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动物传染病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传染病学是兽医专业领域一门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于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培养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就当前形式下动物传染病学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行了教学思考并提出了改革对策,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我国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动物传染病》项目课程开发的步骤及主要建设内容,总结了该项目课程的创新特色,提出了项目课程建设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属于预防兽医学科主干课程,在国家兽医高等教育、畜牧业发展及食品安全中占重要学术地位。我们团队以动物传染病诊断与防控知识为基础,以重大动物传染病、高发人畜共患传染病及新发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为主要教学内容,采用基本理论精讲、案例讨论分析、病理图片展示及临床诊断实际操作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动物传染病课程是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及学生群体的变化,原有课程教学资源及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的要求。作者以视频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以课程思政改革为突破口,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对高职院校实施该课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当前动物疾病流行现状及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提出了评价《动物传染病》教材质量好坏的标准,对当前不同版本的动物传染病教材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此类教材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动物传染病》教材的改革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对畜牧兽医专业《动物传染病》课程中的两个章节进行了传统讲授式教学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对比实施。结果表明,行动导向教学法比传统的讲授方法教学,学生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更高,课堂效果更好,学生得到的知识重点更突出,掌握的更牢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动物传染病学音像视频及图片,并将其加工制成音像资料库,探讨将其应用于动物传染病教学中的方法,以便动物医学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动物医学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畜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动物传染病疫病谱的不断变化,对动物传染病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本文就几种教学方案进行了应用探讨,以期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新时期动物传染病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结合当前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及本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水平及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等方面进行动物传染病学的本科教学改革,继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     
口蹄疫是国际最重要的动物传染病之一,一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兽疫局列为甲类(危害最严重)动物传染病中的第一种疫病。口蹄疫是猪、牛、羊等偶蹄动物都能感染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粘膜和蹄部皮肤发生水疱性疹,因此称之为“口蹄疫”。病原是一种滤过性病毒。口蹄疫是现有农畜传染病中最复杂,最受重视的疫病之一。由于其病毒寄生广泛,传染性极强,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传播极快,往往能造成广大地区流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又因人类亦可感染本病,因此在公共卫生上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疯牛病、禽流感与肉食产品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疯牛病、禽流感等动物传染病传染给人类的事例 ,引起了人们对肉食产品安全性的高度关注。文章通过对疯牛病、禽流感的发病机理、传染途径进行分析 ,并辨别什么是安全的肉食品 ,从而达到保护食物链、防止肉食产品中的危险物对人类身体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动物传染病学是高等学校兽医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病原学诊断实验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传统的鸡新城疫实验室诊断实验教学的问题,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模拟实验场景和实验系统,对鸡新城疫实验室诊断虚拟实验教学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可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示范。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全名乌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禽流感病毒高度针对特定物种,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约为33%。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区域问的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提升水产类高校学生的医学背景知识及思想水准,设计了水生动物传染病学的病毒性传染病之"草鱼出血症"的疫苗发展案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我国水产疫苗专家在草鱼出血症疫苗领域所做的卓越贡献,对全球水产动物医学的重大贡献。该案例的实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种畜禽的大量引进,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近年来,动物传染病的发生越来越复杂,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我国的畜禽疫病出现了六个新的特点,即传染性疾病危害加重;新病种类增多;发病非典型化和病原出现新的变化;多病原感染病例(混合感染)增多;环境性病原微生物致病性日渐严重;营养、代谢及中毒性疾病的发生日益突出等。本文详细介绍了这六个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郑和 《教育探索》2006,(8):12-14
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从校本课程的课程主体、课程指向、课程本位、课程实施途径、课程存在形式、课程评鉴等方面来剖析校本课程的个性化价值取向,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尤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者进一步理解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课程整合是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课程整合不仅是简单的课程门类之间的形式整合,而且意味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实质上整合。课程目标整合是课程整合的先导,旨在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内在要素的整合;课程内容整合是课程整合的载体,要处理好诸种课程门类之间的关系;课程实施整合是课程整合的实践条件,要创设整合的课程实施条件环境;课程评价整合是课程整合的指挥棒,要以表现性评价保障整合性功能。  相似文献   

18.
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是密切相关的过程。宏观的课程开发包括课程实施环节,课程实施是以课程开发为前提的。我们知道,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它们的开发都是以教材的开发为载体,如果教材尚未开发出来,课程实施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9.
一、学校课程的目标要突出以人为本当前课程文化意识已在学校层面日益觉醒,加强课程文化的建设对于编制好学校的课程方案有着积极的意义。教育的核心是课程,教育的主体是人,课程文化是人性化的文化。讲到底,课程文化实质上包括了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等。校长是学校课程文化的引导者,是教师投身课程文化建设的榜样的导向。教师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课程理解是课程实际意义和教师生存意义生成的必要条件。教师理解课程,关键是理解课程精神。课程精神集中反映课程的设计思想、理念和意义,准确理解课程精神是进行有效课程实践的基础。但是课程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式微。要克服这一问题,教师在课程理解中就必须对课程精神尽量忠实。忠实于课程精神的个性化课程理解是尊重教师主体自由和承认课程必要规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