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前,我们分头了解了家长对子女前途问题不正确的看法,作了分析研究;并做好了动员家长来开会的工作。开会那天,由於家长到会有先有後,所以班主任便陪着早到会的家长在班内谈话,向家长介绍他们子女的学习情况,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一般的生活学习情况,从谈话中也了解了家长对孩子们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一、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绝大多数的农村家庭中只有两个孩子。可以说供孩子上学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然而,据我们对所在的学校以及周围学校的了解,很大一部分农村学生都不愿意学习,他们来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学校和家长对他们提出的上学要求。他们轻松的花去父母的钱,同时又能很逍遥的度过每一天,不需要去干繁杂的家务劳动.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中一部分人对学习厌倦了,课上不注意听讲,课下不完成作业,甚至逃学或离家出走。极个别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仇恨乃至杀害逼迫他们学习的亲人。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减轻学生负担,要加强素质教育,但落实起来困难很大。本文就家庭的不良影响和家长如何缓解孩子的厌学情绪两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家庭对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有哪些影响呢?1.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心切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必须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毕业后出人头地,有一份高级白领工作。为此,个别家长逼孩子晚睡早起,除了上学就是在家里读书,写作业,不许看…  相似文献   

4.
王列富 《河南教育》2010,(10):29-31
在大学阶段,学生由于远离家庭,需要经常向家长汇报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但是他们却往往是报喜不报忧,甚至提供相反的信息。家长对子女的表现情况不清楚,也就无法配合学校教育,最终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最后损害的一是家长的希望,二是学生的前途,三是大学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农村家长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都希望子女到条件好、质量高的学校就读。由于农村收入不高,到城里读书,会增加很多负担,而农村初中寄宿制的学校花钱少,正符合家长的心愿;还有的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对子女的生活学习无法照顾;还有的家长,即使不外出,由于学校和农村的作息时间不吻合,也把学生送到寄宿制学校。这样家长可以放心地外出  相似文献   

6.
学生厌学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厌学是教育实践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是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甚至也是令厌学本人感到很痛苦的事情,因为在许多时候,学生自己也不希望自己厌学,但他们却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这一问题,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得不到较好解决的话,其累积性效应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更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形成一种“厌恶性反应定势”,即一接触学习情境就可能无意识地涌现出焦虑、压抑、烦燥,甚至恶心等种种不适应的心理、生理反应,这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而且严重的厌学行为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往往会造成不利影响,容易使他们形成退缩、自卑、逃避、自我概念不良等个性特征。对此,笔力图结合自己在学校心理咨询实践中的体会和反思,从心理学的视角揭示导致某些厌学类型的深层内在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7.
部分学生厌学,差不多是一个世界性教育难题。据调查,中国学生厌学的比例相当大,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5%以上,厌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为此困扰。本刊为此接到众多家长和学生本人的来电,孩子厌学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就此问题专家们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厌学的孩子和家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农村初中辍学率回升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国家“普九”标准要求,初中生辍学率不得超过3%。但近期的抽查结果显示,已通过“普九”验收的很多农村地区的初中辍学率达5%以上,部分中学达20%左右,个别中学甚至更高。农村初中辍学率回升问题已无法回避。辍学率回升原因有新解分析当前农村初中辍学率回升的原因,除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部分学生厌学等众所周知的原因有关外,还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很大关联。1.部分家长法制观念淡薄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部分农村家长未认识到保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一种法律规定,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子女上学态度消极,拉子女后腿甚至逼子女辍学回家…  相似文献   

9.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子女”教育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艳 《湖南教育》2005,(17):17-19
“留守子女”教育与流动子女教育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两个方面。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专项调研中发现,因家长外出打工,疏忽了对子女的教育和管理,这一部分学生有的因厌学而辍学,已成为流失学生中新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独生子女、单亲子女、留守子女的不断增加,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教育环节也越来越薄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厌学、早恋、沉迷于网络、拉帮结派及打群架、偷盗、抢劫和强占他人财物等现象越来越多。对这类"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与转化成了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一、"问题学生"的定义及分类"问题学生"是指具有反复、持续的攻击性、反社会性、对立、违抗行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一些行为违反了与年龄相适应的社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天真无邪的,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但学生厌学是当今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就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矫治其厌学心理。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农村家长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都希望子女到条件好、质量高的学校就读.由于农村收入不高,到城里读书,会增加很多负担,而农村初中寄宿制的学校花钱少,正符合家长的心愿;还有的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对子女的生活学习无法照顾;还有的家长,即使不外出,由于学校和农村的作息时间不吻合,也把学生送到寄宿制学校.这样家长可以放心地外出打工,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从事生产,安排生活.  相似文献   

