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教学"四则运算"时,练习册中出现了判断运算顺序是否一致的题目:56+8-6和56÷8-6,有的老师认为运算顺序一致,有的老师认为"第一题是从左往右计算,第二题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运算顺序不一致",哪种说法是对的?  相似文献   

2.
氧化     
时至今天,我依然会做化学只考了56分的梦。 老师抑扬顿挫地念着每个学生的名字和分数。念到我时,“56”被同桌听成了“96”。“哇,你长进了!”他大声地说,带着些讽刺,老师更正道:“足56分!”于足全班冷场。我想我永远也学不会化学了,虽然我很喜欢实验课。  相似文献   

3.
正第56号教室中诞生的奇迹,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人们开始探索第56号教室的秘密,希望找到"教育的真谛"。什么是教育的真谛?韩愈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的理解是,作为老师,应该一以贯之地向学生传授学问之道,传授学生终生受惠的学业,解答学生内心的疑惑——不但是学业中的疑惑,还有成长中的困惑。对于老师来说,这是一项光荣使命,也是一种巨大考验。那么,通过考验,完成使命,我们所能依赖的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园内,不时飘出阵阵欢快的歌声。队员们身着民族服装,一脸灿烂笑容,偎依在大队辅导员杨宁和张琳老师这对"辅导员姐妹花"身旁,尽  相似文献   

5.
星期六,年轻的毕老师蹲在赛车道前,和一群小孩挤在一块赛车。看到自己的"傲天56"型赛车在赛道上遥遥领先,他兴奋地手舞足蹈。这时,他看到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古小乐和陈皮。他们也来了,撅着屁股加入了赛车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李慧文 《小学语文》2013,(11):62-64
2010年的夏天,我有幸读到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从而结识了美国“最好的老师”雷夫·艾思奎斯。雷夫用他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告诉我,我电可以成为一位好老师。毫不夸张地说,雷夫和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唤醒了我的教育梦——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在教育一线工作的老师,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就会吃惊地发现,中美中小学教育竟有如此多惊人的相似点。"任何一个拿出真心、诚意与企图心对待教育这份工作的老师"亦会在书中找到自己平日里的种种疑惑:我照常规的经验来教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全美国最好的老师"的雷夫·艾斯奎斯应邀到中国访问,访问中有一个环节是雷夫老师与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对话 两个卓越的教育工作者对话最精彩的部分,是他们谈自己"教育的失败" 雷夫老师说,他喜欢这个话题,这个话题让他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他说,他最大的失败就是曾经过分看重孩子的分数,当他意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塑造好人"时,他已经遗憾地错过了很多很多.雷夫一直被安排教小学五年级,当他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后,他曾自信地以为自己所给予学生的这一年的教育足可以让他们受用终生但是,他错了.许多孩子在离开他的"56号教室"之后就开始堕落了.  相似文献   

9.
<正>雷夫·艾斯奎斯——曾经创造了"第56号教室奇迹"的"全美最佳教师"1.在中国,很多教育专家一直在告诫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给中国老师带来很大的压力,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雷夫:有些学生就是教不好的,我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会成功,但我认为,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潍坊的"幸福教室"之旅结束了,留在头脑中的,当然不仅仅是李虹霞老师如水的眸子和迷人的微笑,也不仅仅是孩子们天籁般的童声和朝气蓬勃的精气神儿!看到"幸福教室"的种种,我不由得想起了美国的第56号教室,想起了雷夫老师的"家"。雷夫·艾思奎斯老师创造了全美教育的一个奇迹,被《纽约时报》称为"天才与圣徒",《每日新闻》则称他为"当代的梭罗"。25年来,他一直在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教师,该校是美国第二大小学,位于洛杉  相似文献   

11.
正雷夫老师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追求完美,但永远无法企及。追寻的过程就是一切。"这正是艺术最美的地方。要有多么豁达的教育情怀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学校组织了多次有关雷夫的培训学习之后,我满怀敬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反思:音乐教育可以"不完美",关键在于如何在"不完美"中追寻"完美"!  相似文献   

