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琳涵 《辅导员》2012,(Z1):127
当我读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百感交集,不禁落下了泪水。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向母亲要钱买书,可因家境贫寒,母亲艰难地凑足了给"我"买书的钱。"我"觉得对不起母亲,便用买书的钱给母亲买了一罐水果罐头。母亲知道后,把"我"数落了一顿,可为了支持"我"读书,母亲再次为"我"凑足了买书的钱……这是多么催人泪下的故事呀!多么善解人意的母亲!多么伟大的母亲!当读到"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味道     
<正>"母亲"这个词在我心中曾淡忘了很久很久。我三岁的时候,父母不和,母亲离开了家,离开了我。我只能跟随年迈的爷爷生活。很多年,我都没看到过母亲,家人也不跟我讲与母亲有关的情况。每每看到别人有母亲牵着手一起开心地走着,我就只有羡慕的份了。对我来说,母亲的味道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闻到的烤鸭的味道,可望而不可即。失望次数多了,慢慢地,"母亲"  相似文献   

3.
魏琼 《新课程研究》2007,(12):38-39
苏教版第8册《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人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我"两次抱了母亲,但这两次抱的意义和作用完全不一样。第一次是因为护士要"换床单","我"抱起母亲,察觉到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第二次抱是"报母恩",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显然,同样都是抱,母亲的反应却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一个字——爱。没有什么比母亲的爱更伟大,更无私的了!下面,我们就结合课文中的情节来认识母爱。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存折     
父亲去世后,每次见到母亲,我总感到母亲慈祥的笑容在掩饰着什么。脾气倔犟的老人家从来不要儿女的资助, 每次我把母亲接来,最多在我这儿住上两天,就借口一个人闷得慌回去了,我知道她是不愿给儿子添麻烦。母亲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我不愿见到母亲满头的白发。今年春节前,我颇费了一番口舌才把母亲搀到理发馆,理发师一阵忙碌后,我惊喜的发现"黑发"的母亲一下年轻了许多,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母亲一个劲的嗔怪我:"你看看,我还能出门吗?" 晚上,母亲改变了早睡的习惯和我  相似文献   

6.
选择的幸福     
小时候,家里穷,可母亲总喜欢"制造"一些可能的事情,供我选择。早上,母亲会说:"孩子,早餐是吃红薯还是喝稀饭呢?"当我说喝稀饭时,母亲就会高高兴兴地下厨为我做起稀饭。过年了,母亲没有那么多钱给我既买上衣又买裤子。于是,母亲就对我说:"孩子,  相似文献   

7.
(配合四年级下册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第一次抱母亲》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看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  相似文献   

8.
抱抱母亲     
<正>那天带孩子回家,母亲正坐在小院的阳光下,做小衣服。看我们进门,母亲笑着说:"马上就好了,等我一会儿。"她眯起戴着老花镜的眼睛,面带微笑穿针引线。母亲一生为我操劳,我有了孩子后,她又开始为我的孩子忙碌。她把她的爱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里,让我和孩子都享尽了宠爱。突然在那一刻,心生柔软。我环抱住母亲,撒娇说:"别忙了,歇歇吧!"母亲忙着推我:"这孩子,都当妈的人了,还长不大!"我不松手,说:"妈,今天是‘三八节’呢,女儿送个礼物给你吧!"母亲呵呵地  相似文献   

9.
从温州起往北行驶,跨过五度纬度便可抵达南京——那座斑驳着古老记忆的石头城。可仅仅五度纬度,就决定了哪座城市的冬天会下雪。母亲说:"真真,下雪了,很冷。你今天多穿点,别冻坏了。"我说:"哦,知道了。"母亲说:"你学校里那床棉被好久没晒了,趁中午太阳大拿出去晒一下,要不该长螨虫了。"我说:"哦,我知道了。"母亲又说:"那你手套、围巾都买好了吗?要不长冻疮了就难受了。"我说:"哦,知道了。"并非我冷酷无情,而是我所在的城市没有母亲描述中的寒冷。母亲在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睁眼看世界我是一个早产的孩子,偏又碰上了难产。当时医生建议母亲:"看来胎位不正,剖腹产吧,这样风险小一点。"母亲说:"医生你让我再试试吧?我能行的。我爷爷身体不好,我剖腹产了,就没有人照顾我爷爷了。"最后顽强的母亲还是顺利地将我生下来了。  相似文献   

