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中国传媒产业化的法律前提——重塑传媒市场主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爱珺  童兵 《新闻界》2005,(3):20-22
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要求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传媒体制改革的呼声不断。“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传媒体制,虽然在一定时期客观上弥补了国家对传媒财政拨款的不足,改善了传媒的自身条件,但如今已经成为制约传媒产业化发展的障碍,传媒的集团化只是“物理整合”,而没有“化学反应”,跨行业、跨地区经营陷入重重困境,更没有力量参与国际竞争。传媒市场中的不规范经营行为,也影响了传媒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说起现阶段传媒的改革,无论是专家还是同行,总爱提到佛山。她的整合改革之路,被中宣部传媒改革调研组誉为“佛山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和传媒改革深入,传媒经济研究热点在不断转换,结合2010年研究动态,本文将传媒经济学概括为传媒经济本质探讨、传媒经济基础理论研究、传媒产业研究、传媒市场研究、传媒规制研究五大板块,对传媒经济学和媒介管理学的边界做出区分。  相似文献   

4.
王志强 《新闻世界》2013,(10):256-25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允许有限的几份报纸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试点,而后是将新闻传媒列入第三产业,其后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中将新闻传媒推向市场,进而推上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又通过推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进一步推动新闻传媒资本运营的发展,这构成了我国推动新闻传媒进行经营管理改革探索的主要轨迹。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政策进行梳理,探析了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政策轨迹。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新闻研究紧紧追踪新闻实践,及时总结、研究推广传媒改革发展中的新制度、新方法,本刊特开辟“传媒制度创新”专栏,刊登对传媒新制度、新方法详细解剖,言之有物,既有说服力,又指出了不足,既具思辨性,又有可操作性的章,欢迎大家供稿。[编按]  相似文献   

6.
周欣  武钊 《传媒》2023,(10):79-82
以成果为导向的“OBE”教学思想与目前高校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较高的适用性,其注重多元评估体系的建立,强调成果导向的可预见性及评判标准,为传媒实践教育提供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改革方向,从而使得专业改革更适合传媒产业的需要。这对应用型高校传媒专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也对高校服务地区的传媒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化发展,构建“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海峡西岸经济区有着对台交流合作的天然优势,是两岸传媒合作先行先试的良好选择。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其传媒业能否利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将会对“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构建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重点通过研究先行先试权的现实情况,结合福建传媒业现状,从政策制定、平台利用与文化合作等角度对海西传媒先行先试的现有政策和未来可能的政策进行前瞻探索。  相似文献   

8.
唐云 《新闻界》2005,(1):41-41,43
在中国传媒改革的浪潮中,最令人兴奋也最令人困惑的,可能就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对传媒市场原则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探讨。人们借助20多年经济改革的经验,希望在传媒领域的改革中依然如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即把“市场”作为一个产业得以构成(或成立)的一个基本前提,并达成了一种人人称道的、浪漫的一致性。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媒改革初级阶段抱着的“引导市场”幻想,  相似文献   

