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巴西柔术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它的技术和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一旦形成控制姿势,使用柔术者可以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将对手瞬间制服。那些希望寻找到高效防身武术的人们,可以在巴西柔术中得到最直接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巴西柔术 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它的技术和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一旦形成控制姿势,使用柔术者可以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将对手瞬间制服。那些希望寻找到高效防身武术的人们,可以在巴西柔术中得到最直接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巴西柔术     
《中华武术》2004,(1):48-50
巴西柔术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它的技术和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深入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然后在地面上获得控制的姿势。一旦形成控制姿势,柔术练习者可以使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术等多种攻击手段,将对手制服。  相似文献   

4.
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它的技术和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一旦形成控制姿势.使用柔求者可以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将对手瞬间制服。那些希望寻找到高效肪身武术的人们.可以在巴西乘术中得到最直接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柔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000年,在现在流行的巴西柔术中使用的众多打斗技术,可以从中找到传统的中国功夫、印度武术、希腊角斗术、埃及打斗技、美索不达米亚搏斗术等格斗技的踪迹。  相似文献   

6.
采用史学考证法、文献综述法,从东西方文化交流视角,对巴西柔术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东西方武术文化的交流衍生出了巴西柔术;带有独特技击性的巴西柔术拓宽了武术的外延;集西方实用主义和东方教化思想与一体的巴西柔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建议:中国武术的改革应当在建立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重视技击性的创新与提升和传统文化的融入。  相似文献   

7.
方西东 《精武》2003,(1):43-43
格雷斯柔术源于巴西,是一种重摔技的格斗术。与日本柔术相比,格雷斯柔术更注重顺势而发。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4,(1):51-53
巴西柔术起源于日本的柔术,但在技术上和训练方法上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日本柔术是一种包括徒手和使用武器的武术。它是武士在战斗中使用并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终极格斗是起步较晚,近几年发展迅猛的搏击运动,它在脚踢拳打、膝肘重击的基础上加上了"地面技",融入了巴西柔术与日本柔术的元素,我国为武术大国,国内武术氛围浓厚,许多散打运动员成为终极格斗的人才库。所以中国终极格斗运动发展极其迅速,其中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如著名散打教练员赵学军的高徒张铁泉、"东北虎"王冠、居马別克、张立鹏……最值得一提的当属目前人气最高的中国终极格斗运动员李景亮,中国专业搏击媒体《拳击时空》公布了首期中国综合格斗男子选手P4P前十排名榜单,在本期排行榜上,中国拳迷非常熟悉的"嘎子"李景亮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10.
北京安迪柔术馆始创于1998年,馆长安迪是一位美籍华人,拥有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练习巴西柔术和无限制格斗有8年时间。他当时想在北京这个多种武术云集的地方寻找可以一同练习柔术的伙伴,但是没有发现,于是他开始着手组建中国第一家柔术馆。如今,安迪已经定居北京,悉心经营他的柔术俱乐部,目前,俱乐部现有会员20多人,培训100多人次。  相似文献   

11.
巴西柔术特有的地面技术与极强的街战实用性是其重要的技术特征,它与我国的传统武术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巴西柔术的全球化传播给传统武术发展提供了借鉴,重点突出技击特征与实用性是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柔术地面控制技术,作为一门古老而智慧的武术,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柔术的核心理念强调非暴力和自卫,具备了独特的价值。本文将探讨柔术地面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多个领域,而不涉及与军队或部队相关的内容。柔术技巧在自卫和个人安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帮助人们有效应对潜在威胁。同时,警察、保安等执法和安全从业人员也经常接受柔术培训,以提高逮捕和执法行动的效率,减少使用暴力的可能性。柔术还以其竞技性质受到体育爱好者的青睐,成为一项备受欢迎的竞技体育。此外,柔术技巧的团队协作应用以及与法律和伦理相关的问题也将在本文中得到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华一 《武当》2013,(2):36-37
从美国伊鲁山度功夫学院武术交流训练一回国,金震宇就忙于筹备下一季度在上海巴西柔术学院举行的“以色列Krav Maga马伽术防卫体系”特训课程。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武术申奥近期,为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文件精神的整体部暑和要求,国家体总局武术中心重启武术入奥运会规划。众所周知,除了武术在申奥,泰拳也正式提出申请,巴西柔术、印尼武术班卡西拉等项目都在跃跃欲势,再加上电竞、棒球等也纷纷加盟申奥大军,竞争必将相当激烈。入奥是几代武术人的宿愿与梦想。早在86年前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体育协进会决定选派国术表演队随中国奥运参赛团前往柏林。  相似文献   

15.
格雷西柔术或巴西柔术同样因其是在街头打斗中发展起来的而闻名,它适用于一对一的徒手打斗。它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格斗体系,可以有效地训练柔弱的人对付  相似文献   

16.
巴西柔术     
柔术历史追根溯源,巴西柔术源于中国古代的手搏。后来这种武技传遍亚洲各地,并被融入日本武士的古武道中。柔术和柔道后来成为日本最主要的徒手格斗武道。在19世纪末期,日本的一位名叫前田光世的柔术大师(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的得意弟子之一),到欧洲和美洲旅行,同各种挑战者决斗并打败了他们。前田光世1910年在巴西同一位名叫卡斯托·格雷西的政要成了好朋友,后者帮助他在巴西建立日本移民社区。作为回报,前田光世把柔术的格斗技巧传授给卡斯托  相似文献   

17.
巴西柔术教给大家,当块头大、身体壮的攻击者从有利的姿势上攻击你时,你该如何保护自己。同时它也教给大家获得这种有利姿势的方法。有利的姿势是指:当你形成这种姿势时,你可以控制并猛揍对方,而对方无法攻击你。"骑乘式"就是这样一种姿势,它是指一方躺在地上,他的对手骑  相似文献   

18.
柔道运动起源于我国的柔术。柔术则是一种打、踢、摔、拿的拳术,是我国民族武术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六三八年,我国明朝末年的少林寺拳术高师陈元赘将柔术传到了日本。当时,日本人福野七郎、三浦与次郎、矶见次郎等拜陈为师,后成高徒,成名当世。从此,柔术便在日本盛行起来,并在辗转相传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种流派。  相似文献   

19.
柔道运动的发展柔道是日本独特的武道之一,具有传统的文化。其特征是对于对方的进攻力量不施反抗,而是利用其力,将其摔倒,使用绞技、关节技、固技等招数进攻、防守;同时亦以锻炼身体和精神修养为目的。柔道的母体是柔术。柔术的流派有以下七种:竹内流、极心流、扬心流、关口流、起倒流、涉川流和天神真扬流。以后,  相似文献   

20.
武兵 《精武》2006,(10):30-31
贴身快摔为近战技法,是武术技术体系中重要内容之一。实战中通过成功使用摔技可导致对手进攻受阻,斗志丧失以及摔跌倒地受伤等,同时可配合其它技法如拳腿技、锁拿技等,有效打击对手。摔技包括主动摔、防反摔和抗解摔等内容,并且讲究借势、掀底、别靠等技巧。借势是指运用各种摔法时,要借助对手重心不稳、身体失衡之际,稍加外力将其摔倒,关键是要掌握时机;掀底是指采用掀、拉、托、抱等方法破坏对手的支撑腿,将对手摔倒。特别是对付下肢柔韧性差者施以掀底效果更好;别摔是指运用身体某一部位支别、挤靠的方法,使对手支撑面变移,从而将对手摔倒。使用摔法有两大要诀,需练用者明知,那就是一个“快”字:一个“整”字;快是使招时动作必须疾快如风,干脆利落;整则是使摔过程中要周身协调,劲力合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