11.
削苹果     
母亲很喜欢吃水果,可是像我们家以前那条件,昂贵的水果想一想都是奢望。这些年生活条件好多了,母亲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苹果了。每次我回家,母亲都会拿出又红又大的苹果,仔细地削了皮给我吃,然后坐在一边含笑看着我。我把母亲装苹果的袋子拎出来,赞叹道:"娘,这苹果真好。"父亲在一旁插话:"好个啥?那是她把烂的都吃光了。"我一怔。母亲瞪父亲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农村女孩,自小调皮,经常闯祸,被人称之为"野丫头",也许母亲和我前世有债,我是母亲前世最大的债主,今世注定要偿还于我。母亲很勤劳,虽只读过初中,但懂得的知识和道理不知比我多多少,我便在母亲的那些谚语和其他的一些道理中慢慢长大。"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母亲经常跟我说的。母亲的那双生满茧的手托起了我的人生,农村里的人,一般没有什么固定收  相似文献   

13.
2010年2月,那个我人生中所知的"父亲"去世了,那时候我见过母亲。去年8月我再去纽约上州探望母亲,我觉得那应当是她最后一次认出我了。两年半的时间没见面,母亲的病情明显恶化了。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心     
母亲一部不落地看了我所有的电影,却从未称赞。"看你在雪地里翻滚,真是让我心疼。"她总是会在信里写这样的话。她看到我手拿大刀、背上刺青的武侠片海报时说:"这孩子,脚上又生冻疮了。"世界上只有母亲一个人注意到了我脚后跟上贴的那块小小的肉色创可贴。等我有了一定的收入后,我送了哥哥一块手表。回家后,母亲问起价钱,我说":150万日元左右吧。"母亲好像不高兴似的嘟囔了一句":你,出息了啊!"我和女友分手成为单身以  相似文献   

15.
从医院回来,我翻箱倒柜找那个信封。母亲问我:"陈木青见过龙儿了?"我说:"是。"母亲又问:"医生怎么说?还能撑多久?"我找到了那个信封,从里面抽出那几页纸,是离婚协议书。我说:"医生说他没几天了。我要马上同他离婚!"母亲失色,大声说:"你疯了?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还在乎这几天吗?"  相似文献   

16.
(一) (初读感悟"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动作和感受:使劲 难过) 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位母亲,让"我"抱她之后心里难过、愧疚不已呢?你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我发现了一个辛苦的母亲."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相似文献   

17.
可乐吧     
母亲的安慰"我班上所有同学都嘲笑我头大。"男孩向他母亲哭诉,"说我是大头鬼。"不要听他们胡说,"母亲安慰他,"你的头其实很好看。好了,不要哭了,去给我买10斤大米回来吧。"购物袋在哪里?"要什么购物袋,就用你的帽子好了。"  相似文献   

18.
一、在"读"中品味"感恩"1.重点反复。《第一次抱母亲》重点写"我"守护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她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眼里流出了泪水。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母爱,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叙述,不需要华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2014,(1)
正推陈出新有一次,语文老师留了一个半开放的作文题"我最佩服我母亲的____"。结果点评时,老师一脸无奈地说:"我知道,你们觉得写什么‘我最佩服我母亲的勤劳、艰苦'之类的有点写滥了,想推陈出新。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写‘我最佩服我母亲的儿子'啊!"  相似文献   

20.
父母是在我读初中时离异的,我随了母亲。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父亲走这一步,就在于母亲一天到晚唠叨。后来我才知道,母亲得了一种属于更年期引起的多语症。离婚后的母亲依旧整天唠叨个不停,特别是在我上学前、放学后,因为有了我这个"倾诉"的对象,母亲唠叨起来更是没完没了。我不止一次地请求母亲住嘴,但无济于事。后来母亲意识到这是病症后,也曾经到医院就诊,但因无特效药,母亲的唠叨还是时好时坏。那年中考,一向成绩优异的我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这一结局把母亲惊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