文旨、表述见解,从而避免语言表达的呆板、枯燥与僵化,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情感和灵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语文审美教育通过形象生动的教育,对学生高尚道德和优良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可以避免道德说教抽象、空洞、枯燥、生硬等弊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化教育,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审美教育是突出语文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力图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审美世界,让学生领略语言美,体验情感美,品味意境美,感受形象美,让每一堂语文课都能成为对学生一次美的洗礼。审美活动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成为美的享受过程,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5.
审美感知力,是指经由感觉器官进达心理活动而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的能力。审美感知力具有整体性、非功利性和表情性。在文学鉴赏中,要注重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教师要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使学生具有"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发挥多媒体优势,加强形象化教学,增强审美感知的直觉性;提倡吟诵,培养语感,增强审美感知的整体性;引导学生体验客观世界,感受生命律动,提高审美感知的敏锐性。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应成为一线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使命。试以审美感知力为着力点,探究高中语文课堂中审美感知力渗透教学存在的问题,审美感知力培养的意义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卫香 《文教资料》2009,(35):53-54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中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结构关和语言美于一炉。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阵地。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小学教育中,美感教育日益显得重要。现在有的学生对美与丑、崇高与卑下、文明与粗野还分辨不清,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一条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学,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一、剖析形象,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审美的主要对象是形容,美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的,所以剖析形象是审美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如:我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审美对象的不同特点,进行创造性的合理设计,使学生能够在审美教育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体验,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施语文审美教育,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创设审美情境,感知审美意境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创设审美情境,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就使文学形象具有非直观性和间接性,面对文学作品,学生看不到具体形象,看到的只是语言符号,学生只有识字并掌握了文字的意义,变文…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由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决定的,体现了语文教学固有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学,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