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走访了位于北京.上海的部分高校之后,日前,记者带着同样的人才建设问题奔赴西北人才重镇——兰州。记者发现。无论是兰州大学,还是甘肃农业大学,似乎已成为中国人才流动通行法则的“孔雀东南飞”。给这里的发展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以至于这里的每一个人在谈起人才工作时,远没有东部高校人显得那么轻松自如。然而就是这块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土地,并没有让他们放弃对未来的畅想。尽管一批接一批的人由于种种原因并且不应受到任何责备地从这里选择了离开,但是更有无数的人选择了坚守。默默地在这块土地上耕耘着属于西部的希望。在这些坚守的人当中,更加值得一提的就是像兰州大学李发伸.甘肃农业大学王家勋这样的人。作为一校的带头人,除了自己矢志不移的坚守外,他们还倾注着自己大量的心血,摸索并实践着自己的人才工作理念。努力扭转着“孔雀东南飞”的尴尬局势,并渐有起色。《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无疑,他们就是这样的“士”。  相似文献   

2.
一尊由“母亲”和“男婴”组成的“黄河母亲”石雕侧卧在纵贯兰州市的黄河南岸,与滚滚不息的黄河水互相辉映,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甘肃农业大学坐落于黄河北岸,闲暇之余,该校党委书记王家勋还是会常常来到黄河岸边,有时还来到“黄河母亲”的雕塑前,瞻仰孕育中华民族文明的“母亲”,望着向东逝去的河水,思索着这所西部高校面临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滔滔黄河水带走的不仅仅是水资源,对于西北高校来说,她冲走的还有人才啊!”王家勋下定决心,要在甘肃农业大学,努力构筑一个生机勃勃的“人才绿洲”“,这不仅是我,也是所有甘肃农大人心中的梦想。”甘肃农业大学校园里花红叶绿,草青树翠,几乎没有一丝身处西北的影子。相比于横亘于兰州市两侧的植被稀稀拉拉的连绵山脉和绿化还不算太理想的兰州市区,这里俨然就是一个美丽的绿洲。这一西部的生态绿洲,不也应是一个西部人才的绿洲吗?  相似文献   

3.
昆明西山区团结乡永靖中心学校被称为该区最偏僻的山区学校。在记者到该校采访时这里非但无法上网甚至连电视都没有.就是在这样相对闭塞、枯燥的环境里,仍有数位“80后”的年轻教师在这里坚守。与他们交往时你一定会被他们的那份质朴、淡定、奉献所打动。这哪是以往人们脑海中“80后人”的印象!他们不能像支教教师干上一年就回城,他们须在这里扎根,相较城里的年轻人他们失去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还是听听他们自己的述说吧——  相似文献   

4.
在地处大西北的兰州大学,活跃着一支学有所长的中青年教师队伍。他们学习老一辈教师,扎根黄土地,淡泊名利,甘于清贫,坚守在普普通通的科教岗位上,为大西北的开发建设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吴景山博士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十几年来,他立足大...  相似文献   

5.
素有“才子之乡”美称的临川县,今天绽放出一朵教育园地的新花——职业技木教育之花。她虽然还显得稚嫩、朴拙,但却显露出蓬勃的生机。凡是关心教育体制改革的人们,都可以从这里得到某些启示,引起更深的思考。因为他们在这块赣东平原的土地上,在几十万农民中间,已经欣喜地看到—— 一批致富“能人”的崛起 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的农村在呼唤着人才。农民多么希望在家门口就能有几个和自己心贴心,有文化、有技术的“能人”,带领他们走上致富之路。农民的宿愿开始在临川县变成现实。近三年来,这个县的职业技术学校为农村培养出了1500多名农、林、牧、建筑、财会等方面的初级专业人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成了农村种、养专业户或基层干部,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致力于家乡面貌的改变,致力于农民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王娓 《学前教育》2010,(2):24-2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清晨,被冰雪包裹着的童话王国——六一幼儿院。敞开着大门,迎接每一位幸福的“六一人”。“六一人”是这里人给自己的称谓,每当这样称呼自己时,由衷的自豪、满足、自信溢于言表。院长刘燕就是这里的“掌舵人”。  相似文献   

7.
“敢啃硬骨头”的扫盲功臣杜增亮右玉,沟深坡陡,土薄地瘦,封闭落后。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右玉农民由此也。历来对文化教育没有多少奢望,也没有多”少热情。然而,也就是在这块贫瘠落后的土地上,右玉县一代又一代的成教工作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把“高标准扫除青壮...  相似文献   

8.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都有一个相同的情节:当刘兰芝被遣回家,杜十娘得知自己“中道见弃”时,她们没有悲伤,没有眼泪,没有呼天抢地的哭闹;反而异常冷静,异常沉着,从容镇定,天未亮时便早早起来,兰芝是“严妆”,十娘是“用意修饰”,把自己打扮得“极其华艳”。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呢?两位主人公相同的做法,实际上却有不同的目的,反映了人物不同的心态。但又都表现了两位女性面对不幸的刚强。《孔雀东南飞》描写刘兰芝在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求情也无济于事,事情已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人的时候,我经常低下头来,抚着胸口追问:马坊在哪里呢?我只能这样自己追问自己。在我离开这里之后,在父母相继去世之后,没有人能回答我这个问题了。就是现在回到村上,能有几个人知道,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所有的陌生感,都会突然包围着我,都会让我在这块自己的土地上,站得很不自然。到了这个时候,我才恍然大悟:一个人的故乡,就是他的父母。  相似文献   

