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子三折来量,井外余16分米;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4分米。求井深和绳长。解法一把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绳子3折来量,每折是绳长的13,把绳子4折来量,每折是绳长的14,根据题意可知:绳长的13比绳长的14长16-4=12(分米),也就是12分米占绳子全长的(13-14)。故绳长为(16-4)÷(13-14)=144(分米)。井深为144×13-16=32(分米)或井深为144×14-4=32(分米)。解法二如下图所示,把绳子3折来量,井外余16分米,可以看成绳长…  相似文献   

2.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第58页有一道思考题: 用绳子测井深,把绳子三折来量,井外余4米;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1米。求井深和绳长各是多少? 首先,利用投影让学生明确图示关系,结合板书,明确该题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井深与绳长     
这是我国一道古代的数学问题: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子折成三折来量,则井外余绳4尺;把绳子折成四折来量,则井外余绳1尺。求井深和绳长  相似文献   

4.
一、实验法 顾名思义,此法就是通过制做简易实验的办法,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并解题的一种辅助教学法. 例1 我国古代算题:用绳测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4尺:把绳四折来量,井外余1尺,求井深.  相似文献   

5.
龙青 《云南教育》2001,(23):30-3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有一道思考题:“用绳子测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16分米;把绳四折来量,井外余4分米,求井深和绳长。”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比较、推理的基础上多角度思考,进行合乎事理的推理,然后得出具有创造性的解答。分析一:引导学生对两次测量绳的数量关系(如图1)进行观察:由图1左图看出,第一次测量时,绳束(指每折绳长)是绳全长的13;由图1右图看出,第二次测量时,绳束长是绳全长的14。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第一次绳束比第二次绳束长绳全长的(13…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第58页第22题是一道思考题: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4尺;把绳4折来量,井外余1尺。求绳长和井深各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分数应用题教学,常习惯于将总量设为单位“1”。在分数应用题分析和解法中,涉及到一系列的分数运算,而一个分数所含的分数单位的个数却是一个自然数。自然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较之分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算,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因此,我们在处理分数应用题时,可用线段分析的手段,巧设总量为一个自然数,从而减轻学习理解和计算的难度,启迪学生思维,使计算简便、准确,下面略举几例说明。例1 用绳子量井深,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6尺,把绳5折来量,井外余2尺,求绳长和井深各多少?分析:设绳长为20等分,四折,每折5份…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课本第十一册有一道思考题: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子三折,井外余4尺,把绳子四折,井外余1尺。求绳长和井深各是多少?“教参”里介绍的解法是:4×3-1×4=8尺……井深(8×3) (4×3)=36尺……绳长  相似文献   

9.
题目:用一根绳子测量井深,第一次把绳子平均3折,去量则余4米,第二次把绳子平均4折,去量则余1米。问井有多深?绳有多长?  相似文献   

10.
题目:用一根绳子测量井深,第一次把绳子平均3折,去量则余4米,第二次把绳子平均4折,去量则余1米。问井有多深?绳有多长?解法1:用分数解。把绳子平均3折,就是把绳长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时去量井深,则每段有4米露在井外;把绳子平均4折,就是把绳长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时去量井深,则每段有1米露在井外。那么,两次露在井外的绳子总长的差刚好与它们的折数差相对应,即可列式为:绳长:(4-1)÷(1/3-1/4)=3÷1/12=36(米)井深:36×1/3-4=8(米)或36×1/4-1=8(米)答:井有8米深,绳长36米。解法2:用方程解。设井深为x米。根据绳长不变,可…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问题中,一题多解是激发和培养同学们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题目:用绳子量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绳4尺;把绳4折来量井,外余绳1尺,求井深和绳长各是多少?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问题中,一题多解是激发和培养同学们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题目:用绳子量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绳4尺;把绳4折来量井,外余绳1尺,求井深和绳长各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数学竞赛刚结束,同学们就把我围得水泄不通,有一道题成了讨论的焦点:为了测量一口井的深度,同学们想用长绳吊一重物的方法,将绳子三折量,绳子比井深还长出6米,将绳子四折量,则绳子比井深长出2米,你能算出井深与绳子的长度吗?  相似文献   

