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质量不高的问题已经是很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知识视界,思想深度,品德素养和文化素养,造成了学生思想贫乏,知识面狭窄,语文水平低下的不良现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阅读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面对此现状,语文界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发表不少真知灼见.本文只是针对中学生实际,淡几点浅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小学语文重要教学内容,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促进意义。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素养培养不佳。而以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对此,本文着重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意义,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提升中学生的阅读素养很重要,语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用真情感召学生;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素养,影响学生,从而逐步地、循序渐进地提升中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切入点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房炳安  王光海 《教师》2019,(3):21-22
阅读和写作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文章主要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人文素养,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阅读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当初中学生真正爱上语文阅读,才能够增加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量,最大限度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本文通过具体论述新形势下让初中生爱上语文阅读的有效途径,有效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89):55-56
新课标要求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离不开阅读教学,构建小学阅读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及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本文通过考察语文教学中阅读现状,希望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读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中学生往往在阅读上感觉有困难,特别是缺乏扶持和引导,使得不少中学生渐渐失去兴趣。加强对中学生阅读的指导,有益于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笔者长期在中学语文教育一线并从事相关研究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就此总结经验,浅谈认识。  相似文献   

9.
尚连云 《成才之路》2011,(10):24-24
语文阅读能力是初中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有效提高阅读能力能够带动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美好思想情感。那么,如何创设好新课程中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中的情境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语文核心素养中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对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尤显重要。开展主题式研究型小说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深耕文本,阅读活动和过程均指向学生的核心阅读能力培养和高阶思维的发展,在实践中有效地落实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阅读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和方法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能力和方法。多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普遍不浓,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研究者和广大语文教师。造成这种状况的诸多因素中,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量少,缺乏阅读的必要组织和指导是分不开的。阅读的情感、态度、习惯、方法和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就如何改进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部编语文新教材的实施已经走过了几年的历程,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及阅读方法的指导。但是目前,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校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阅读兴趣不高、阅读倾向娱乐化、阅读习惯差、阅读方法欠缺等方面。因此,通过课题研究,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激发农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逐步提升农村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学生课外阅读已经有了较大改变但内容泛化、虚化、阅读浮华的现象仍旧比较普遍。以夯实语文素养为目的,以深化阅读为载体,具体从阅读的数量、阅读内容的质量、阅读方法的选择、阅读兴趣的激发、加强、持续以及展示阅读成果的效度着手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总量、质量,充分发挥阅读在学生成长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培养能力的作用,使夯实学生语文素养和形成可持续性学习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农村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文学认识不足,认知能力不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阅读能力不足。以阅读为切入点,对小说和诗歌阅读教学的要点进行了讨论,旨在增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正处在形成阶段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体验和阅读积淀对其语文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点燃学生阅读的火花,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究和践行。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可让学生沿着教师正确的思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内涵,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阅读指导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作者对开展"经典阅读"实践活动的总结。通过描述所在学校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以阅读经典为切入点的主张,尝试思考阅读经典的意义这个方面的问题,并试图以此为基础,探讨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高中时期的语文课堂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提出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不一样的火花。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中保证阅读的质量,另一方面是大量的阅读积累可以让学生对这一主题的文章加深印象,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正因为这样,"群文阅读"作为高中阶段语文作文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长期以来被教育工作者当作重点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核心素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在积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在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也需要适应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个性特点,帮助学生合理选择适当的名著进行阅读,传授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里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本领。那么,要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下功夫,尤其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