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2014年8月,央视外语频道综合部评价调研组选取CCTV-NEWS、BBC、CNN等三家国际主流媒体新闻频道中的三档综合新闻栏目进行节目定量比较研究,旨在通过对相似栏目播出效果的对比,分析我们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的优势与不足。本文的调研内容是自采新闻。自采新闻是新闻频道运营的核心资源,反映了其背后电视新闻团队的整体水平,更体现了频道在新闻选题、人员部署、策动报道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统一标准,本文将有记者出镜的新闻定义为该节目的自采新闻。我们选取了CCTV-NEWS的《News Hour》、BBC的《Global  相似文献   

2.
正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节目1986年底开播,当时只有两个外籍雇员,负责英语文字把关。现在,英语新闻频道(CCTV NEWS)的外籍雇员接近250人,遍布所有工作岗位。从两个到两百多个,哪些因素促使外籍雇员大规模、全方位介入中国国家电视台的新闻采编呢?从CCTV NEWS27年的发展当中我们或许会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3.
如何操作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年的改革,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新闻传播理念正从正面报道向舆论意识的觉醒、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从宣传意识到报道意识转变,与此同时,新闻报道方式也悄悄地在革故鼎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新闻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多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由中央电视台亲自打造的新闻纪实性节目《焦点访谈》以“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为宗旨,一开播就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随后,央视又适时创办《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栏目,大做“深度”文章,以满足受众需求。目睹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火爆”,…  相似文献   

4.
在CCTV-4众多版块或栏目中,《爱世博》在报道方式和视角上独具特色。这档节目从2010年5月4日开始在CCTV-4《中国新闻》栏目播出,其宗旨是:“人人都是主角”。内容是通过与央视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和激动网等网络媒体开展合作,播出从网友征集来的图文故事、留言、博客微博、照片和视频等,以民众视角向世界报道上海世博盛事。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08,(7):53-53
2008年6月19日下午,2008贵州电视台媒体推广暨“远大&#183;论道”新播出季与图书出版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隆重举行,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发布会上宣布,新播出季里,他将继续担纲贵州卫视高端对话节目《论道》的喜宾主持,  相似文献   

6.
1992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开播国际卫星电视频道,即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从1992年到2012年这二十年中,我国对外播出的电视频道在播出语言和频道类型都大为丰富。仅中央电视台就开播了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和阿拉伯语的国际频道,其中既有综合频道,还有英语新闻频道和英语纪录频道  相似文献   

7.
本刊《发言人》栏目开办三年来。一直在追踪并记录着中国新闻发布制度的进程。采访了主管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高端人士、中央部委和地方的新闻发言人。对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也做了专访。另外,对于政府部门举行的重大新闻发布会,本刊也同样进行了深度地报道。 本文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兼全球新闻研究室主任。作为一位学者,他身体力行地在推进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2001年至今,他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球传播系列高级研讨班和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联合主讲。编著和译作有《新闻发言人全书(三卷本)》《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发布——一个发言人的必备手册》《运营媒体》和《媒体与权力》等。编者拿到这篇文章时,的确感受到专业的理论含量,更感受到了实践的热度——  相似文献   

8.
刘毅 《对外大传播》2014,(10):44-46
正1930年,15岁的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进入《京津泰晤士报》工作,从此开始了长达75年的新闻生涯。也从此,他把自己融入到历史汹涌的浪潮中,开始了一段见证中国的历程。爱泼斯坦一生的新闻事业大致可以1951年为分界线。1951年以前,他受雇于美国合众社、《纽约时报》及《时代》等外国报刊社,以战地记者身份报道中国的最新情况。1951年以后,他定居中国,受宋庆龄之邀参与创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七套《乡土》栏目,台湾三立电视台《在中国的故事》栏目等新闻媒体,特地来到百岛之地洞头,拍摄“海洋民俗八大巧”,并各以40分钟的专题予以播发,播出后反响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10.
正2月17日,中国外文局首次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同时公布了以拼音形式进入英语话语体系的中文词汇认知度TOP100总榜单,受到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月17日和2月20日对报告及相关内容进行了报道,新闻频道以报告为基础制作了《中国词儿世界范儿》系列节目连续5天滚动播出,其间中央电视台还专访了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初《对外大传播》开始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共同主办《新闻发言人栏目时,发表了新闻局局长郭卫民的专访文章《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2007年新年到来之际,《对外大传播》再次采访了主管新闻发布具体工作并主持过数十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的郭卫民局长。  相似文献   

12.
触摸时代脉搏,关注全球的经济文化走向,了解国际间的合作发展进程是本刊开办"高端对话"栏目的宗旨。自栏目开办以来,先后有贵州电视台的《论道》栏目和中央电视台二套的《经济半小时》走进本栏目。2007年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以嘉宾主持的身份走进贵州电视台演播厅,掀开大型高端对话节目——《论道》的序幕。龙永图在本次《论道》中对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教授。李稻葵师从于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教授,中国新一代海归学者,致力于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炼相关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为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出谋划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在这次对话中,两位高端人士以独特的视角,揭开了"诺贝尔奖"——国人学术界心中百年梦想背后的故事及中国学术界如何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最强音。贵州电视台《论道》栏目分两期播出,我们对此进行了编辑整理,以飨读者。敬请大家关注"高端对话"栏目,并请各相关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提供线索,以便我们把此栏目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10,(4):4-4
四川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近日正式开播,东南亚地区居民打开电视已经可以看到与四川有关的新闻、社教、文艺类节目。从下半年起,该频道将陆续在欧洲以及北美地区播出。  相似文献   

