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格言具有警策、约束意义,是熟语的一种类型。以中国古代格言、现代格言、西方格言为研究材料,通过与其他熟语类型(谚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的比较,认为格言有以下特征:一是从形式上看,格言以句格言为常见形式;二是从内容上看,格言极富哲理性;三是从语体上看,格言具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四是从写法上看,格言多使用修辞手法;五是从表意层次上看,格言表意具有直观性;六是从来源上看,格言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相似文献   

2.
熟语中的谚语与格言都是为人们所喜爱的语言形式。由于这两种语言形式都是成句,具有言简意丰,富有教育作用等共同特点,因而在编著、教学及实际运用中常出现将二者混淆或将二者等同的现象。对于二者异同的论及所见不多。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指出:“熟语当中,成为独立的句子来说明一种意思的,就是谚语和格言。谚语是一般人在口头上流传的通俗的话;格言,同谚语的形式没有多大区别,也是一般人所流传使用而又作为行为的规范,多数是有教育意义的。”这里主要是讲了二者的相同点。黄伯荣、寥序东二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订本)比较明确地指出一点,即“谚语出自集体创作,格言往往是名人语录。”但也未加详述。本文试从内容、  相似文献   

3.
王保宇 《天中学刊》2002,17(3):122-123
文化的研究对象和范畴包罗万象,不一而足,但它首先应指向语言,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沉淀着使用它的那个特定民族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历史集体无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因而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之其他语言成分,更具有典型性。 从广义上讲,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涵盖面是大致相同的。英语习语除了固定的短语或表达法外,还包括口语体、谚语、格言,乃至一些俚语。习语在汉语中也叫熟语,《辞海》(1989)说它“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英汉习语在性质上有其共同…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该篇文章中主要论述了从形式和作用上分析让步状语从句又可分为几种各有区别句式。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65):52-53
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又常见的语法现象。从语法形式上看,动词重叠大致可分为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和双音节动词的重叠两大类,每一类又可细分为几种不同的小类。本文从构词法、语法性质、语法意义三个角度分析了动词重叠的几种形式,参考各位大家们的观点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初中政治活动课是以教材基本内容为基础,以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为手段,以深化认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转化行为为活动目的的教学形式。从内容上看,教育活动课以教材内容的掌握为前提和基础,但决不是教材内容的重述,而是其内容的深化、拓展和升华。从形式上看,它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丰富性、新颖性、趣味性,具体可分为课堂活动课和室外实践活动课两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7.
格言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思维新颖,形式精练,美感强烈。格言在语义上具有创造性,这体现在它对概念化思维的突破。格言还具有强烈的哲理之美,它来自于对词汇语义的协调或关联能力,成功协调的语义关系越远,对读者产生的震撼就越大。格言的形式之美体现在简洁地表达语义,并在简洁表达的基础上使用特别句式、素材和各种修辞格,使其产生令人赏心悦目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8.
构建校园文化的最佳形式之一,莫过于在校园里写上或刻上一些古今中外优秀的格言警句,则可起到耳目濡染、潜移默化之实效。  相似文献   

9.
《新读写》2010,(7):20-25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相对旧材料作文(即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而言的一种命题形式。它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不足。总之,它是一种集材料作文的限制性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为一体的作文命题形式,有人也称之为“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等。新材料作文“新”在材料意蕴的多义性、立意角度的多元性、命题的开放性上。它有效遏制了套作现象。  相似文献   