14.
放风筝     
杜亦涵 《作文》2024,(1):30-31
<正>这一天,阳光明媚,小明和小华一起到山坡上放风筝。走到一片空地上,小明把他们的燕子风筝拿了出来,递给小华,自己拿着风筝线。小明跑到远处,大声对小华说:“当风吹来时,我数‘1、2、3’,你就放,好吗?”小华痛快地说:“好的。只要我们配合默契,一定能把风筝放得特别高!”一阵风吹来,小明大喊:“1、2、3,放!”小华用力把风筝扔向空中。小明逆风而行,用猎豹一般的速度向前飞快地跑去。他们齐心协力,把风筝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
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案例.一数学教师出了一道题:一口井深6米,井底青蛙,每天向上跳2米.又下滑1米,问这只蛙几天方可跳出此井。大多数学生答曰5天。可有两位学生却无动于衷.教者问.其一说:“我在思考给青蛙装上助跳装置,也许它就不用跳这么久了。”教者有点恼火,但  相似文献   

16.
放风筝     
今天天气真好,我对妈妈说:“妈妈咱们出去放风筝好吗?”妈妈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世纪坛广场。头顶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美丽的风筝,有红的、黄的、白的,还有黑白相间的呢。风筝形状各异,内容也丰富多彩,有西天取经的孙悟空、有美丽的蝴蝶、有环游世界的飞碟……我对妈妈说:“咱们也把风筝放上天空。”我举起风筝,向天空一放手,风筝就飞了上去。可是风筝才飞到2米多高就掉了下来。我疑惑不解,想风筝为什么会掉下来。妈妈走过来说:“你不应该两手捧着轱辘,应该右手拿着线,左手拿着轱辘,右手是调整风筝上下左右的方向,左手…  相似文献   

17.
女孩叫怨恨。男孩叫内疚。女孩和男孩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的风筝挂在了一棵很大很大的树上,女孩说: “你爬上去,把它拾回来吧。”男孩点点头。风筝在最高的那丛枝叶里,男孩辛苦地上了树,却够不到。女孩折了一根长竿子扔给他说: “用这个勾勾看。”于是男孩终于把缠着的风筝弄了下来,可与此同时,一个架在树杈上的鸟巢也猝然落下。窝里四只羽翼未丰的小家伙立刻给活活摔死了。  相似文献   

18.
丁丁上八年级了.有一天,他的表弟东东手里拿着一张长方形的纸(如图1)来找他.东东进门就问:“表哥,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丁丁满不在乎地说:“好吧,我来帮你.”东东举高手中的纸说:“表哥.我想用这个长方形的纸折成一个正三角形,怎么折?”丁丁仔细想了想,还真不好折,他说:“这样吧.表弟,你把这张纸放在我这儿,我好好考虑考虑.等我折出来再告诉你.”“好的.”东东看表哥很乐意帮自己,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9.
清朝乾隆年间的刑部尚书庄有恭,小时候喜欢放风筝和对对子。一天,庄有恭在放风筝,因为风大,线被刮断,风筝飘落在他家附近的将军府的花园里。他一直追到将军府,要找回那飘失的风筝。门人拦住说:“进我家门的,均是一些有身份的人,你这个小孩既不习武又不懂下棋,怎么能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怎能把人看扁呢?”争吵声惊动了将军,于是将军让他进来。将军问他:“你是哪里来的?”庄有恭照实回答。将军见他诚实大方,立刻就喜欢他了,问:“你读书了没有?会不会做对子?”庄有恭回答说:“做对子,不过是件小事,有什么难处…  相似文献   

20.
放风筝     
招文懿 《作文》2023,(1):30-31
<正>星期天,阳光明媚,小明、小芳和小亮相约来到草地上放风筝。小明带了一个燕子风筝,他对小亮说:“我来举风筝,你负责放线吧。”说完,小明举起了风筝,小亮则在不远处拽住线球。一阵风吹来,小亮大喊一声:“三、二、一,放手!”小明奋力把风筝向空中抛去。小亮拽紧线球,逆着风,在草地上跑起来,风筝摇摇晃晃地飞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