14.
他在一个报社工作了三十多年,生活的轨迹与他所钟爱的新闻事业紧紧地相扣在一起;他一路行走一路沉淀,其发表在《人民日报》或《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大量新闻作品及蕴涵真知灼见的专著《大门打开之后》《西行纪闻》、《南部写真》等书及长篇论著《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等,多次获得全国性的新闻奖项,深得业界好评;他在任职《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后,仍然深入基层实地采访.最近他为采写《走进“林都”伊春》,冒雨探访汤旺河林场伐木劳模的情景令陪同的宣传干部感动;尤其是听他对“三贴近”的解读,让人感到一个新闻人的实践与思考是那样宝贵。收到本刊“与总编面对面”栏目的邀请,王谨在忙碌中愉快地接受了专访。一个下午,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们开始分享他在对外宣传上的思考……王谨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新闻)硕士学位。在人民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已有32年,发表新闻作品两百多万字。  相似文献   

15.
三年前《对外大传播》改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的指示.开办了《新闻发言人》栏目,密切追踪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程.以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新闻发言人”。就能看到本刊发表的《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三部委新闻发言人畅谈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的追求——快、准、稳》《美国新闻发言人:“半杯水”的两种表达》《地方政府新闻发育人制度渐入佳境——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纪实》等文章.这些文章被很多网站转载。本刊还收到了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象征,是中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周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时刻感知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日益关注.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更是吸引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澳大利亚人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许多外国媒体驻京记者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成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权威来源之一。 通过2006年的58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越来越多.误解越来越少。向世界说明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来推进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 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中外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新?  相似文献   

16.
三年前《对外大传播》改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的指示,开办了《新闻发言人》栏目,密切追踪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程,以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新闻发言人”,就能看到本刊发表的《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三部委新闻发言人畅谈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的追求——快、准、稳》《美国新闻发言人:“半杯水”的两种表达》《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渐入佳境——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纪实》等文章,这些文章被很多网站转载,本刊还收到了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象征,是中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时刻感知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日益关注,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更是吸引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澳大利亚人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许多外国媒体驻京记者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成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权威来源之一。通过2006年的58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越来越多,误解越来越少。向世界说明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来推进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中外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担当发言人的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这是他自2005年8月上任后第二次在这里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工作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推进,向中外记者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对外大传播》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感受了蔡武主任与中外记者近距离展开的答问和交流。记者们尤其是境外记者提问踊跃,会场气氛如同2005年年终蔡武主任履新后第一次亮相新闻发布会时一样热烈和活跃。在用了8分钟左右的时间简要作了介绍后,他将一个多小时留给记者提问。散会后他还在台下与上前围住的记者们继续交流了10分钟,他说:“能够有更多机会和媒体更直接地沟通,也是我的愿望,我一直在推动。”记者们都笑了。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由土耳其作家工会外联部主任Dursun OZDEN先生率领的土耳其摄制组圆满完成了专题纪录片《吐鲁番坎儿井》的拍摄工作,该纪录片以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为线索,围绕坎儿井这一生命源泉展开叙述,内容充分反映了当地各族百姓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幸福生活的美好现实,该纪录片将在土主流的NTV新闻频道分期播出。  相似文献   

18.
触摸时代脉搏,关注全球的经济文化走向,了解国际间的合作发展进程是本刊开办"高端对话"栏目的宗旨。自栏目开办以来,先后有贵州电视台的《论道》栏目和中央电视台二套的《经济半小时》走进本栏目。2007年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以嘉宾主持的身份走进贵州电视台演播厅,掀开大型高端对话节目——《论道》的序幕。龙永图先生在本次《论道》节目中全方位解读博鳌亚洲论坛,贵州电视台《论道》栏目分两期播出,我们对此进行了编辑整理,以飨读者,从而为读者进一步了解博鳌亚洲论坛打开了一扇窗……敬请大家关注"高端对话"栏目,并请各相关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提供线索,以便我们把此栏目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前后,英国广播公司(BBC)集中播出了几部有关中国的纪录片。与将中英教育理念之间的冲突戏剧化的《中国式教育》和夸张溢美的《中国新年》相比,"客观中立"的六集纪录片《中华的故事》在海内外引来不少好评。一、《中华的故事》:全球影响《中华的故事》是通过传统电视媒体首先在BBC二频道和美国的公共电视台(PBS)上播出的。这两个渠道面向知识界,偏重文化口味,影响的是西方社会中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触摸时代脉搏,关注全球经济文化走向,了解国际间的合作发展进程是本刊开办"高端对话"栏目的宗旨。自栏目开办以来,先后有贵州电视台的《论道》和中央电视台二套的《经济半小时》走进本栏目。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害。灾害带给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在灾害中,中国媒体也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两个月后的今天,冷静回望这场灾难,一些曾经遗失的美好在这次地震中被我们重新拾获。白岩松,一位站在中国舆论最前沿舞台的表达者,一位参与中国重大新闻事件直播最多的主持人,这次地震带给他什么样的心灵震撼?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对话白岩松,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迪和思索。我们对此进行了编辑整理,以飨读者。敬请大家关注"高端对话"栏目,并请各相关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提供线索,以便我们把此栏目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