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盼 《初中生》2012,(Z5):51-53
正开学后,听同学说万老调走了,我呆了呆,心里有股莫名的惆怅。万老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还是学校的副校长。有一次上语文课时,他告诉我们,他以前工作的那所学校的学生都叫他"万老",他还说"万老"两个字既亲切,又符合自己当前的岁数,他很喜欢同学们这样叫他。于是我们班的同学也叫起了他"万老"。  相似文献   

2.
开学后,听同学说万老调走了,我呆了呆,心里有股莫名的惆怅. 万老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还是学校的副校长.有一次上语文课时,他告诉我们,他以前工作的那所学校的学生都叫他"万老",他还说"万老"两个字既亲切,又符合自己当前的岁数,他很喜欢同学们这样叫他.于是我们班的同学也叫起了他"万老".  相似文献   

3.
曾有情 《学子》2004,(9):21-22
高三的第一个学期,我们班换了一位新调来的语文老师,叫苏民。苏民第一次在讲台上亮相时,同学们惊讶他是那么年轻.不过20出头的样子,酷极了.帅呆了。  相似文献   

4.
实习老师     
他是一位年轻的男老师,听说是来我们学校实习的。他二十刚出头的样子,身材高大,强壮得像乔丹,然而他却全无乔丹的气魄,怯生生地跟在语文老师的身后走进教室。他站在讲桌前,与矮小白皙的语文老师相比实在反差太大!他为我们讲一份试卷。大概是由于紧张,他躲闪的眼神总是不看我们,只盯着手中的那两页纸,不停地颠倒它们的先后。由于他谁也不认识,所以总是把目光甚至身体倾向于第一排的某一位同学。可当求助无效的时候,他先呆楞了一下,有一些失望,又夹着一丝慌乱,满怀希望地环视着对他充满好奇的我们。课代表和班干部见老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5.
这或许不算是我的初恋,但比初恋更让我刻骨铭心. 高三的第一个学期,我们班换了一位新调来的语文老师,叫苏民.苏民第一次在讲台上亮相时,同学们惊讶他是那么年轻,不过20出头的样子,酷极了,帅呆了.  相似文献   

6.
吴心田,这位已68岁的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写出了语文教育文章近百篇50多万字,已出版34万字的个人文集,应邀在全国各地作报告近百场,编著书籍30多种,他培养出了像程翔、史建筑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优秀青年语文教师。他的业绩,他对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爱和执著,以及他的忠厚的人品,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受到广泛的赞誉。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拜访了吴心田老师。语文世界:吴老师,在全国语文界一提起您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更有一大批您培养出来的年青教师对您心存感激,推崇备至,请您谈谈您的经验和体会好吗?吴心田:语文界同行对我多有赞誉,我真是不敢…  相似文献   

7.
呆大强     
外婆家所在的小巷里,有一户人家。只有祖孙二人,孙子有点疯癫,巷里的人就管他叫“呆大强”。呆大强是有娘的,但娘嫌他呆,就把他扔给奶奶。奶奶上了年纪,也懒得管他,呆大强就常常四处流浪,歪着下巴,拖着鼻涕,浑身脏兮兮的,一看就令人反胃。  相似文献   

8.
上法律课,我们法律老师有个癖好,喜欢提问,提问之前必高声重复一遍问题。有一次正在上课,突然老师又提高声音开始提问,所有同学都恐惧地盯着老师,唯恐被喊到。“25号!”老师点道。一片沉默(二呆正在发呆)……“25号———二呆!来了没有?”老师重复道。刷!整个教室的人都看着二呆。“没来!”二呆大叫。全班人愣了!不过很快开始佩服二呆的勇气了。“怎么没来?”老师又问。“他病了!”二呆无奈,只得撒谎,全班一阵哄堂大笑。“你是他宿舍的吗?”对于莫名其妙的大笑,老师也被搞糊涂了。“是的。”面对老师的盘问,二呆脸都绿…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的课文分析中,经常遇到一些特殊情节,如: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相似文献   

10.
堂哥     
龚雯 《高中生》2010,(15):56-56
在奶奶的葬礼上我见到了他,不像我们一袭黑衣,那花花绿绿的衬衣和海滩风情的短裤显示出了主人的随意和轻浮。我呆了呆,眼前这人明明熟识却又陌生得很,那道蜿蜒在他脸上的疤痕隐现出淡淡的红色。  相似文献   

11.
小呆是一个爱使坏点子、出风头的家伙,可是他每一次的计划都没有如愿以偿。这次,小呆又听说,有个叫小顿的人,因为他的足球守门特别好,所以人称中国的“希尔顿”。听到这消息,小呆又转起了眼珠子。这天,小呆穿着超大号球鞋得意洋洋地去找小顿挑战了!  相似文献   

