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秀宏 《科技文萃》2005,(7):175-176
某国际机构在世界范围内做过一项调查,让青少年列出自己崇拜的人.结果,绝大部分国家的青少年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比较靠前的位置甚至是第一位,只有中国的青少年是把父母放在最后一位.另有一个民意测验表明:70%以上的日本孩子的崇拜对象是父母,而中国孩子崇拜自己父母的仅有1%.  相似文献   

2.
现在许多家长都给我来信,问我相同的一个问题,即孩子在学习时,是否需要父母的“全陪”?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谈。美欣姐姐每个家长朋友都希望自己家庭幸福美满,孩子聪明大方,学有所成。而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是单单靠钱能解决问题的,而主要是靠家长的陪伴和用心。现在有很多的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在小学阶段,有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读书比较专心,而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学习的专注程度就不够。也就是说同样是花钱让孩子去补习,而有的孩子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可见,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家长朋友们,不要把孩子交给…  相似文献   

3.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而在孩子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教育.美国人的父母从小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来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让孩子树立一切靠自己的思想,最终成为一名诚实守信、富有创造力的公民.  相似文献   

4.
有国际机构曾在世界范围内做过一项调查,让青少年列出自己崇拜的人。结果,绝大部分国家的青少年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比较靠前的位置甚至是第一位,只有中国的青少年是把父母放在最后一位。假如这个调查结果基本能反映实情的话,那很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青少年为什么不那么崇拜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走向社会,是在父母的指引教育下逐步开始的。正常情况下,父母在子女心中目建立一个良好甚至是高大的正面形象,应该容易。孩子从小崇拜父母,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但是,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影响子女对父…  相似文献   

5.
芬兰的孩子从小就被告知,想要什么必须自己挣。父母除了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外,孩子多要任何东西都必须靠自己的劳动。十二岁以前,小孩可以靠改正一个缺点,来挣零用钱。如改正没有礼貌,公共场合大声喧闹,没有把脏衣服送到盛脏衣服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困难总是难免的。虽然要克服有些困难离不开朋友的帮助、家人的照顾,但那是起辅助作派用的,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然而,现在的许多父母却为自己的孩子撑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伞。父母关爱孩子是应该的,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些风雨,家长可以在风雨过大时帮孩子一把,但不能只要有风雨,就立刻替孩子打开雨伞,甚至到了雨停云散之时仍不愿合上伞。这样,表面上看父母在为自己的孩子着想,但实际上让孩子失去了一次接受风雨洗礼的机会,甚至会让孩子过分依赖父母手中的伞。说到这,我想起了现在孩子生病时的情形,就算得的是普通…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班主任)。班主任在学校就是学生的父母,班主任的工作,一言一行将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做人的思想,人生观,学习观。我认为班主任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去关心爱护,才算尽职。一是要做到三勤即:眼勤、嘴勤、腿勤作为班主任老师,我认为眼勤、嘴勤、腿勤是做好班  相似文献   

8.
怎样使孩子具有主动性成功的孩子常常都是靠父母推了一把。这正是孩子需要的父母正确的举动。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有生动性的人,下面几种方法比较可行:·让孩子自己抉择。·少给物质享受多给鼓励。·帮助孩子抓住重点。·为孩子拓宽视野。·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相似文献   

9.
年轻父母可以做自己的梦,但万万不可让孩子或者别的什么人来圆自己的梦。父母一旦把孩子看做自己的梦,孩子便应该是完美无瑕,孩子便应该不折不扣地实现父母为其设计的目标,否则,父母便认为孩子回报自己的只是失望。事实上,父母的这个梦是很难实现的。尽管孩子都是好孩子,但由于潜能和后天环境等原因,孩子们的起跑点和终极目标不可能都在一条线上,而这并不妨碍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经过努力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成就事业。遗憾的是,我们不少父母总在孩子身上做着自己的梦,幻想自己可以给孩子完美的一生,甚至把孩子的“最佳”发展看做是罩在父母头…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2012,(2):49-50
陈海生:孩子物质攀比的后盾是家庭。学生不是财富的创造者,一切都靠父母的供给。父母对财富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心态。有的家长为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咬紧牙关,节衣缩食,好像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实际上是害了孩子。因此,  相似文献   

