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纪行式报道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优势的最佳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纪行式报道日益成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的舞台.本期"新闻论坛"以近年来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为案例,分别从如何增加纪行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如何在纪行式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媒介)、如何实现纪行式报道的跨文体写作(体裁)、如何确立纪行式报道版面的美学定位(版式)等角度展开论述,对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度解析,对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纪行式报道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论"疑问式"审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爱琴 《编辑学报》2007,19(4):259-260
在科技学术期刊的质量主要决定于专家审稿的今天,变审稿过程中简单结论式问答为"疑问式"层次问答,是提高审稿质量的关键举措.要做好"疑问式"审稿工作,编辑者必须对稿件进行深层次了解,做到向审稿者提出的问题个个都涉及论文的实质和核心.为此,作者必须撰写出规范的论文摘要;编辑者初审时必须认真细致阅读稿件,必须准确选择审稿专家;编辑部必须适量提高审稿酬金.  相似文献   

3.
"大餐式"实践教学是相对于"快餐式"实践教学提出的教学模式,它是指在学生了解初步新闻采写知识的前提下,将各项采写实践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对实验性活动进行系统设计,力求使学生得到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多场地的训练,从而达到对新闻采写技法初步掌握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耐得"寂寞"     
"寂寞"者,清静、无声也.寂寞对人来说,有时是难以忍受的.但李白却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我细思良久,始觉直言之奥妙.一个人要想干番事业,诸如著书立说、搞科学研究等,必须甘受寂寞.安徙生在完成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的创作后,"寂寞"了一阵子,因为许多人对他的童话已不感兴趣.安徒生便利用"寂寞"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在搁笔一年后,他"重操旧业",于是,<海的女儿>等一百六十八篇童话接踵问世,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传播"一直"构连"在文化研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构连"既体现为"传播"在文化研究生成语境中的结构性影响,也反映在文化研究不同阶段代表人物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式中。通过运用人物图片式扫描的方法,经过对"传播"与文化研究学术渊源、文化研究经典阶段以及后续发展阶段"构连"方式的详细分析,实现对"传播"在文化研究发生发展史中历史地位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的"给"有多种意义和功能,本文分析的是表示"给予"义的"给"字句.实际语言运用中,由于语用表达功能的需要,动词"给"(包括"V给")所携带的强制性语义成分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复杂变化.本文着重从动态角度,通过变换分析、成分的空缺或移位分析来考察"给"字句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三鹿毒奶粉"事件报道中,媒体和三鹿公司之间经历了从共谋、对峙到破裂的戏剧性变化.媒体在与政府、广告商以及受众的多维关系中多次转移结盟关系:媒体的新闻生产采用了"关键时刻政治正确性优先"、"参与利益锁链中的危机公关"、"民粹主义话语"及"自我批评式的反身性"等多种生存性策略."三鹿毒奶粉"事件中的媒体报道,表征了新时期以来中国传播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已经转化成制度性风险,中国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只关心自身经济安全而缺乏专业主义价值担当的怪胎式利益团体.  相似文献   

8.
联动式辟谣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猛的一种内容核查模式,它由地方性联动辟谣的经验拓展开来,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逐渐被研究者纳入学术研究的视域中.本文梳理了地方辟谣联盟的产生及发展历程,探讨联动模式下的辟谣实践中,联合治理网络谣言的"根状"路径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卢牟"一词旧释多不确.该词乃双音节单纯词,义为混沌."卢牟"与"蒲卢"、"迷离"等属同一词族,皆由表"包裹"、"朦胧"等义的"B-L-"式声源性母词孳生而来.  相似文献   

10.
魏佳 《传媒》2018,(3):69-71
"屏"媒的演变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电视,到现在互联网世界中的电脑、手机等,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屏"媒的性质产生变化,信息的无限量使得大众的"屏"阅读方式呈现出交互式阅读、移动式阅读、超链接式阅读、感官式阅读等新特征,这些特征也会对未来的阅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加峰 《今传媒》2016,(3):43-45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内地虎视眈眈,预示着对日战争将非一时之计.为使抗日战争有稳定战略后方,国内出现了"开发西部热".政府要员、实业家、专家学者纷纷赴西北地区考察.新闻界先后也有数十名记者到西北进行考察并发表大量的新闻作品,形成了中国新闻史上声势浩大的"西北记者群".《新闻报》的顾执中和《大公报》的范长江是当时"西北记者群"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新闻记者,他们的西北之行考察和新闻作品各具特定代表性.分析顾、范二人西北行在代表利益立足点、采访路线与对象、考察重点、表现手法及社会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可以窥视民国期间官民"上、下"两个舆论场域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在Web of Science中准确进行中文机构检索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在web of science中检索中文机构时,出现漏检、重检和误检等问题的原因,提出二类中文机构名的特点及不同检索方法,总结出五步法编写中文机构检索式并通过实例分析,对如何完善web of science的检索功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纪行式报道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优势的最佳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纪行式报道日益成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的舞台.本期"新闻论坛"以近年来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为案例,分别从如何增加纪行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如何在纪行式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媒介)、如何实现纪行式报道的跨文体写作(体裁)、如何确立纪行式报道版面的美学定位(版式)等角度展开论述,对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度解析,对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纪行式报道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纪行式报道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优势的最佳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纪行式报道日益成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的舞台.本期"新闻论坛"以近年来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为案例,分别从如何增加纪行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如何在纪行式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媒介)、如何实现纪行式报道的跨文体写作(体裁)、如何确立纪行式报道版面的美学定位(版式)等角度展开论述,对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度解析,对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纪行式报道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纪行式报道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优势的最佳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纪行式报道日益成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的舞台.本期"新闻论坛"以近年来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为案例,分别从如何增加纪行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如何在纪行式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媒介)、如何实现纪行式报道的跨文体写作(体裁)、如何确立纪行式报道版面的美学定位(版式)等角度展开论述,对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度解析,对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纪行式报道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纪行式报道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优势的最佳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纪行式报道日益成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的舞台.本期"新闻论坛"以近年来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为案例,分别从如何增加纪行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如何在纪行式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媒介)、如何实现纪行式报道的跨文体写作(体裁)、如何确立纪行式报道版面的美学定位(版式)等角度展开论述,对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度解析,对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纪行式报道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点菜式”服务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代查、代借、订购等方式,为读者提供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和文献信息等,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的服务方式。通过介绍萧山图书馆一年来开展“点菜式”服务,论述了这项服务的目标和意义、具体做法以及支撑环境,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批判式研究阻碍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对"批判"和"批判式研究"给予正本清源和拨乱反正.文章从中国图书馆学发展史和"批判式研究"的功能、作用等方面对"阻碍论"进行了驳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循"清末修律"的历史脉络,从三个方面对"清末修律"中新闻出版立法进行研究:"清末修律"中新闻出版立法的主要原因;"百日维新"期间新闻出版立法的有益尝试;从"报禁"开放到近代新闻出版法制的初步建成等.本文反映了"清末修律"中新闻出版立法的社会历史条件、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同心圆式传播、武侠玄幻占据主流和版权意识增强是目前我国网络文学"走出去"所呈现的三大特点.我国网络文学"走出去"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功,在于准确的内容定位、中国文学网站的支持,以及抓住了欧美网络文学市场空白的机遇,具有其发展的必然性.网络文学"走出去"不仅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