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绘画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将中国传统绘画与时代精神融合到一起,这杠妁融每对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不但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与精神,更能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使中国绘画艺术不断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装饰绘画汲取了优秀的中国及世界传统文化营养,使得其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当下文化艺术处于多元化格局的大文化语境之下,把握时代的脉搏,以现代的全球化、多元化文化观念,以及后现代主义、和合的审美视角来审视装饰绘画的认识观,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抽象艺术是世界现代艺术流派中重要的流派之一。中国古代彩陶时期手绘于陶器上的画和中国水墨画是抽象艺术的代表,抽象艺术始终存在于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园林、家具、书法、篆刻和服饰等文化和艺术领域,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存在抽象艺术艺术元素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朱来扣 《留学生》2013,(4):44-45
作为一位受过严格中国画传统训练,而作品却又充满现代艺术开创精神的当代中国画家,陆志文的班代绘画艺术创作道路起步颇早,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即以富有现代绘画表现力的宣纸彩墨作品《鹤魂》《水乡》《母爱》《茶馆》《石库门》等系列,  相似文献   

5.
【名人小传】 高剑父(0879-1951),近代画家。早年名麟,后改名仑,字爵廷,后改剑父,广东番禺冷广州)人。其绘画技法融合日本和西洋画法,重视写生,善用色彩或水墨渲染,作品别具一格。形成“岭南派”,与陈树人,高奇峰合为“岭南三杰”。在绘画艺术上主张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在创作中墨色苍劲,充满激情。擅长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著有《印度艺术》、《中国现代的绘画》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比现代艺术家和幼儿的绘画作品来阐述幼儿绘画的写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如何利用"幼儿绘画的写实性"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梅戏《徽州女人》是一部依画作剧的戏曲作品,也是现代黄梅戏艺术的重要剧目,绘画艺术第一次与戏曲艺术邂逅,造就了黄梅戏舞台美术发展中的重要作品。黄梅戏《徽州女人》舞台美术以应天齐的版画作品展开,从剧场前厅设计、舞台布景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等等各个角度,展现了一出光彩强烈的黄梅戏舞台艺术视觉效果。黄梅戏《徽州女人》舞台美术的大胆尝试和艺术创新推动了现代黄梅戏艺术发展,也为黄梅戏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与借鉴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陈洁 《华章》2010,(33)
现代民间绘画是一种文化表现,它与传统美术不同,是中国劳动人民质朴情感激发出来的美的创造.它通过勾画造型及色彩把现实生活的深刻内涵和美好愿望充分表达出来,是现代艺术中极富美术价值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谈当代中国绘画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绘画的发展与创新,首先是转变观念,其次是技法创新。由传统绘画形式变成现代审美理念和新型的艺术语言体系。  相似文献   

10.
傅抱石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雕刻家,他早年出国留学日本后回国执教。他擅长山水画并独创"抱石皴"画法,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傅抱石早年在南昌求学期间生活艰苦,但他依旧对"刻印"、"绘画"不断钻研,并在南昌一师读书期间完成了《国画源流述概》和《摹印学》两部著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相似文献   

11.
绘画艺术走到今天,在不暇思索中被置于一个新历史语境,开始了自身的重构。艺术进入市场,艺术品汇入流通渠道,已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发展的显著特征。艺术家“经济人”化,“新生代”绘画为市场所接受,昔日从事政治波谱的艺术家成为“金钱”的追逐者……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将决定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必将有别于外来艺术而存在的有本土特色和市场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2.
色彩是绘画作品中流动的生命之音。几千年来,当中国艺术家以其独特的审美观照方式、醉心于追求绘画接近于“心境”的艺术表现力时,水墨这一重要载体便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了中国绘画的色彩结构中去了。但是由于受人画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水墨的色彩功能与意义还缺乏必要的、充分的认识,本针对这一现象,粗浅地论述了水墨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主要色彩所具有的虚拟功能与化涵盖力,以其为现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寻找一条值得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论述当代水彩画艺术在现代艺术环境下的拓展,和对传统绘画语言的固守和扬弃,可以探索如何将传统的艺术资源和当代艺术观念融合,形成个性语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印象画派是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过渡,是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分水岭,标志着新艺术的开始。印象派在色彩表现上打破了“固有色”概念,科学客观分析色彩关系,创立了全新的色彩体系。印象派对我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曾贵斌 《教师》2013,(11):128-128
本文对中西绘画艺术的相似性进行了比较,通过中西方绘画艺术史上不同时代的画家、传世作品、传世绘画理论、现代批判理论等方面的分析,总结了中西绘画艺术追求的绘画境界的相似之处,试图寻找绘画艺术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讨论一个画家,着眼其绘画艺术,探寻画家的艺术旨趣和绘画技法,是画论写作的一个维度。但从社会文化与画家艺术创作的互动关系的维度写作画论,同样是一必不可忽视的方向。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探悉著名国画家谈士屺先生的绘画语言之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印象派与传统绘画艺术和现代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及视觉方式的转换之比较研究。以期重新认识印象主义在艺术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论述当代水彩画艺术在现代艺术环境下的拓展,和对传统绘画语言的固守和扬弃,可以探索如何将传统的艺术资源和当代艺术观念融合,形成个性语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代艺术思潮的“泛艺术论”,使美术的外延与内涵被无限扩展,西方各种“新艺术”形式己将架上绘画从中心挤到“边缘”。绘画内涵的价值纬度发生偏移,造成负面价值影响。中国架上绘画作品仍处于主流地位。上世纪初到今天向西方绘画艺术的几次学习,使中国的绘画己逐步建立自己的特色。架上绘画的终极价值应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在当代重建价值取向是十分必要和自然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绘画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与演变,早期的先锋性、革命性已被世俗的生存法则所取代,艺术家的文化身份逐渐褪去,文本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品质极大消减,消费价值成为绘画艺术的主导性势能。然而,依然存在着坚守创新精神和前卫意识的当代画家,从自身的现实处境的深度体验出发,探索自己与之相适的绘画语言和表达方式,潜心构建自己作品的当代文化价值,创建出具有中国精神的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