12.
<正>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需要每一位英语老师从自身做起。一、做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要让学生们感觉到你爱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充满活力,全身心投入,以此来感染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我们都看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吧。这本书中写道:"雷夫和他的孩子们生活在第56号教室,  相似文献   

13.
学生们在课堂上静静地读书,李博文的课桌面却"砰"的一声砸在地上。他怯怯地说:"老师,是孙琪琪卸下了面板螺丝……"还没等老师说话,孙琪琪不耐烦了:"我把螺丝给了你,是你弄丢了……"王老师只好问孙琪琪:"你为什么卸螺丝?"孙琪琪不服气地说:"王明明、刘亮亮前些天也卸过,您为什么不问他们?"王老师平静地说:"下课后我们再讨论这件事。请大家继续读书。"下课了,王老师平和地问孙琪琪:"现在开始,你使用李博文的课  相似文献   

14.
第56号教室里的奇迹源于雷夫老师对学生的爱。同样,在我的教室里,因为故事、因为诗歌、因为爱,也正上演一幕幕"浪漫的事"。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新高考》2008,(12):64-64
主持人如果为你答疑解惑,欢迎你的来信!通信:南京市高云岭56号《新高考》编辑部"心灵阳台"栏目收E-mail:wondenalmost@gmail.com如果:您好!如果到了高三还有讨厌的老师是不是挺倒霉的?我就是那些倒霉人中的一个。那老师教政治,他对中国教育和高考很  相似文献   

16.
上课铃响后"同学们都端端正正坐在教室里#随着一阵脚步声"王老师走进了教室#王老师朝我们了笑"我们也朝他笑了笑#谁知王老师忽然沉下脸"严肃地对我说$%姚特麒"请你站到教室外边去! 我心里一惊"看老师又不像在开玩笑"只得红着脸站了起来#同学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都莫名其妙地望着我#%快点! &老师又催促了#师命难( ) * + ,哗地流了下来#啦"大家竟然都笑嘻嘻地看我"难道’’%下面请大家看仔细了"姚特麒同学今天究竟穿的是什么衣服"&王老师笑着高声问家#不是要教育我吗"怎么说起我的穿着来了"我抬起头好奇地看了看大家"又望了望老师#王老师了"…  相似文献   

17.
一天,班里的傅老师新烫了时髦的"玉米烫"发型,孩子们都好奇地围着她,兴致勃勃地看着、摸着、讨论着。有的赞美很直接:"傅老师,你的头发烫得真漂亮!"有的则有些含蓄:"老师头发的颜色好看,我让妈妈也去烫一个!"傅老师正沉浸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婷婷走了过来,瞄了两眼傅老师的新形象,"咯咯"笑起来。我问她:"傅老师的头发烫得怎么  相似文献   

18.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不等老师说下课,我拿着数学大本,像出膛的子弹"嗖"地一声冲出了教室。为什么我蹿得这么快呢,答案是我正在上每天的必修课——改错!镜头一:教学楼里狂奔的小孩"报告——""请进——"里面传出杨老师的声音,我小心翼翼地打开门,诚惶诚恐地把大本放在杨老师面前。杨老师连头都没抬,一看笔迹就说:"是‘天天错’又来了吧。"看着杨老师手中的红笔圈圈点点,我不禁望了望那不知被红笔  相似文献   

19.
分不开的书     
张博昱 《新作文》2014,(9):18-18
<正>今天,老师神秘地跟我们说:"我最近拜见了一位气功大师,跟他学了几招,现在就演示给大家看看。"我们一听,立即来了兴趣,个个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只见老师拿出了两本书,说这是演示气功的道具,让我们检查书是否有问题。我们检查了半天,确认书没有"机关"后交还给老师。接着老师把书像洗牌一样一页一页地插在一起。完了还用手在书上按了按。一切就绪,老师请  相似文献   

20.
正一、高效阅读的先决条件:转变理念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育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传统课过于强化老师的权威角色,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背着手认真地听,或将标准答案工整地抄下来,教学目标就是"老师讲的重点都要记下来"。显然,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了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变成了从属地位。高效阅读回归了"教"与"学"的正确关系,"教"是课堂的灵魂,"学"是课堂的具体活动。洋思中学这样比喻老师在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