9.
蒋宏 《新闻记者》2004,(8):24-26
中国传媒的改革正在积极地推进,将政府外在推动力转化为市场的内驱力,致使传媒日益走向开放和产业化、市场化: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党报党刊和其他类别的报刊分类分层管理、传媒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组成部分的确认、影视产品的分级制的研讨、影视节目制播分离、允许多种媒体兼营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推动媒体的单位经营规模放大、广电集团进行频道专业化和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改革探索,等等。林林总总的变革均表明国家和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传媒行业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时期起步的报业集团,经历了探索、发展到转型的历程。2010年6月25日,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十年的征程,表明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科学发展之路,是做大做强传媒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体现了借鉴国际传媒集团经营、建立现代化的集团管理模式的改革成果;显示了传媒集团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益凸现的新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从现代传媒的视角出发,研究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发展的底层逻辑与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在短视频平台中,人们是否获得了真正的幸福感。并且在最后,提出美育的方法,利用抖音等现代传媒手段,对美育文化进行宣传,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减少狂欢化“感官性文化”的负面影响,在美的体验中,形成健全的完美的人格,并借此探索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三十余年的传媒改革,即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处理传媒与政府、市场、社会关系这一过程,深化了我们关于传媒公共性的认识。传媒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走向公共性。公共性是传媒在具体的现实场景中的实践逻辑。在社会变迁、政策变迁和媒介变迁的现实背景下,传媒公共性实践就是作为多元主体之一参与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以平等、公平、公正、开放为圭臬,为多元社会中的各利益群体提供意见表达和沟通的平台,从而"制造社会共识"。这也是传媒和政府、市场、社会各自目标和利益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3.
聂伟 《新闻传播》2010,(9):97-97,99
迅速发展的传媒业对新闻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传媒专业的普通话教学应适应传媒业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本人结合多年新闻传媒专业普通话教学的经验,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所谓传媒技术,换言之便是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将相关信息运输到传播媒介领域中的信息化技术。从当前情况来看,被人们应用过的传媒媒介包含了多个方面,分别是语言传媒、广播传媒、电视以及互联网传媒,而传媒技术也涉及到了多种类型,比如印刷技术、造纸技术、广播技术和量子传媒技术等。思维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期间为了实现目标而对相关问题进行的探究和分析,思维属于人们运动的一个过程,包含了灵感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的传媒经济发展属于一项体系性的战略。在本文中,重点探究了传媒技术和传媒思维。  相似文献   

15.
张春林 《新闻界》2005,(2):33-34
有人把2005年定义为“传媒产业体制改革的攻坚年”,虽然党报由于体制和机制方面的诸多原因还无法完整意义上进人产业化的轨道,但是传媒产业化的大背景必然对党报的发展带来影响。在前些年传媒市场化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的受众流失成为制约党报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传媒产业改革的推进,传媒的市场化程度必定越来越高,党报如何确保自身的受众份额十分关键。因此,我们认为党报要雄风再振,必须调整自身的受众策略,在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受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从事影视传媒,尤其是传媒工作,我认为跟上前沿思想是特别重要的。过去的是积淀,不能舍弃,但也一定要具备发展的眼光。永远把目光放在最前面。比如,如今的数字媒体、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产业,其实就是这些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郭腾月 《今传媒》2012,(3):60-63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媒介管理改革的不断创新中,中国传媒业进入战略管理的新时期。各大传媒集团纷纷通过战略管理升级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在此以华商传媒集团为例,采用个案研究、文献调查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影响集团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制定实施的分析,结合科学的媒介战略管理理论,论证了一个成功的现代传媒集团战略管理框架并提出了未来传媒集团可供借鉴的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8.
王成波 《今传媒》2006,(4X):45-47
随着传媒竞争的日益激烈化,有人形容时下的传媒市场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在传媒市场竞争平台上,传媒集团纷纷使出撒手锏,争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决胜而出,占据有利地位,进而取得“霸权”。有人认为现在的传媒竞争已经到了战略竞争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建立在品牌基础之上的传媒影响力是战无不胜的……”传媒品牌无疑成为各家传媒追逐的重点,俨然成为立足传媒市场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19.
李岚 《新闻界》2004,(2):50-52
传媒产业价值链的构建.是促进广电传媒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传媒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整合和竞争的潮流.导致一个重要后果便是许多以前各自为政的传媒企业产生了“跨产业”、“跨平台”、甚至是“跨部门”的合作动机,传统媒体由此破除了不同传媒间的传统壁垒,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严功军 《新闻界》2005,(1):106-107,93
中国传媒业改革始于1978年后,俄罗斯的传媒改革始于1985年。由于两国传媒改革的社会转型环境实质不同,策略各异,改革后的传播体系运行所产生的后果也截然不同。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三个代表”理论指导下,中国的大众传媒改革从总体上来说取得了成功,已经形成社会与传媒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而俄罗斯则在西方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