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列宁在经济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的翻译出版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经历了两次高潮,呈现出若干传播特点;它的翻译出版从文本比较的角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野,帮助人们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和演变轨迹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列宁的文艺论著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经翻译介绍,它在中国广泛传播,对于中国革命文学的发展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纪念列宁逝世六十周年,现把列宁文艺论著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情况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宣言》问世150年来,已用200多种文字出版过.除汉文外,我国目前还用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等六种少数民族文字翻译出版了这本“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共产党宣言》已出版了3种民族文译本.据有关资料记载,1921年5月,李东辉(朝鲜族早期的共产主义者)等在上海创办朝鲜文印刷厂,翻译出版了一些马列主义书刊,其中就有《共产党宣言》.1949年8月,吉林省延边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朝鲜文版,该译本为32开,印数达6050册.《内蒙古日报》社于1948年翻译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蒙古文译本.  相似文献   

4.
考订了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左宗棠著作概要,介绍了1986年以来陆续整理出版的《左宗棠全集》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苏论战对中共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论战期间,中共中央组织翻译出版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编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整理发表了对苏共和其他党的批判文章以及相关修正主义者的言论和著作;在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介绍中苏论战情况和中共中央的政策观点。  相似文献   

6.
蓝岚  张旭 《外国语文》2022,(1):100-106
抗战时期中苏文化交流事业的兴盛和俄苏文学翻译事业的繁荣离不开桂林俄文专修学校师生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下,该校培养了许多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俄文翻译人才.抗战时期该校师生在大后方从事军事、文学和时事翻译,发表了大量译文,并协办、创办翻译刊物;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在国家重要出版部门为我国俄苏文学翻译和编辑事业作出过...  相似文献   

7.
书讯四则     
《社会转型中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赵成福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本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和现代国家建构理论为指导,以社会转型中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为主题,以历时态的农村政策变迁为主线,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四个不同时期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和供给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透析和探究,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思路、见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该中心编辑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学术刊是从我国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其翻译事业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翻译发展成就多多。该文尝试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翻译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文化大革命之前和改革开放之后,对比研究了这两个阶段翻译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各自取得的成就,从而给21世纪的翻译事业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其翻译事业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翻译发展成就多多。该文尝试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翻译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文化大革命之前和改革开放之后,对比研究了这两个阶段翻译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各自取得的成就,从而给21世纪的翻译事业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