13.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身心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技校阶段是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对我校三个班级共152名学生就“你是否乐于学习?”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回答“经常是”的学生仅有29人,占总人数的19.1%;回答“有时是”的学生有106人,占69.7%,这类学生怀有程度不等的厌学心理;回答“从来不是”的学生共有17人,占11.2%,这类学生厌学心理严重,他们完全是在家长和老师的检查督促下被动地进行学习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人检查督促就不学习。调查同时表明厌学学生的队伍随年级增…  相似文献   

14.
很多家长感觉到,他们已经很难和十几岁的孩子进行足够的沟通。下面的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消除和子女之间的隔阂:(1)家长要学会当一个好听众。许多青少年认为自己长大了,有了一定的主见,已经不愿意再当被训导的角色,但他们思想活跃,又希望有个细诉衷肠的对象。这时的家长应该改变原来的教育方法,努力创造一种“聆听的气氛”。最好的  相似文献   

15.
一、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师.调查表明:厌学学生的家庭教育大多存在严重问题.首先,家长意识淡薄,送子女读书积极性不高.我国落后地区的农民非常务实,他们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后,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实行自主择业,许多毕业生找"铁饭碗"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倘若南下打工,不读书与读书,差不了多少.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家庭也开始富足了,家长不惜智力投资,期望子女一心一意读书、成长。但在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问题上,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认识,只希望子女读书,不要求他们全面成长。为了读书,可以"肩不担担,手不提篮";认为给自己的子女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生活得舒舒服服,甚至连一些举手之劳的自我服务性劳动也"包"了。不让孩子玩,不给孩子一点自由,担心孩子玩了,学习会不行,安全会出问题,等等。可以归结为父母对孩子过多关注和宠爱。高期望和高标准的要求,往往给孩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中国越来越多的领域和行业走向世界,中国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接受先进的西方教育尤为迫切。而且,他们更愿意对子女的教育进行大量的投资。由于他们对未来有好的预期,所以,他们既希望子女受到西方特色教育,又希望子女接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学好英文是当务之急。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大一部分家长不可能将子女送到国外就读。所以,这些家长开始回过头来,关注我们的教育市场,关心我们国内现有的师资是否有能力提供他们所渴望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原始数据,通过主因子分析找出影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行为主要影响因子,再通过主因子回归分析预测出三大类学生最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预测厌学类学生动机行为的最大因素是自我概念、家长要求、与同伴影响,其次是学习目的与归因;②预测次厌学类学生的最大因素是自我监控行为,其次是恒心与毅力,他们渴望成功,并希望得到鼓励与认可;③预测乐学类学生学习外语动机行为的最大因素是他们学习外语有兴趣、有目标,他们社会竞争意识强,同时,与其他类学生相比,他们更多表现出对鼓励、关心和认可的渴望.  相似文献   

19.
现今,学生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是一种普遍现象,作为教师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使学生尽快摆脱厌学的情绪,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一、对厌学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和正面引导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厌学的学生。可以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为什么不爱学习,并及时对厌学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和正面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要想活得有尊严、有意义,必须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因为知识能开发潜能,增长才智,摆脱愚昧。不能像阿韦龙野人那样,虽然有正常人的智商却因错过了人生发展的最佳黄金时期而连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常识都学不会,只能像动物那样生活。也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感染和激励学生,消除他们的厌学心理,或者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给他们一些劝勉,让他们看到希望,相信只要自己努力,“跳一跳也同样可以摘到树上的桃子”。  相似文献   

20.
鼓励的艺术     
学校召开家长会,绝大部分家长对学生的成绩最感兴趣。坐在教室最后边的家长头也不抬,木讷地听着。显然他们因子女的成绩不好感到不好意思,至少在众多家长面前抬不起头来。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转化家长的思想呢? 我首先精心设计了简短的开场白,打消他们心理上的顾虑。我说,学校本着为学生一生负责、本着人人成才的目的,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我还真诚地告诉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