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唐伟 《兰台世界》2015,(8):104-105
本文针对"选择的或然率"公式在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中的作用,明确了受众选择网络档案信息的"或然率"的提高是增强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可靠保证;同时,从报偿的保证和费力程度两方面进行分析,给出了提高"或然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帅志强  燕燕 《青年记者》2006,(16):19-20
近年,手机报纸“忽如一夜春风来”,许多报业集团都推出手机版报纸,手机报已逐渐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手机报能否被受众和市场所选择?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的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对处于探索中的手机报纸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手机报与信息选择的“或然率”手机报就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  相似文献   

3.
传播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对于受众注意力的竞争,传媒参与竞争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传媒向受众展示自己“卖点”的过程。能够促使人们选择你这份报纸或这个节目的理由,就是你这份报纸或这个节目的“卖点”。传媒的“卖点”是如何构成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所提出的有关“传播获选的或然率公式”中受到某种重要的启发。这个公式表明,小到一条消息,大到一家传媒.它被人们注意和选择的可能性(即或然率)与它能够提供给人们的  相似文献   

4.
手机报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传播方式,它虽然拓宽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提升手机报选择的"或然率",使手机报在第一时间为受众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闻受众的注意与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受众的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受众已经成为媒介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动的受众。注意力经济的本质,是对大众注意力的争夺。吸引受众注意成为信息发布者和知识传播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仲纪 《新闻知识》2003,(5):14-15
随着当代社会逐步进入后信息时代,注意力成了稀缺资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盟曾对后信息社会特征研究后描述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方。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将“注意力经济”理论引入传播领域,称:传播回收的是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的也正是受众的“注意力”,“注意力”是传媒真正能赚钱的终端产品。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211工程”大学图书馆近年受众注意力资源开发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表明,为数不少的图书馆,在受众注意力资源开发方面存在定位模糊,文献资源建设内容趋同,服务模式、服务项目相互克隆等同质化的倾向.在高校受众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今天,图书馆受众注意力资源开发在经过必要的同质化阶段后,必须走差异化的突围路径,以满足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有效转化为学校教学科研知识信息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同质化表现及利弊基础上,提出了破解受众注意力资源开发同质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兼具的时代,受众注意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各个行业追逐的目标。各新闻传媒机构为争夺受众注意力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以致出现了新闻"标题党"、过度消费明星、虚假"新闻"等一系列不当的新闻传播行为。笔者认为追逐受众注意力本无可厚非,但不能为了注意力而"不择手段",牺牲和僭越基本的新闻专业主义和道德红线。针对于此,本文认为可从"内容+渠道"为王、"创新+品牌"意识以及"人才+互动"意识三个主要方面提高受众对新闻媒体的黏性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9.
“标题党”现象成因的或然率公式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标题党"指"在标题上玩花样,靠标题取胜的一党",发端于一些门户网站,在媒体商业化大潮中羽翼渐丰而形成流派,之后横扫网络,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1]。在这种文化现象背后,是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接触心理在起作用。而著名学者施拉姆先生的或然率公式,从受众的信息接触心理和信息的获取费力程度两个方面为研究"标题党"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极度膨胀、媒介文本极其丰富的今天,而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却是有限的,如何让受众有限的注意力投注于你的媒介类型及媒介个案,那么,建立有效的导读机制,可以使媒介传播事半功倍。否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