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低浊水是给水处理中比较难处理,采用涡漩混凝低脉动沉淀技术处理低温低浊水时形成的絮凝体体积大、密实、容易下沉使沉淀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污染指数污染指数SDI15min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参数,根据公司水暖分厂供动力分厂的水质特点,浊度低,残余胶体铝化合物含量不定,采用了管道絮凝过滤工艺.本文对絮凝过滤原理进行了阐述,通过两项实验,优选微絮凝过滤工艺条件.总结微絮凝过滤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给水净化和废水物化处理的混凝、沉淀、过滤诸工艺中,混凝是其中的关键。天然水体中的分散大部分由无杌胶粒组成,如:黏土、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金属碳酸盐,还有来自腐殖质的有机胶体物质以及有生命的微生物(藻类或细菌)。城镇用水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絮凝(混凝)过程是应用最普遍的关键环节之一。絮凝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后续单元过程的运行工况、处理费用及最终出水水质。实践证明,设计时混凝工艺选定的合理,不仅可提高出水水质,还能达到节能节约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因此搞清絮凝动力致因是提高絮凝效率的关键,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是根据多相流动物系反应控制惯性效应理论,结合给水工程实践,探讨了给水处理中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三大主要工艺。  相似文献   

4.
净水工艺二次投药是针对我国北方地区低温、低浊水难净化这一现状而研究开发的。是以提高水厂工艺产水量,保证出厂水质,降低制水成本为目的的投药改进工程。该投药改进工程的技术特点是:在净水工艺首次投加液体碱式氯化铝混合反应生成矾花后,再二次同时投加适量改性活化硅酸和少量液体碱式氯化铝。解决了低温、低浊水形成矾花速度慢,结合成的絮凝体不密实、重度轻、易破碎、难于沉降的问题。对水厂产水量、水质提高,节能降耗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针对实用水进行的安全措施中,最显著的水处理技术有两种,首先是多介质复合水过滤技术,其次是电絮凝水处理技术。这两种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并且根治了我国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我国很多地区的饮用水中都含有一定成分的有害物质,会影响饮用水的饮用,危害人们的生活安全。本文主要针对水处理的相关技术以及水处理的相关设备选择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人们生产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微污染水。鉴于污染物浓度低的特点,处理困难大。常规工艺对于微污染水处理能力有限,探讨出经济环保以及易于操作的微污染水处理技术迫在眉睫。本研究综述了具有发展前景的集中微污染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聚合氯化铝铁palyaluminium-iron—chloride,简称为复合铝铁,为一种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高效无机高分子净水剂,可用于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处理效果优于其它常规净水药剂。 1、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哈尔滨地区松花江源水在冬季11月至来年4月期间水温低于10℃,浊度低于30NTU,属低温低浊水。原水温度对于水厂净化处理的影响主要在于混凝沉淀过程以及混凝剂水解反应的速度,研究表明,混凝反应速度和沉降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某省的农村微污染水源地区采用的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而在本文中,主要采用的水处理技术为超滤和纳滤水处理技术,这两项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能够对农村微污染水源进行有效的治理,这对我国农村进行微污染水源的处理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生物絮凝工艺实际上是现代城市污水研究最为普遍的一种处理技术,通过针对某污水处理厂采取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处理方式,来执行相应的水试验工作,以期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水处理基础的推广应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饮用水除微污染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水源污染的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危胁,给传统净水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出发,介绍了现有的微污染源水处理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膜法深度处理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强化混凝技术、强化过滤技术等,分别阐述了各项技术的机理,并进一步从功能、费用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介绍了我国水域、城市水源水、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水中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介绍并评述饮用水预处理机深度处理方法,提出水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饮用水水源污染的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危胁,给传统净水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出发,介绍了现有的微污染原水处理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膜法深度处理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强化混凝技术、强化过滤技术等,分别阐述了各项技术的机理,并进一步从功能、费用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介绍了我国水域、城市水源水、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水中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介绍并评述饮用水预处理及深度处理方法,提出水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混合、絮凝是常规水处理工艺中基础的一步,也是水处理工艺的关键环节。良好的混合絮凝,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原水浊度,对水中某些有机物、细菌及病毒的去除也具有一定的效果。纯化水厂根据平原深水高坝水库原水水质特点采取小剂量不间断加药,通过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技术强化混合、絮凝效果,为油城人民提供优质供水。  相似文献   

13.
由于自然和人为污染等原因,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存在温度过低,铁(Fe)含量过高的问题,常规水处理工艺对此很难解决。本试验采用强化混凝的方式对低温微污染地下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与PAC同时投加时,锰的去除率都为最高,锰的去除率为40.6%。所以强化混凝工艺可以有效降低低温水锰(Mn)微污染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直接過濾氣水反冲洗參數的確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安市曲江水厂二期改造拟采用直接过滤技术,对在微絮凝直接过滤条件下的石英砂均质滤料层进行气水反冲洗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在冲洗历时3、4、4min的反冲洗参数,即单独气冲强度为15~18L/m2·s,气水混冲的气冲强度为15~18L/m2·s,水冲强度为4~6L/m2·s,清水漂洗为4~6L/m2·s.  相似文献   

15.
直接过滤气水反冲洗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安市曲江水厂二期改造拟采用直接过滤技术 ,对在微絮凝直接过滤条件下的石英砂均质滤料层进行气水反冲洗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 ,提出了在冲洗历时 3、4、4min的反冲洗参数 ,即单独气冲强度为 1 5~ 1 8L/m2· s,气水混冲的气冲强度为 1 5~ 1 8L/m2·s,水冲强度为 4~ 6 L/m2· s,清水漂洗为 4~ 6 L/m2·s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现代给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着重讨论常规工艺的优化处理,给水的深度处理,给水的生物预处理技术,给水一体化设备,优质水处理技术,中水回用技术等的发展应用,并提出给水处理技术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7.
该技术涉及了给水处理中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三大主要工艺。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给水处理技术是在传统给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以各种新思维和新观念的应用为前提,进行的技术创新和革命,在提高常规给水处理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满足着社会和生活发展对水资源的各种新需要。本研究从现代给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出发,对传统给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分析了现代给水处理新技术的核心和要点,提供了现代给水处理技术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主要方面,希望对提高现代给水处理技术的实际运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絮凝剂是混凝水处理工艺的核心,然而传统的无机及有机絮凝剂存在着用药量大,并易产生二次污染的缺点;相比之下,微生物絮凝剂主要成分为多糖或蛋白质,具有可生物降解及较高的絮凝活性,因而成为了絮凝剂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微生物絮凝剂的介绍,阐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分析了影响其絮凝活性的相关因素,此外给出了其在水处理当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选择性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通常指的是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和电除盐(EDI)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多数医药企业会选择反渗透技术配合电除盐(EDI)技术来进行水的纯化处理.本文就介绍了上述技术在某医药企业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