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队职业教育.吾国倡言已久.实行者亦有人.但未见充分发展.本社通函欧美各国.调查欧战后军队职业教育实况.茲先迻译英.美.德三国报告.虽情势不同.然其进行之涂径.与其经过之状况.可供参考者甚多.吾国政治.苟有一日上轨者.其必裁兵.且必为兵士谋教养之方.以善裁兵之后.吾所敢断言也.十二年十二月六日.黄炎培.  相似文献   

2.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塞斯东博士L. Thurstone最近创备一组测验,专备指导选择工程职业之用·兹特述其梗概·介绍於吾国之教育界· (甲)指导之目的对於职业之选择·实为许多中学学生所亟欲解决之问题·此种问题之能否获得适当之解决·与青年将来之成败有甚大之关系·然欲获得适当  相似文献   

3.
吾国夙以丝茶著.而西洋古称中国为 Sereca.意即丝国也.今法意诸国.丝业已毁.惟东方岛国.为吾劲敌耳.振丝业以张国货之帜.真御侮雪耻之善策也.吾国之丝织业首推苏杭.然新织业之勃兴.则苏不如杭.故杭州者今日中国丝织业之中心也.夫仅以生丝鬻之于人.较之制为熟货以衣被外人.或藉以杜外国织品之流入.相去远矣.此丝织业之盛衰.所以为丝业进退之枢机也.  相似文献   

4.
职业课程标准与东南大学农科君秉文主任商榷.君之意.农科一部份.谓宜侧重于专门与小学.摘录原函如下『……文对于吾国农业教育问题.深信就现时吾国农业上之需要而言.首在提倡各省设立强有力之农科大学.其人才.其经费.能为一省农业解决困难问题.及发明新种子与新方法者为最少限度.次在注重于全国乡村小学中附设农科.其事业首在办理农业补习学校.或冬季农业讲习会等.次则于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民本主义还是民主主义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思潮的风云激荡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汇的结果,各种思潮本身往往呈现出新旧混杂、中西共存的特色。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亦不例外。孙中山在晚年说过,“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后世研究者在探讨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渊源时出现  相似文献   

6.
弁言     
教育宜视社会生活状况以立方针有定论矣社会生活状况有截然不能强同者两大类则城市农村是也生于城市者或至不能辨菽生于乡村者偶游目眩神骇不知所谓平居之所接互异遂至生活之所倚托亦互异城市偏于工商乡村偏于农工其大较也今吾国学校十之八九其所施皆城市教育也虽然全国国民之生活属于城市为多乎抑属于乡村为  相似文献   

7.
凡办一事。必先有一定宗旨。宗旨既定。而后可言办法。作者对于吾国农业专门学校及乙种农校所持之宗旨。均认为确切正当。盖前者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后者完成本业良好职工。均与发达改良吾国农业上有密切关系。后以办法不良。致设校垂十数年。而成绩尚未能多觇。作者窃不自揣。故斤斤然以改良办法进。其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业专门学校者(一)吾国农业专门学校之宗旨究安在。(二)以现时之农专课程办法。是否能为国家造成农业专门之人才。(三)设不能者。应如何改进之。关于甲种农业学校者。(一)吾国甲种农校之宗旨究安在。若为造成国家农业上之职业人才者。请说明所谓职业者。究为农业上之何种职业。并举一二例以明之。  相似文献   

9.
一九一二年,全国新闻促进会关于组织“报业学堂”的提案曰:“吾国报纸之不发达豈无故焉?其最大原因在于没有人才,吾国报业方诸先进国,其有幼稚殊不可讳,一访事,一编辑、一广告之布置、一发行之方法,先进国均有良法寓其间,以博之社会欢迎,以故有报业学堂之设置云云。”此提案堪称远见卓识,惜当时之世道无法施行。五十多年前,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以来,吾国各种教育社团,雖风起雲湧,然因受时事经济之影响,难乎为繼者甚多。本社賴诸同人羣策羣力,十年之中,难歷经困苦,而猶能巍然独存,社务进行,未常一日或辍,此时煃等草文纪念教育与职业月刊时,不得不首致其敬仰之忱於本社執事同  相似文献   

