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装宽带的人     
正师傅来电话:"你好,是你要装宽带?门牌号码?"我:"503。"师傅:"我马上到,开门。"我开门,师傅上来,进门,没有从兜里掏出蓝色鞋套,而是直接把鞋脱了,走进来。师傅:"路由器?"我:"窗边。"他看一眼路由器,拔了网线,接上一个像POS机一样的设备,操作,又开电脑,操作。  相似文献   

2.
一个初秋的上午,我正在办公室静静地看书,一位中年男子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他毛遂自荐,说自己是全国的武术散打冠军,想要到一所学校去教授武术,早听说了我们学校的名气,所以就自己找上门来了。听他口音,是东北人,看上去就是一个练武之人。我带他到体育  相似文献   

3.
一个初秋的上午,我正在办公室静静地看书,一位中年男子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他毛遂自荐,说自己是全国的武术散打冠军,想要到一所学校去教授武术,早听说了我们学校的名气,所以就自己找上门来了。听他口音,是东北人,看上去就是一个练武之人。我带他到体育馆。并喊来了全体体育教师,观摩了他表演的几个非常棒的武术套路后,我欣然答应,聘他为我校的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4.
刚踏上讲台的我被班上的几个调皮大王搞得晕头转向。我于是去请教我的师傅,一个有着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 师傅没有急着向我指点迷津,而是讲起故事来: 罗杰斯是一个出生在黑人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在贫民区里生活,养成了许多坏毛病。上小学时,更是以打架出名,学习成绩也一塌糊涂。有一次,老师看了看他的手相,然后非常肯定地对他说:“罗杰斯,告诉我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徒弟跟着他的师傅学艺三载,认为学得差不多了,于是就跑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那么装一大碗石子来吧!”  相似文献   

6.
今天早上刚到班,师傅对我说:“你带人去把5#泵房那条旧管线换掉。”我有些发愣,学徒两年,从来没有领人干过活儿。每当干活儿,都是师傅领着干,我在一旁搭手边观看。说是观看,其实也是常常心不在焉,总觉得管工这活儿没啥了不起,也就是量量尺、下下料,剩下的都是火电焊的事。对于我的思想状态,师傅早有察觉,几次批评之后他再也不说什么,只是在他的目光里有时充满责怪。我领着火电焊来到泵房一看,原来这是一座很久不用的泵房。那条管线锈迹斑斑,起码报废好几年了,报废归报废,让换就换呗。整条管线只有十多米,中间几个弯外加一个45度斜口。我按照…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的我内向害羞,不大爱说话,下课了总是站在一旁看别的小朋友游戏,直等到人家唤我才加入进去,其实心里早巴不得了,就是张不开口。你瞧,这张小学毕业证上的照片也是笑不露齿的样子,拍的时候师傅说,头低点再低点,于是“咔嚓”一下,完了。我心里埋怨师傅拍得仓促,可他根本不管  相似文献   

8.
错怪别人后     
我家对门有个露天修车铺,修车师傅是个聋哑人。虽然每次回家都得经过那里,但我从没停下脚步关注过他。然而那一次……一个冬天的晚上,爸爸妈妈都出去了,我做完作业正在看电视。突然传来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我忙打开门。昏暗的暮色中,我看到了那位戴着破帽、满身油污的修车师傅。他焦急地用手比划着,可我怎么也搞不懂他要表达的意思。我越不懂,他越急。他该不会是想借钱吧?爸妈都不在家,我哪来的钱?  相似文献   

9.
李超是个喜欢武术的人,他向一位少林和尚学得一些功夫,就飘飘然,他的师傅看他不知天高地厚,故意跟他交手,李超故意找老师的毛病进攻,却不知道,老师实际是卖个破绽引他上钩,一脚飞掷,把他踢得跌在三米之外。李超不接受教训,继续卖弄。他遇到一位文弱的尼姑  相似文献   

