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是美的世界。语文教学中有众多美的因素,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文本潜在的美;应开启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的审美再创造;应深入生活,开阔学生发现美的视野:应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使他们在美的文学世界中翱翔万里。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世界,虽然是一个美的世界,但是语文老师如果不讲究教学艺术,就不能让语文的美放射出光彩,而且会使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就难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由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上得到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赞同,并且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有效的途径是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体现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春 《教育艺术》2004,(11):62-64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语文世界的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大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体现这两大方面的美,即进行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这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如何把语文教学与美育相结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教材所蕴含的美,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汉语文字的形象美,领悟语言的音乐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欣赏结构的变化美,把握整体的风格美,及捕捉现  相似文献   

4.
甘琼 《河南教育》2004,(6):25-25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包含了各种美,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作为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各类教学中,语文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语文可以把学生引入美的殿堂。那么,如何将学生送进美的世界,如何让学生去感知语文教学中的形象美、音乐美、意境美,从而去感悟现实生活的美,也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三种境界,即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6.
何发源 《青海教育》2003,(10):33-33
初中语文入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名篇,为我们的教学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通过这些优美的语言文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探求社会美,享受艺术美,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无穷的乐趣。因此,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语文世界是一个美丽的世界,语文课堂应是美的旅程,因为它是最生动、最活泼,也是最富有诗意的。可事实上,我们的语文课堂改来改去,语文的特点似乎越来越淡,无从发现语文的魅力,更无从体现语文和语文教学的独特之美,不能让人陶醉其中,感受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我认为语文之魅力就在于其“美”,不美的语文,不美的语文课堂,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人喜欢,不会让人着迷。不能让人喜欢,不能让人着迷和陶醉的语文课常必将永远不会让人心灵震颤,也不可能提高语文成绩,更不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生活是美的源泉,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语文教学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用美的感情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人生的心灵鸡汤。在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特别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是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中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使他们变得高尚、积极、向上,在思想感情上健康成长。现在中职校很少开设美育课程,但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很多审美对象,以独特的语言美、形象美、情节美、环境美、节奏美、风格美等形式蕴含在文学作品中,因此,中职语文教学目标,除了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外,还兼有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的重任。一、寓教于愉悦,寄教于美的享受之中在语文教学时可运用文学作品中直观的艺术形象或优美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本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丽世界,几乎涉及美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语文教学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美。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领悟美、感受美。使他们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美的各个领域徜徉、翱翔,感悟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形象、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去认识、发现、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应立足教材 ,深入挖掘文本潜在的美 ,使学生展开想象 ,启发他们的审美再创造 ;引导学生深入生活 ,开阔学生发现美的视野 ;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 ,使他们在美的文学世界中自在徜徉  相似文献   

12.
语文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与众不同。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很多题材不同、风格各异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处处体现着丰富的审美意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带入这种审美情境中,培养学生对美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而语文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人格,而且也展示了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除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外,还要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以及文艺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以陶冶情操,提高生活情趣,使他们在思想感情等方面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育就是美感教育、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处处有美育的内容,美育与语文教学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社会生活美、人类心灵美、艺术美等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语文教师应承担起美育的任务,把美的内容溶于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向美的世界奋进!  相似文献   

16.
蒋静 《甘肃教育》2004,(5):15-16
任何一种认识,都同时伴随着情感活动,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这是因为语文教材本身就颇具情感性,文中充满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道德美和人生之美,而且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大多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语文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应该是美的。  相似文献   

18.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忽略甚至剥夺了语文之“美”,使它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说教,条分缕析的讲解,繁琐无谓的训练,虚假矫情的写作,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想象力退化,感悟力浅薄,爱好趣味低俗,语文素养下降。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实现语文课上“美”的回归,用“美”拨动学生的心弦。一、想象感悟:品味美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语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和感悟,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具有音律美、形态美、意蕴美等独特属性。作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师需要从汉字读音、汉字辨形、汉字悟意等角度展开教学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美学教学契机,让学生在深度发掘中建立美育认知。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应把审美教育渗透其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自身优势把学生带入美的世界,以自身之美及学生之美引领他们去鉴赏美、感悟美,从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激发美的欲望,达到塑造自身之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