11.
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吾国农业教育制度有研究之必要。受于社内组织农业教育研究会。发表宣言与问题以征求全国农学者对于吾国现时各种农校所持宗旨办法之意见。同时复遣企华等走访各农校当局交换意见企华等以此问题过于广大。而调查时期只有一月。故决定此次调查范围。暂限于本省之乙种农校。俟此问题研究完毕后。若本社认为有必要时。当再行继续调查吾国之甲种农校与农  相似文献   

12.
韶光荏苒,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十有一年矣。过去十年中当事者,经过不少困苦艰难,才得有今日之基础。然究竟对於社会有多少的贡献,在社会未必要问,或竟未必觉得,但吾人站在此旗帜之下,日夕以职业教育號於衆者,概不能不自问也。慨自教育界觉悟现时教育之不足以解决社会问题。於是有职业教育之提倡。更有中华职业教育社之组织  相似文献   

13.
家事教育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家事教育之现在.凡一种学科之设置.非仅具文而已.吾国教部规定女子中学.师范等校之课程.亦有家事学科.讲授与补习并重.揆其实际.真正设科施教者.能有几何.即幸而有教员.有设备.其教授内容.能否含有真正教育之意义.又是问题.就作者观察所得.其一种不实不尽.不切应用之缺点.在在皆是.更何  相似文献   

14.
谈教育革新     
最近我国教育之不适宜,不利于人口,几为社会所公认,我在三四月前,曾撰「害人教育」一文,抨击现今教育之不良,颇得各方之同情。日前陆君伯羽来书,讨论学制之应改革,颇有见解,我二人往返函商,因得下列之论点,以求国内教育家之指教。一、吾国自新学制实行以后,学者成以谓合乎教育原理,发展儿童个性矣,然数年来之成绩,未可乐观,新制小学缩矩一年,中学增加二年,而一般办学者莫不  相似文献   

15.
自人类有信史,常见新事属旧闻,旧事又重现,不足为奇.是故可学古然后识今朝.同理,翻译自古有之,事翻译者亦须谙习翻译之历史.其中,佛典翻译尤为重要.盖因佛典之翻译,于中国古典文学之文体发展,功莫大焉.研习佛典翻译史,当从佛教入中国起.奈何浮屠何时见于华夏,未有准确年代.然吾国佛教传播与佛典翻译当并发于某时.起初佛教传播归功皇家王侯;最早佛其翻译仰仗外邦东来高僧.  相似文献   

16.
一总论柏拉图有言曰:「天下无二人完全相似者,以其天赋之不同,则各有所适.是故宇宙之事业,须选相近者作之,以发展其特长.」人生最要之的问题,莫择业若,非特衣食住之所击,亦幸福忧闷之根源也.是故青年学者,对此问题,当悉心研究之,事乃由己,非他人所能谋,不可不慎也.然人多忽之;试  相似文献   

17.
自人类有信史,常见新事属旧闻,旧事又重现,不足为奇.是故可学古然后识今朝.同理,翻译自古有之,事翻译者亦须谙习翻译之历史.其中,佛典翻译尤为重要.盖因佛典之翻译,于中国古典文学之文体发展,功莫大焉.研习佛典翻译史,当从佛教入中国起.奈何浮屠何时见于华夏,未有准确年代.然吾国佛教传播与佛典翻译当并发于某时.起初佛教传播归功皇家王侯;最早佛其翻译仰仗外邦东来高僧.  相似文献   

18.
农业教育之宗旨。不外乎二。一种为人才教育。专以造成农业中之各种专门人才。担负国家农业上之一切研究、及教授与行政事业、司其事者。为农业专门学校。或农科大学、拙作「改进吾国农业。专门学校办法之商榷」已详言其重要矣。一种为职业教育专以造成良好之农工使能运用新知识、以改良农业。增裕生  相似文献   

19.
东鄰日本之於青年职业问题,就目下而言,形式上雖似尚無如欧美等国有系統有组织之大規模的指导机关,然十餘名,就中大学及專門或同等程度学校畢业生佔九十餘名:其餘之六十名,則由甲种商业学校採用之.執行  相似文献   

20.
此次视察之范围,以江苏为主,浙江安徽次之,费了两个半月的光阴,作撮要的调查,觉所得之感想颇多,兹分述于左,以供世人之研究.(1)质之方面吾国以前之职业教育机关,择其最重要者有二,乙种工农工商学校及甲种农工商是也.此外尚有艺徒学校,职工学校,工商补习学校及夜学校等.此皆初等及中等之职业教育机关也.若论及高等职业教育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