10.
英语格言是一种特殊的语篇形式,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文章试图从照应和替代两个方面对英语格言及其汉译的语篇衔接手段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成语和格言     
一个民族的语文,依其文化的长短深浅,总有不少惯用的词语,泛称成语。为了便于归类,可以把它分为成语与格言两种。成语较短,可以是短句,也可以是片语,而格言应该是整句。成语大半表现事态,而格言大半要说道理。很多入以为白话取代了文言之后,文言就全废了。其实文言并未作废,而是以成语的身份留了下来,其简练工整可补白话的不足。世界各国的成语、格言,往往互相巧合,甚至酷似,令人惊喜。成语与格言其魔力正在于寓大于小,把哲学的大道理浓缩在如诗的短句之中,令人体会无穷。中文的成语大半以四字为其基调。所谓“四字成语”,在结构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用单行句法说一件事情,文法上是一完整句;另一类用骈行句法说一种状态,文法上只是一个片语(phrase)。成语用在白话文里,可以润滑节奏、调剂句法、变化风格。在英文中译时成语之为用大矣,不但可以原封照搬,更可器官移植,托古改今,与时并进,而更活泼了、丰富了中文。  相似文献   

12.
标记最初被认为是使一个音素与另一个音素彼此相对立的可判断依据,后来标记理论被应用到语言学中的每一个层次和构成上。标记可以分为规范标记、分类标记和语义标记。通过对英语中一些男性和女性术语的仔细研究可见,一些女性术语中隐藏着消极的含义,而男性术语隐藏着积极的含义,显然这是性别歧视在语言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黄新英 《海外英语》2011,(10):194-195
称谓是每一种语言共有的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了人类语言的共有特征。汉英称谓既有其文化共享的一面,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和语言习惯,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语称谓的英译与文化关系密切。该文首先阐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和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其次从汉语称谓与英语称谓所体现的文化异同研究汉语称谓英译方法,即模仿、阐述和替代。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不少人以为先秦儒家、道家和法家是相互对立的三大学派,其实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并且以此为前提和基础通过互补互融,使其复杂多样的构素达到了整合,成为底蕴深厚而丰富多采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本原。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不少人以为先秦儒家、道家和法家是相互对立的三大学派,其实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并且以此为前提和基础通过互补互融,使其复杂多样的构素达到了整合,成为底蕴深厚而丰富多采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本原。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不少人以为先秦儒家、道家和法家是相互对立的三大学派,其实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并且以此为前提和基础通过互补互融,使其复杂多样的构素达到了整合,成为底蕴深厚而丰富多采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本原。  相似文献   

17.
TOPIC EVALUATION     
A topic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is described which was used with a group of first‐year science undergraduates. Its aim was to determine students’ reactions to individual course topics in terms of: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felt they had grasped each topic; those on which they had spent most time; those on which they had wished for more help; and their familiarity with each topic at ‘A’ level. Responses were evaluated in relation to other data collected at the time and highlighted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ported ease of grasping and previous familiarity of topics. However, situational and contextual features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extent of grasping. In particular, the pacing and the progressive accumulation of topics in a course which led to difficulties with later topics, and the competing demands of other courses. The paper considers both the results of the topic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and how data from such a questionnaire can be more fully interpreted when placed in the context of other sources of evidence.  相似文献   

18.
依据中国心理学者对中国人人格术语的分类研究成果,探讨了大学生自陈人格的特点与方式以及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词汇研究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自身人格的描述性术语多于评价性术语,对自身人格的情绪特征认知较全面深刻且优于对他人情绪特征的认识,但对自身人格的行为特征描述不充分.他们的传统人格特征多于现代人格特征,常态人格特征多于病态人格特征.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9.
"特色课程",是指一所学校开设的不同于其他同类学校的具有独特性的课程。"课程特色",是指与同类学校相比较而言,某一所学校在实施同样课程的过程中,其实施策略、实施手段、实施方式和方法、实施结果的评价等具有有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质的差异性和优质性。在价值取向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程决策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体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愿景;在课程规划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既要在学校办学总目标和育人价值取向引领下进行顶层设计,又要关注学生眼下的个性化发展,还要致力于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20.
在《围城》中,钱先生运用了大量精辟的比喻,各种机智的反语、双关、谐音、对仗、警句,以及古今中外的典型逸闻,来增强文本的幽默意味。这种幽默非同一般,我们称其为“冷幽默”。其基本特征是:冷中有热,热中有冷,悲剧性与喜剧性难分难解,嬉笑怒骂中又带着无可奈何的惋惜之情,其中包含着复杂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