10.
“还想不想跑?”“想!”孩子的回答很干脆!“我们很无助。我们想的只是回到父母身边。”在记者的采访本上,潘明这样写道:“这里没有尊严,没有自由,就是一个监狱”,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临中,就是选择成功” “青年教师来到我校,绝不仅仅是谋取一份职业。作为校长,要注重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竭尽全力为他们的专业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使他们体会到成长的快乐,享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临城中学校长薛建芳认为,只有秉持这样的管理理念,青年教师才能爱岗敬业,把教书当作自己终生的事业。在这样的氛围中,一批批年轻人来到临中,在这里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2.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的2000多名应届毕业生好开心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小组,给每一位毕业生准确而又及时的就业指导。大到选择就业方向,制作推荐书、签协议,小到应聘时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同时由院长带队各部门教职工都当起了“毕业生促销员”,多方联系省市知名企业,积极为学生开拓就业渠道。目前雅戈尔集团、三星集团、洛兹集团等已成为该院学生定点培养基地。“学生第一”办学理念保障学生利益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第一。”该院院长张百章这样回答记者,“不少高校教师往往以为自己是教育者,承担着建设好高校的责任,自己就是‘主角’了,弄不清没有学生就不成学校,  相似文献   

13.
他像忠实的守望者。22年执著如山地坚守着技工学校的这片“麦田”:他像淳朴的农民,专心致志地耕耘着技工教育这块土地:他像勤劳的园丁,呕心沥血呵护着祖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4.
在浩瀚的海洋里,有一个叫多美纳的小岛。岛上的人们都长得奇丑无比,但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世上最美丽的人。但自己到底长得什么样子,他们谁也不知道,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镜子。这天,岛上所有的人都聚在-起,他们要选出一个最丑陋的人———他们每年都要举办这样的活动。每个人都争相夸耀着自己,把自己说得像鲜花-样美丽。“像我这样漂亮的男人,上帝绝不可能再创造出第二个。”最先说话的是一个独眼的男人。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也不甘示弱,很自信地说:“最美丽的是天上的仙女,比仙女更美的那就是我了。”“如果你不认为我是世界上最美丽…  相似文献   

15.
媛媛  李涛 《神州学人》2004,(3):20-21
对于刚刚回国的“海归”们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头等大事无非是找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成就自己的回国创业梦想。然而,目前求职场中的现实情况却常常会让他们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前些年在人们的思维中形成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洋’的就是比‘土’的好”的求职定律似乎正在被逐渐推翻。于是,有些人发出了“留学人员过剩和贬值”的惊呼。留学人员果真过剩和贬值了吗?其实不然,海外留学人员完全不必有这样的担忧甚至恐慌。我们在这里选编以下两篇文章,用意就只不过是在提醒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国内对“海归”的认识正在逐渐趋于理性,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把他们头上的“洋帽子”看作金字招牌,而是不论“洋”“土”,唯以能力评优劣,以素质论短长。但是留学人员没有过剩,真正的人才永不贬值。回国创业,关键是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态,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明媚 《留学生》2011,(11):27-27
井冈山,一块红色的土地,被誉为“革命的摇篮”。这里群山巍峨,林海苍茫。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点燃的星星之火,燎原了整个中国大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 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中国革命的一代英豪培育了凝聚中华之魂的井冈山传统和井冈山精神。这些宝贵的传统和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17.
懒惰:你好!我是你一直以来的对手——勤奋。你一定想不到我会给你写信吧?其实,我给你写信只是想郑重地对你说一声“正式下达战书”。过去人们都以不同的态度看我们,人们总是拿我来标榜自己,却总在排斥你。而我和你也一直在明争暗斗,有我的地方,肯定不会有你。人们总喜欢拿我们来评价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同的是,他们喜欢提到我的名字,对你却是趋之若鹜。但是,那些选择你的人一生都碌碌无为,一生平庸。选择你的人向选择了我的人投来羡慕的目光,一边咒骂着你,一边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我。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除了怪他们自己意志不够坚定外,还要怪你“诱惑”。  相似文献   

18.
“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的说法似乎令人费解,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有企业中的教育培训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许多企业的老总都有这样的体会。的确,自己培养了人才,跳槽后还干着同样的技术,这不是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吗?人才流失是当前令国有企业头疼的事情,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那么,国有企业为什么留不住人才?记者由采访得知,人才跳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有企业的待遇偏低,二是缺乏展示才能的平台,也有的是为了摆脱被雇佣环境的限制、想通过自我选择一展才能。那么,国有企业付给人才的待遇为什么不能高一些?能不能创造条件让人才一展才能呢?  相似文献   

19.
由于父母远赴澳大利亚求学,一批稚嫩的“小留学生”也随之来到了这块广阔、富饶但却十分陌生的土地。不同的语言、风俗、人情以及所有陌生的东西,一下子展现在他们的眼前,这对于东方文化还没有深深根植在心中,却又受到西方文明猛烈冲击的孩子们来说,将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20.
【策划人语】昆明西山区团结乡永靖中心学校被称为该区最偏僻的山区学校。在记者到该校采访时这里非但无法上网甚至连电视都没有。就是在这样相对闭塞、枯燥的环境里,仍有数位"80后"的年轻教师在这里坚守。与他们交往时你一定会被他们的那份质朴、淡定、奉献所打动。这哪是以往人们脑海中"80后人"的印象!他们不能像支教教师干上一年就回城,他们须在这里扎根,相较城里的年轻人他们失去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还是听听他们自己的述说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