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赵素香 《考试周刊》2011,(87):192-192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此外,许多学者认为,教师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发展。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含义应该是教师以健康的心灵感染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和规范的行为教育学生。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就要求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教师的心理状况,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身心成长。可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为出发点 ,以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基础 ,采取恰当的问题解决策略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对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心理健康,只有具备健康心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主要靠自己,因此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非常重要。本文认为教师的认知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主要探讨如何通过改善认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受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透过日常接触尤其是教学活动影响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而许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是由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所以,研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据此采取相应对策,应值得我们重视。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些教师缺乏健全的人格,对学生冷漠无情,或随意惩罚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焦虑、恐惧、逃学、出走等问题。如沈阳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给《中国妇女报》记者写的信中反映,班主任经常训斥甚至用极刺耳的语…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导致师源性心理障碍的本源性原因之一。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大量的调查表明,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所以,应高度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通过改善社会宏观环境、优化学校微观环境和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来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对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来说,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教师如果自己的心理不够健康,要想培养出心理健康的一代新人是不可想象的。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需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两个方面。一直以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广泛的关注,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甚至被忽视。事实上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就无从谈起。因此,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教师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人格;积极的情绪情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受重视。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了,才能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为中小学校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指导策略。吉林省汪清县所对全县中小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近年来,由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而引起的打骂学生,体罚学生现象,从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教师心理健康的调节与帮助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维护与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粗浅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1.
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到学校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心理健康也是开展学校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心理健康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培养健康的学生的前提条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论题着重阐明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省视教师心理现状,反思如何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了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是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前提。只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健康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苏传盛 《教师》2010,(13):23-26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长时间被人们忽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尤其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十分担忧。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是推动教师积极工作和发挥创造才能的动力,同时对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因此,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健康幸福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活动系统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其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行为、个性和师生关系等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积极健康的关注能唤醒学生的高自尊;教师心理控制能力的高低以及能否给予学生积极的社会支持都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见,教师健全、健康的人格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6.
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十分重视,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没有认真研究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辐射、示范等作用。笔者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一、教师的健康心理表现和可能给学生造成的影响 教师的健康心理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应具备优良的思想素质,高尚的人格素质,乐观的人生态度和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应分析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和外在表现特征 ,探讨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姜成汉 《考试周刊》2011,(68):213-214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规范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教师要掌握调适的方法,正确认识自我,调整积极心态,学会心理减压,充分挖掘潜能.争做心理健康的快乐教师。  相似文献   

19.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心理健康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本文针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了形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谈教师心理教育观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以及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与行为是能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