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玉文 《文教资料》2010,(33):14-15
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契合人的心理感受,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春》,将客观写照对象融入主观心灵之中.既如实描写了自然之春。又饱含了作者的内心情感,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本文试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春》一文的描写手法进行分析,以揭示此文之所以韵味无穷的内在原因.并与读者共同赏析。  相似文献   

2.
《学周刊C版》2017,(13):170-171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佳作,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结构安排严谨,而且意境超群,是一篇引导学生领略语文之美的经典之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春》这篇散文中体现出来的语文的图画美、音韵美、语言美、结构美和情感美。  相似文献   

3.
<正>"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文章开头短短的几句话,就散发着早春清新活泼的气息,作者热爱生活之情溢于言表,让读者心旷神怡,一下子进入春天的节奏。《春》这篇散文,朱自清运用了"小清新"的笔调,书写了一篇"春的赞歌",文章语言生动优美、主题简洁明  相似文献   

4.
《春》是朱自清著名的写景散文。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紧紧抓住它们在春天独有的特征,以写意传情的笔触,把美好的春天形象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文章一开始,先总写一笔:"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不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殷切盼望,更写出了春善解人意姗姗而来。这就将春天人格化,情意化了。接着分  相似文献   

5.
说明:本文内容适用于学习描写景物的作文。朱自清先生精致的散文《春》在写作构思上能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呢?我们可以多角度地进行分析与理解。一般的分析是这样的:《春》的写作角度可以理解为"盼春"、"绘春"、"赞春"。这样的分析简洁而明晰地点出了《春》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的散文《春》是篇脍炙人口的美文,而人们在赏析《春》的时候,过多地强调了物美,而忽视了其中人物的描写,《春》中的人物描写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的《春》(宋文翰编,一九三七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初中国文》第四册曾选用《春》,原文最初发表何处,尚未查出)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曾选入一九六三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现在又选入全国统编的初中语文第一册。《春》主要是写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写了作者盼春的心情和对春的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由衷喜爱和热切向往。文章开头作者连说“盼望着,盼望着”,表现了他盼春的殷切之情。接着,用拟人的手法写道:“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者仿佛俯身大地,侧耳静听“春天的脚  相似文献   

8.
郁茹同学问:《春》一文中,作者是如何通过描绘春景来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情的?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就像是在眼前展开一幅幅美不胜收的连环春景图,作者饱蘸热爱、赞美之墨细腻描绘、精心雕琢。笔下的春色惹人爱、令人醉。“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作者先  相似文献   

9.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极富美感的散文。朱自清先生通过描写荷塘月色中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渴望自由的情感。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这篇优美散文的内涵。文章以《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为例,对高中语文审美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以其动人的描写打动了千万读者,他们的文章为什么有如此的魅力呢?关键是他们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运用了恰当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真情,我们如何写出一篇优美的景物作文呢?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要上出这篇文章的韵味,确实需要语文老师下一番功夫。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正确处理了四个优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优化课堂情境。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而营造这种氛围的方法又多种多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情美境美。如何让学生一开始就走进这种美的境界中去呢?我借助电教手段,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课文配乐朗诵录音。学生很快就被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语言所吸引。情感受到熏陶,情绪也被逐渐调动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还不时地随课文内容出示彩…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的瑰宝,被选作初中语文教材的《春》,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作者以富有浓郁诗情的画笔,描绘了绚丽多彩的春景,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全文不过七、八百字,却贮满了诗情画意。读着这优美的文章,令人仿佛置身在美的航道中。《春》何以有这样的魅力呢?我以为最主要的是作者将他热爱大自然的深情凝聚在笔端,融情入景,创造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篇有口皆碑的写景短文精品,七百余字的窄小的篇幅.通过作者细腻无比的描写笔法,将读者不知不觉地带入了一幅极其和谐的春景图中,给人以无限浪漫的春光享受。《春》的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它通篇流露出的极其和谐的写景特点。事实上《春》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的《春》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全文短小精悍 ,仅 731字。它以诗的笔调 ,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 ,赞美和歌唱了春的创造力以及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 ,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 ,是一曲春的赞歌。文章语言朴素自然 ,新鲜而富有风趣 ,最突出的表现是大量修辞格的运用 ,通篇几乎每句都运用了修辞格。本文拟就《春》的修辞格进行评点式赏析。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用反复手法表达出盼春的急切心情 ,用拟人手法表示春到来的欢欣…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散文精品。这篇散文主题明朗,语言优美,文中17处用了叠音词,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享受。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来一同探讨叠音词的运用之妙。  相似文献   

16.
《春》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在杭州任教时写给学生读的一篇范文。它在作者的散文创作中虽不占有突出的地位,也没有他的代表作《背影》尤荷塘月色》的影响大,但是它却能体现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很多特色。  相似文献   

17.
现代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其散文语言优美,辞藻华丽。如著名的篇章《荷塘月色》《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给亡妇》等。但名篇《背影》却一洗华美气息,通篇文字语言朴实,浅显易懂。这为什么呢?是因为朱自清写作时都有明确的阅读对象。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先生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让你感到韵味无穷,百读不厌,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将《春》的教学目标定为:1.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2.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倡个性化朗读;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热情。为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对于《春》作了一次审美教学的尝试。一、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感知《春》的美情美意《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也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争…  相似文献   

19.
以美陶情,就是通过多种美育方法,以学生易于接受、饶有兴味的方式,将课文内容快速扎实地传授给学生,熏陶、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性。在此笔者试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为例,对这篇散文和教学方式,作一下介绍分析,同大家共同讨论。 《春》是朱先生留给我们的融自然美、艺术美于一炉的传世范文。该文多侧面多角度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多样化统一”的美学特征。凭作者的深厚功底,使《春》诗画交融,文情并茂,成为现代散文的瑰宝。  相似文献   

20.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优秀典范之作,品味研读《春》中的美学元素,欣赏体验《春》的美学价值,对于体会《春》的内容与主旨,了解朱自清散文的风格,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