11.
晏红 《家庭教育》2010,(10):30-31
乔先生是一个软件工程师,经常国内国外穿梭,妻子在某大学做科研工作,两人都很繁忙,于是他们把孩子放在老家交给老母亲养育。有些同事劝他们不要只顾忙于自已的事业,把孩子的教育耽搁了。乔先生说,自己从小生活在农村,老师和父母根本都不怎么管,全靠自己刻苦努力走出家门,进而走出国门,孩子只要自觉,用不着大人天天在后面跟着、催着。  相似文献   

12.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采用了“三自”教育的形式,即学习靠自学,生活靠自理,做人要自觉。学习靠自学。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我的做法是:不陪读。使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上课专心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是你的“本职工作”。孩子碰到问题询问父母,父母除了做些必要的解释外,由她自己去请教那不见面的教师:“词典”、“磁带”  相似文献   

13.
很多父母埋怨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节约、自私、花钱大手大脚等等。需知,如果孩子不知道爸爸妈妈是如何靠辛勤工作给家里挣钱的话,他们就不会把金钱与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孩子们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父母就可以也应该把您如何靠努力工作来谋生、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的道理讲给孩子听了。  相似文献   

14.
孩子要靠父母养育成长,但是,父母不一定真正、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误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特长,其实,很多孩子不是没有特长,而是很多父母不了解什么是孩子的特长,更不能很好地发展孩子的特长。每个孩子的特长,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即个体的优势。它表现在孩子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身心发展等方面。如有的孩子善于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有的孩子办事公道,实事求是;有的孩子善于交际,对群体的适应能力很强;有的孩子对体  相似文献   

15.
父母深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不少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甚至包揽孩子的一切。马卡连柯把父母这种事无巨细的包办代替,甚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做法说成是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在生活中确有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在将这份“最可怕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孩子习惯了父母的“包办”,习惯了享受来自大人的照顾和关爱,一旦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  相似文献   

16.
每个做父母的都想给孩子一份终生受益的礼物。这礼物该是什么呢?是金银财宝、丰厚家产还是自立于社会的能力?回答自然是后者。陶行知写道:“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我们要想使孩子成为廿一世纪的好汉,就必须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让孩子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为父母争气,为国家争光。本期家长学校请大家到两所幼儿园,看看他们怎样追赶时代潮流,将竞争意识注入父母心中。 如皋市蒲行幼儿园——  相似文献   

17.
在家庭教育中这种现象很常见:以父母的好恶来决定孩子的好恶,以为父母喜欢的孩子也喜欢,以为父母不感兴趣的孩子也不必感兴趣,总爱把父母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而且很多父母认为自己这样做,客观上是为了孩子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家长教育倡行者郑委在答《家庭》杂志记者问时说过:"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推给老人,这叫渎职。老人可以帮着养,育的事一定要靠父母自己。"他还说:"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了,但也太不会爱孩子了。会爱才是真正的爱,真爱需要学习……"郑委先生真切地道出了笔者急切想对年轻父母们说的话:"学会真正爱孩子吧"。一、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小时候不管我,现在管我有什么  相似文献   

19.
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生儿育女,为人父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平常事。尽管这样,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会把“爸爸”、“妈妈”看作一生最神圣不可替代的称号。新生的婴儿为父母带来了创造生命的巨大喜悦,也给他们带来了将幼小生命抚育成人的沉重而神圣的责任。●父母对子女的爱和照顾,是一种本能。没有谁不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愉快、成功。但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使为人父母者仅仅靠天性所赋予的爱去关心、照料下一代已远远不够。卢梭有一句名言:带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人类的父母与动物的父母有着本质的区…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们对一些父母说“你们把孩子当作了工具”,父母们肯定会觉得很委屈。为了孩子我们自己少消费让孩子上各种班;为了孩子我们放着自己家舒适的大房子不住,跑到孩子上的重点小学附近祖了一居室一家三口挤在一起;为了孩子母亲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把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当作自己全部的工作内容……这难道是把孩子当柞了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