10.
班长何本达     
记得刚进入六班时,班主任指定何本达暂时代理班长的职务,我不经意地看了他一眼,头发一点造型也没有,乱七八糟,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我不禁在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他这个班长当得还真不赖,老师不在时,班中的大事小事他都顶得上,拿得下,就连那几个刺头儿也被他治得服服贴贴,真令我怀疑他是否有什么魔力。 他人缘极好,整天笑眯眯,活脱脱一个笑弥勒。别看他工作时一本正经,可平时,也和其他男同学一样,顽皮极了,一下课就表演武术,呜啊呜啊,笑死人了! 何本达深得老师同学喜欢,还有一点,那就是他成绩…  相似文献   

11.
发现的眼睛     
在我的眼里,洋洋是一个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你看,孩子们都在认真地跟着老师学唱歌,只有他一会儿晃晃小椅子,一会儿摸摸旁边小朋友的脸,发现大家都不搭理他,就干脆躺在自己的小椅子上面……每当看到这些,我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时,我的师傅(指导老师)对我说  相似文献   

12.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这是温总理带给我的感悟,他曾经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  相似文献   

13.
我听过的故事如森林中的参天大树,密密麻麻,但我却独爱这一个。师徒二人云游到一个偏僻的小镇,投宿在一户姓李的人家,半夜,被一阵骚乱惊醒。师徒俩起身一看,只见院内停着一具女尸。一名男子正准备棺木,他的妻子背着一个婴儿,趴在那具尸体上哭得死去活来。师傅便上前询问道:“请问施主,去世的是何人呀?”那个男人回答说:“是我妹妹。村里正流行一种缩骨病,得病的人全身的骨节都会缩小变形,痛不欲生,最后缩成一个球死去。我妹妹就是得了这种怪病,忍受不了才投河自尽的。”师傅忙双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弥陀佛。”男子还说,…  相似文献   

14.
心中的英雄     
我小时候住在一个大院里,我家对面就是个锅炉房。烧锅炉的师傅姓常,是个年近四十的又黑又壮的汉子。他是个大嗓门,只要他开始烧锅炉,满院的人都能听到他那破锣似的歌喉有调没调地唱样板戏。为他伴奏的,就是锅炉“  相似文献   

15.
我的太公     
我没见过太公,但常常听家里的长辈谈起他的故事。太公1914年出生在浙江黄岩,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乱世,人们生活艰难,14岁那年,太公独自一人来到上海谋生,开始了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他投奔了一个同乡的木工师傅。做学徒时条件艰苦,夏天顶个大太阳,汗衫一直湿凌凌,吹个风就会着凉感冒;严冬时手上生满冻疮。但他从不叫苦,踏踏实实地做事。太公对师傅十分尊敬,师傅看自己有个踏实、肯干的徒弟,也打心眼里喜欢他,把所有的手艺都教给了他。  相似文献   

16.
八戒应聘     
正自从西天取经回来,唐僧到大学里当了教授,孙悟空开了一个武术馆教武术,沙僧买了一条大轮船当起了船长,只有猪八戒还在整天东游西逛的,无所事事。师傅和师兄们都劝他找一个工作,也好养活自己,省的总是找他们借钱。猪八  相似文献   

17.
3650个阶梯     
<正>这个地方出了很多有名的石匠,其中最有名的,是他的师傅。那年师傅的石艺厂接了许多活儿,需要很多帮手来完成工作,于是师傅才同意收下他这个看起来资质很差的徒弟。别人几天能学会的技巧,他却要花几个礼拜才能领会,但他没有放弃。他喜欢与石头打交道,因为他从小就被师傅雕刻的精美绝伦的石狮子吸引了,他的理想就是今生要做一个可以与师傅做的石狮子相媲美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少年儿童研究》2011,(12):52-53
我儿子今年开始上学了,他是一个特别喜欢看电视的孩子。因为他特别淘气,大人有时嫌他闹就让他看电视,他一看电视就比较安静。可能就是这么养成的看电视习惯。  相似文献   

19.
听于丹讲座,她转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徒弟问师傅,一碗米有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徒弟问师傅:一碗米有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了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有多少价值,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