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莉 《考试周刊》2012,(15):7-7
现代文阅读在历年高考中都占有较大的比值,也是高中阶段与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大纲要求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结构,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现代文的要求进行推断和想象,  相似文献   

2.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语文考试大纲(广东卷)》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提出了三个层级九点要求。其中,第一个层级是“分析综合”,三点要求分别是: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以下笔者就2009年广东高考实用类“分析综合”答卷的典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答题指导说明。  相似文献   

3.
邹天顺 《广东教育》2011,(12):16-17
文言文阅读之综合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要准确地答好这类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方略和陷阱突围技巧。一、深知要领,解题有方(一)筛选文中的信息。1.弄清信息筛选题的设题方式:(1)对某一问题直接提问。如:以下各句话中,构成某某怎么样的一组是。(2)对某一方面的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和辨识。  相似文献   

4.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其考点一般集中在如下方面:考点一:总揽文章要义。概括作品内容如2010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6小题: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又如2010年辽宁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2题中第1小题: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5.
谢国华 《高中生》2010,(12):8-9
从2010年高考湖南卷文言文阅读题设题情况来看.文意理解题其实涵盖了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的考查。  相似文献   

6.
“概括”与“分析”是语文学科的两大核心能力要求,它们都属于高考语文能力层级中的“分析综合”,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理解或混淆“概括”与“分析”这两种命题要求,不但可能误读题意,导致答题出现方向性错误,更有可能带来答案混杂不清的失误.文章拟从语文高考文本阅读题的答题失误入手,剖析考生答题失误的根源,指出认识“概括”与“分析”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7.
《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考查与现代文是相同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综合的能力。包括:(1)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能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能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及写作特点。(3)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归纳文章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2.鉴赏、评价的能力。(1)能鉴赏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文学形象、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2)能评价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题目中用“文意理解”有别于考查字词等认读能力,应包括鉴赏评价在内的诸能力。  相似文献   

8.
唐海波 《广东教育》2008,(12):42-43
【考点透析】文言文阅读中的“言”是基础,应该在读懂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归纳概括”要求考生在整体阅读后,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判断、提炼和综合,分清哪些是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哪些信息是论点与论据,哪些是人物的主要性格与品质,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原因与结果,这个过程主要是分析。  相似文献   

9.
关于现代文阅读概括类试题的考查,2009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是这样表述的:"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文学类文本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10.
左连英 《成才之路》2009,(24):36-37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考查点有以下六个: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与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思路,归纳文中要点、概括中心,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而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类试题(“表达效果”“有何好处”之类问法也属此类),以上几个考点都可以涉及,所以考查频率高(在2008年19套高考试题中就有11套对其进行了考查),难度系数大。所以化难为简,把握答题技巧,是现代文阅读板块拿分的关键。现从简明实用的角度对作用类试题的答题技巧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其具体要求有三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 )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 .分析综合 :(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2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 )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和想像。 3.鉴赏评价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998年以后 ,该文段设计四个题 ,其中文字表述题 3个 ,多项选择题一个。试题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2.
高考对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要求是理解、分析综合.其中分析综合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筛选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态度.这些考查学生对选文整体或某关键环节的理解,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是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综合能力,难度较高.但只要考生基础扎实,把握技巧,亦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是高考语文学科必考的重要内容,从全国卷看,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占一个大题,四个小题,赋分达到22分,约占全卷150分的14.7%。因此,对现代文学阅读的复习备考历来受高三师生的重视。根据考纲要求,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的主要考点是:对文章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理解,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从近年来全国及各省(市)的试卷看,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选材趋势是:几乎是散文的一统天下,而且以当代为主,名家作品居多,新作和外国作品偶有出现。这些考点和选材只是总体要求和总体趋向,而就某一篇文章而言,测试什么,如何设题,却大有讲究,尤其讲究命题切入的角度,因为这是命题者审美旨趣和命题技巧的体现。统览近年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其命题思路和切入角度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在文言文板块,“分析综合”是必考的一个点。所谓“分析综合”是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对于文言文,高考定位在“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上。而“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15.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考试模式比较统一、规范,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着重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内容,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但是,论述类文本阅读文章一般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语言简洁,表达准确,涉及领域广泛,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背景,给考生阅读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找准行之有效的答题方法、技巧,在解决这种题目时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准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作了横向的分析和纵向的比较,发现这类文章的命题一般集中在如下六个方面。下面我们依次对这六个方面作简要梳理,以期对同学们备考能有所帮助。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的含义 如2010年海南/宁夏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金石书画漫谈》第1小题:下列关十“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主旨大意就是文章或段落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主旨大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大意的概括和归纳能力,这类试题在高考阅读理解题中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8.
读懂考点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这个考点不是孤立的.它与“概括作品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等紧密关联,相辅相成,这种紧密关系在2011年高考福建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表现得尤其典型。  相似文献   

19.
独立阅读是孩子们在阅读考查中失分最多的题例。每当孩子们遇上独立阅读题就如临大敌。一句话,独立阅读,孩子们想说爱你不容易。为什么会这样呢?应该说孩子们经过日常阅读教学时的各种训练,是足以应对测试的。问题出在考什么和怎么考上,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此。弊端一:考查者设计的独立阅读题型单一,评价也单一目前大多数的独立阅读检测题还是停留在对阅读客体(文章)静态的分析上,单纯地着眼于文章的内容、结构、写作特点的分析。比较常见的题型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  相似文献   

20.
李玉莲 《教师》2012,(25):63-63
语文备考复习,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序化.即让散见的知识系统化。科学的序化能让复习思路清楚,目的明确,训练高效。科学的序化是语文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一、按考纲能力层级序化(1)识记(A):①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名句名篇。这些是考纲明文规定的、静态的知识。②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固定结构、常见修辞方法、鉴赏术语、常见意象等,这些是答题必备的知识。(2)理解(B):对感悟材料的含意,进行简单阐释,非静态呈现.而是动态陈述。考查内容主要是文言文阅读(实词含义、词类活用、虚词用法、文句理解、句意翻译等)和现代文阅读(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含义)。(3)分析综合(C):分解剖析、归纳整理。分析综合能力是阅读能力中的一类,是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内容推断和想象。其中筛选与整合、推断和想象是核心能力(考题体现在文言文阅读、科技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