12.
今天,一直以严厉出名的语文老师,以一节课的时间,竟给我们搞了一次活动“让我们感受语文新潮”,这下我们可有话说了,你一句“OK”,我一言“哇噻”,这样的课“真是‘帅呆’了,‘酷毙了’”。就连难以启齿的“语文,‘爱老虎油’!”也用上了,就连我们班最内向的,也来了句“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13.
杨再隋教授在2003年写信给“张化万小学阅读与作文教学研讨会”的贺信中,有一段俏皮而又耐人寻味的话:“张化万正如他名字一样,一可化万,万又必须归一。‘一’乃是语文教育的本体,说千道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育的本体、个性、特质。”这段话道出了语文教育研究的辨证法——一可化万,万必归一。  相似文献   

14.
鼓励贵似金     
王守玉 《河北教育》2007,(10):37-37
今年学校安排我担任二(1)班班主任,学生王飞特别引人注目:他个子不高、身体臃肿,过早"发福",体重有180斤,走起路来特别吃力,腿好似铅块抬不动.他看到人总是傻乎乎的笑,一副十足的"傻呆"象.初一素质测试,他语文考了18分、数学8分、英语0分.他整天不读书、不做作业,老师见了他就直摇头,叹息声声.  相似文献   

15.
爸爸爱读书,把书看成了他的命根子,拿着书真可谓“日吃夜啃”,废寝忘食,也忘了自己姓甚名谁,如痴如醉如傻如呆。每逢读书,爸爸就会暴露出他的呆相来:读到高兴处,他会哑然失笑,狂呼乱舞;读到伤心处,他会潸然泪下,捶胸顿足;读到精彩处,他会拍案叫绝,忘乎所以。爸爸那变化无常的呆相让妈妈感到莫名其妙,直喊爸爸“书呆子”。开始喊时,爸爸朝妈妈瞪眼睛。后来被喊惯了,一喊书呆子爸爸就答应。他嘴里还一套一套的:“读书之人偷书尚不算偷,那因书而呆自然就不算呆了。读书之人,打开书本是呆子,合上书本就是智多星。”有一次…  相似文献   

16.
代沟     
每每与好友谈起父母之间的事,总会引发我们的牢骚,于是“代沟”就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们共同诉说不被了解的痛苦,一起表达对父母的埋怨。我们这一代与父辈有太多的不同。我们喜欢流行歌曲,他们总会皱起眉头,认为那是些不健康的靡靡之音;我们认为是“帅呆了”的明星,他们却认为是花拳绣腿不学无术的典范,完了还会忧心忡忡地嘟哝一句:“可别像他们那样”。我们喜欢蓝天、白云、大海,可他们却要我们喜欢语文、数学、外语。我们看到作业会情不自禁地叹气皱眉头,可他  相似文献   

17.
邮政员     
倘若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个结局:越教,人的创造性思维愈是萎缩,终于沦为不敢说、不敢想的呆子,那么,何以有各种理论的诞生、何以有载人飞船的上天、何以有社会的进步呢?可是直到今天,我们依然看到,有太多的小学生、中学生仍在苦苦背诵语文的课后练习答案,有太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师由于应试教育的需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捧着“答案”进行一丝不苟的灌输,  相似文献   

18.
南祥虎 《语文天地》2014,(10):36-37
梁启超的学术研究涉及到哲学、教育、文学和语言等许多个领域。语文教学只是他的众多研究领域之一,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语文教育思想。他的语文教育观,至今仍有研究的价值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河边,住着一只好吃懒做的猫,因为他一高兴就全身抖动,别人叫他“抖抖猫”。这天清晨,抖抖猫出来散步。小河里,游着白鹅两兄弟,哥哥叫大呆,弟弟叫二呆。别看他们名字叫“呆”,抓鱼可不呆。一会儿,大呆抓到了一条鱼,二呆也抓到了一条鱼。抖抖猫看见了,馋得口水滴滴答,他脑瓜儿一转,就大叫起来:“妙——妙——你们过来!”大呆、二呆不知道怎么回事,乖乖地游过来上了岸。抖抖猫抖抖身子,拿出一张花花绿绿的纸,说:“你  相似文献   

20.
小郭来应聘时很坦率地告诉我,他不会在我们公司里呆多长时间。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他还要出去开公司——虽然来应聘之前,他一手创办的广告公司支撑了不到一年就关门大吉了。你也许会觉得奇怪,这样的人为什么还要录用他呢?其实,这中间是有几个因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